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六、金刚石小口径钻进需用哪些设备?利用老式大口径设备行吗?答:作为一种岩心钻探方法,金刚石小口径钻进同大口径钻进一样要使用钻机、水泵,也要配备合适的动力机,在当前一般也还要用钻塔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其中钻机是金刚石钻进的关键设备,其次是水泵。大口径钻进用的老式钻机(特别是手把式钻机)及其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钻探工作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钻机是钻探工程技术的关键设备。钻机性能的优劣、质量的好坏、搬迁修理的难易等,都直接影响钻探生产。如果我们能把钻机设计中的某些因素与结构,进行认真的总结与整理,用来作为评价比较和设计各种型式钻机的参考,则是十分有益的。下面将结合多年来我们在研制生产钻机实践工作的体会,讨论一下岩心回转钻机设计中的某些基本因素与结构。一、钻机的转数钻机的转数历来就是与钻进方法、钻进工艺紧密相关的,当钻进是以合金及钻粒钻进方法为主时,手把式钻机立轴转数大致在100—300转/分,而用油压给进钻机时,  相似文献   

3.
一般岩心钻机均由回转、给进和升降三大主要机构组成.这三大机构实现了液压传动即为全液压式岩心钻机.目前,地质岩心钻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即所谓全液压式岩心钻机.第一代钻机是手把给进式的;第二代钻机是油压给进式的.纵观地质岩心钻机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地质岩心钻机是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钻井工艺的中心问题就是在保证钻孔符合地质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钻进效率.因此,首先要求钻机的回转机构和给进机构能满足一定钻进方法和适应不同岩层钻进的需要,其次还要求这些机构特别是升降机构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辅助作业时间.近百年来,岩心钻机的结构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回转、给进、升降这三大问题在演进着的.四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一○六队在钻探施工中创造推广了不少的技术革新经验,同时也学习使用了一些外单位行之有效的革新成果.这些经验在提高钻探效率、保证质量、减轻劳动、安全生产、节约材料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交流和进一步充实这些革新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各单位参考试用.一、钻机改进方面(一)大眼卡盘手把式给进的钻机如KAM-500、KA-2M-300等型式,是借助立轴上下卡盘夹紧钻杆,廻转钻进的.因而,每当钻进一个齿筒的有效长度以后,就需要松改卡盘顶丝,用手把压给进齿轮倒立轴齿筒,然后再卡紧钻杆继绩钻进,这样不仅增加辅助时间,而且经  相似文献   

5.
吴晓军  马新  郑午 《世界地质》2001,20(1):100-104
非开挖钻机给进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钻机钻进效率,钻机质量及钻机各项技术性能的发挥,要求给进机构能实现无级调速;具有足够给进力和回拉力以及大的给进行程等性能,依据上述要求,设计了DX300型非开挖导向钻机给进机构,选用的驱动进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动力头采用中空式液马达直接驱动方案,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轴间尺寸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水井钻机给进机构型式,详细给出了双向自紧油缸钢丝绳连续给进机构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人造金刚石钻探用的钻机和一般岩心钻机的结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三大系统所组成:即传给钻具回转力矩的回转系统,调节轴心压力的给进系统和升降钻具的升降系统.但是,由于人造金刚石钻头在钻进工艺上与钢粒或硬质合金钻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钻机的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1.人造金刚石钻进工艺对钻机的要求首先是高转速.实战证明,用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时,转速愈高,效率愈高.这是因为目前使用的人造金刚石颗粒细小,在钻头上的出刃很有限,钻进时吃入岩石的深度就更小了,所以只有高转速才能充分发挥其破碎岩石的效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正常钻进转速可达1000~1500转/分左右.  相似文献   

8.
QD-1型钻机,是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与地矿部衡阳探矿机械厂共同研制的一种轻便型多功能钻机。该钻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解性能好、分解部件重量轻的特点,并具备回转、冲击等功能,由于该钻机有较多的转速级数,能适应提土钻进,合金钻进及金刚石钻进的要求。钻机卷扬机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刚性,能适应冲击钻进的需要。该钻机配有长短不同两种桅杆,既可在室外作业,也可进入室内作业。  相似文献   

9.
500公尺手把式钻机钻进中由于经常倒立轴松紧卡盘,所以往往造成岩心堵塞,合金崩刃或因操作不慎卡盘扳手伤人等事故,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设计试制了一种轻便式自动给进装置,并经六号、十号等机试验证明效果良好,现将其构造与使用收获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花蓉 《探矿工程》2009,36(8):11-14
近年来非开挖钻机飞速发展,水平定向钻进及导向钻进技术在管道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平定向钻机的动力头传动和驱动方式,给进机构的给进方式,夹持-拧卸装置、底盘、钻杆装卸装置的机构,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我局近几年来试验并逐步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到一九七九年已开动小口径钻机二十五台。在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过程中,发现XU-600-3型钻机配用的4105型柴油机与该钻进方法不大适应。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开不起高速。为此,从一九七六年开始,我们逐步在机台上采用了电力驱动。电力来源于柴油发电车或电网。柴油发电车为4135/80马力-50千瓦。XU-600-3型钻机配30千瓦电动机;BW250/50泥浆泵配13千瓦电动机。到目前为止,我局所有小口径金刚石钻机全都配用了柴油发电车。  相似文献   

12.
地质勘探钻进用的立轴式钻机的一般用途:1.本标准适用于用旋转方法钻地质勘探钻孔所用的钻探机械和装置中的立轴式钻机。金刚石钻进的钻机还没有固定标准。2.钻机应保证完成下列基本工序:a.旋转钻具;6.升降钻杆;B.升降套管;r.给进钻具及调整压力。  相似文献   

13.
KA-2M-300型钻机目前在我国地质勘探队使用得比较广泛,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结构简单、拆卸、搬运方便、零件坚固、维修简便,虽然这种手把式给进钻机在操作方面比油压给进钻机费力,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目前这种钻机的传动方式绝大多数以柴油机作为动力,带动中间轴,中间轴上有三或四个皮带轮,分别带动钻机、泥浆泵、泥浆搅拌机及照明用发电机。这样的传动布置具有下列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一、钻机横轴的改进目前的手把式钻机,是采用横立轴传动的。这种机构的横轴,在横轴箱中有四个铜套支撑运转,横轴结构见图1之上部,以500米型钻机为例,四个铜套就安在φ55和φ65的部位上。轴的中间φ55处是安装  相似文献   

15.
谈耀麟 《探矿工程》1984,(3):63-64,60
(一)瑞典于七十年代研制成功DIAMEC系列高速全液压金刚石钻机,并发展了薄壁钻头钻进技术。在中硬至坚硬岩层中采用TT型和T_2型薄壁钻头和双层岩芯管钻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用TT46金刚石钻头所钻出的岩芯直径为35.6毫米,相当于DCDMA标准的BQ规格钻头钻出的岩芯(36.5毫米),而机械钻速却提高了,因为薄壁钻头的壁厚只有5.2毫米,而BQ钻头的壁厚为11.78毫米。也就是说,用TT46薄壁金刚石钻头钻进,有效切削面积比BQ钻头减少了62%,因而需要的给进力和扭  相似文献   

16.
JU-1500型钻机是由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设计,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制造的深孔金刚石油压岩心钻机。于1977年试制样机两台:一台在河北十五地质队进行生产试验,大口径钻进孔深935米;另一台在浙江第三地质队进行小口径钻进生产试验,截至今年5月底已钻进1800米,创造了我国目前最深的小口径钻进孔深。试验证明,该钻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9,(5):50-56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金刚石钻进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的,由全国几台钻机发展到目前地质系统就开动500台以上;由用天然表镶钻头发展到目前大量采用天然和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各地在开始采用金刚石钻进时,一般都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地层,以便取得经验,进而推广。以往研究成功的63~#钻头胎体配方在大部分中硬一硬地层中能够适应并获得优良效果,因而在全国普遍采用,但随着金刚石钻进的发展,遇到地层类型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复杂,较单一的胎体配方和少数的钻头品种已远远不适应金刚石钻进发展要求。要打开金刚石钻进的新局面,就必须解决“拦路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以来,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在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同志们发挥了创造精神,在钻探主要工序方面实现了拧卸钻具机械化;不停车导杆卡盘;立轴导管滚珠轴承化和手轮给进操作盘等四种新机具.其主要使用在手把式KAM-500型钻机和B-3型1000米钻机上.经过几年来的使用,效果很好,使手把式钻机操作的安全问题和笨重劳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同时也提高了钻进效率.其主要结构、技术性能、操作和维护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达焕 《探矿工程》1984,(6):20-22,11
在金刚石钻进中,施加轴向载荷钻进时,钻机总功率消耗值(N_钻)取决于岩石性质、钻压、转速、钻具长度及冲洗液类型等因素。在261队试验测定的条件如下:用JU-1000型钻机,BW-200水泵,φ56.5毫米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对于103—10孔(绳索取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JKS、BOYLES国际有限公司最近推出BBS-75型地表金刚石岩心钻机。据称该钻机是同类钻机中钻进能力最深的一种,其特点是具有最新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