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矿工程》1975,(3):6-9
我队在某矿区施工采用取出式导斜器进行定向钻进和纠斜,对解决矿区钻孔弯曲有一定效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一、矿区岩矿层及孔斜概况1.岩矿层矿体位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岩体近南北(155°——335°)走向,倾角50°——80°,向245°倾斜。矿体大部份在围岩(片岩及片麻岩)以下。片岩及片麻岩倾角40°——65°,向110°——140°方向倾斜,片理、层理发育,软硬不均,可钻性4——9级,绝大多数孔段采用钢粒钻进,极易孔斜。  相似文献   

2.
恩口煤矿区中的大冶灰岩孔斜比较严重。该煤层产于二迭系龙潭组,上部为三迭系下统大冶灰岩,厚度850~950米,可钻性4~5级,岩层呈薄层和极薄层状产出,单层厚0.2~10厘米,层理、节理、裂隙都非常发育,层理面上附着光滑的炭泥质薄膜,岩层倾角20°~88°,小型褶曲发育。由于层薄而硬、脆、软交错,极易造成孔斜。过去施工的钻孔,每百米一般为4°~5°,个别钻孔达6°~10°。为防治孔斜,曾采用合金钻进、钻铤加压、加长岩心管、带扶正器以及初级定向钻进等多种措施,虽不同程度起过一些作用,但一直达不到每百米不超过2  相似文献   

3.
我队曾在大河沟矿区进行金刚石钻探.该矿区矿体产状陡,变化较大.勘探设计有直孔,也有斜孔.施工中,直孔顶角有不同程度的上漂,斜孔顶角则普遍下垂,一般每百米下垂2~3°,严重的达6~7°. 通过对该矿区地层与孔斜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地层情况是造成钻孔弯曲的主要原因.当钻孔与层理面成某个角度钻进时,往往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发生弯曲. 该区地层倾向北东20~40°,倾角一般为20~40°;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断层破碎带倾向南偏西190~210°,倾角75°左右.所以斜孔设计方向为北北东,与地层倾向一致.钻孔弯曲情况如表列.金刚石直孔钻进,钻孔与层理面交角大约  相似文献   

4.
涌山勘探区岩层倾角一般在70°~800°之间。广泛采用了斜孔钻进。斜孔钻进,钻塔设计与安装,是一项重要问题。以往用木质钻塔打斜孔,存在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5.
在定向钻孔施工中,结合地层促斜规律进行跟踪设计,控制钻头运行轨迹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在具层理的二叠系地层中定向钻进,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逆于岩层倾向(α=65°~80°),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增斜;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顺于岩层倾向(α=45°~65°),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降斜,其顶角变化率均为1°~3°/100m。同时,钻孔方位也发生漂移,其方位漂移率为10°~30°/100m。因此在调整增斜孔段的终点方位和顶角时,要为稳斜孔段预留提前量。在定向造斜时,造斜钻具的工作角(β)决定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变化,理论计算的β值经过修正后才能作为造斜器在孔内的装置工作角(ω_0)。  相似文献   

6.
张伟 《探矿工程》1992,(3):58-59
在结晶岩中施工的KTB超深孔创造了垂直孔钻进的奇迹,从开孔至孔深4512m,钻孔顶角始终保持在1°以内(见表1)。这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与一般科学钻孔的孔斜情况(表2)相比,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口径钻进的普及,小口径孔斜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小口径孔斜与大口径孔斜规律相似,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地层软硬互层频繁,岩层倾角大,造成钻孔上漂或下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我队施工地区属侏罗系自流井组和三叠系须家河组,岩石互层频繁,软硬差别大,断层裂隙发育,岩层倾角在20°—65°之间。多年来,钻孔弯曲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孔斜合格率大都在50%左右,孔斜最大者达40°以上,严重影响钻探工程质量。近年来,采取以防为主,防、纠结合的措施,使孔斜质量逐年提高。七九年下半年成功地使用了自动定向偏重纠斜器(或称偏重管活楔子纠斜器)后,八○年的孔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见表1。  相似文献   

9.
在斜孔钻进中,由于地质因素及工艺因素的影响,钻孔倾角往往发生程度不同的向上或向下弯曲。如弯曲度已达到一定值,超过规范要求(如钻孔顶角弯曲每百米已超过2°- 3°的规定,或因钻孔弯曲已不能达到地质设计要求所应钻到的层位时)必须设法制止与纠  相似文献   

10.
一、钻孔上帮沟槽卡钻事故1.所谓上帮沟槽问题,即在钻进过程中钻孔井壁上帮形成的沟槽(简称上沟槽一下同)。这类沟槽形成的条件:(1)钻孔深度较大,一般在500米以上,施工周期较长;(2)上部孔段突然上漂,例如白银矿区ZK13—61孔,0~100米倾角保持88°,100~200米上漂12°,200~300米上漂1°30′,300~700米平均百米上漂6°30′。钻孔在100~200米处倾角突然上漂,在100~250米处形成上沟槽,多次发生沟槽卡钻现象;(3)突然弯曲孔段的岩石较软或有断层破碎带;(4)在减压孔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全苏勘探技术研究所曾受委托研究哈萨克斯坦西卡拉扎尔矿区新的钻进工艺,因为该矿区就钻孔弯曲程度和性质而言,是属于最复杂的一种。矿区的特点是岩层倾斜陡(平均40—60°),岩层可钻性处于Ⅵ—Ⅶ级之间。在这种条件下,钻粒钻进时钻孔强烈弯曲(100米达10—18°),因此,当采用(100×200,200×200米)勘探网度的孔底偏离孔口达150—400米。  相似文献   

12.
我大队施工的修竹矿床属强造斜地层、覆盖层厚且松散破碎。完整岩层钻孔段大部分为薄状砂岩、岩层层理、片理发育,岩性严重软硬不均。在考虑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有可能改变孔斜严重的情况下,近两年上钻金刚石钻机,结果每百米弯曲度不但没有降低,个别孔段的弯曲度反而增大,顶角高达5°30′/100米,方位角变化更为严重。通过反复摸索和研究,84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斜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钻孔弯曲原因1.地层因素对孔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钻具在孔内倾斜就要发生孔斜。钻具在均质岩层中钻进,钻具的偏斜力矩被钻具的回旋  相似文献   

13.
钻宿民否是导致孔斜的主要原因,当钻孔深度的不超过300米时,钻头便可根据操作者所给压力在软岩层过后的硬岩层层面上垂向铅直钻进,也可根据钻探目的顺层向或逆层向弯曲钻进。  相似文献   

14.
马秀春 《探矿工程》2019,46(8):61-66
在黑龙江省嫩江县二道坎村开展银多金属矿普查工作中使用MP-1000型便携式钻机进行了45°斜孔施工,该钻机占地小,搬迁方便,适合斜孔施工。针对斜孔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漏失、坍塌掉块、钻孔偏斜的问题,通过采用改性刚性水泥堵漏剂对钻孔漏失段进行封堵,取得了良好的封堵效果;选用合适护壁性能的冲洗液减少了钻孔坍塌掉块;为防止孔斜,采用锚杆固定的方式稳固钻机,钻进过程中使用高胎体钻头,减少起下钻次数,避免掉块挤压钻具引起孔斜。通过选择合适的冲洗液以及不断优化施工工艺,45°斜孔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平长安金矿区矿体以硫化矿形式赋存于砂岩中,属于埋藏较深、倾角较陡、勘查难度较大的金矿。矿区的勘查钻孔设计范围为:方位70°~250°、倾角30°~75°、孔深100~800 m。针对该矿区地层呈现硬、碎、漏复杂情况,钻孔设计倾角大、孔斜要求高等特点,采用了新型设备(XDJ4型全液压岩心钻机)钻孔及低粘、低密度、润滑性好的冲洗液护壁方法,采取“控制钻机安装”、“减速法”或“小径导向增压纠斜法”等措施进行控斜及纠斜。有效地解决了易斜、易漏等斜孔施工问题,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该矿区大倾角钻孔施工中的部分经验和存在问题,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一般在Ⅴ-Ⅶ级的中硬岩层才能取得较理想效果。当钻进Ⅶ级以上岩层时,合金冲击回转钻进就远不如钢粒回转钻进了。我们在某煤矿区的ZK1004孔(孔深405米上下)、ZK2705孔及某钨矿区的ZK805孔(斜孔)进行了钢粒反循环冲击回  相似文献   

17.
S59C型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简称S59C型绳冲钻具)是与S59型绳索取心钻具配套使用的一种新型钻具。它综合了冲击回转钻具和绳索取心钻具的优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该钻具可用于口径为φ59mm、倾角为75°~90°、深为0~500m的钻孔中。该钻具适用于中硬以上岩层中钻进,尤其是对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可大幅度提高钻进效率,并能有效地减轻孔斜和岩心堵塞现象。从而提高了回次进尺长度和提大钻间隔,并且孔内事故减少,钻探费用降低。因此使用该钻具施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 概况1991年6月由四川省地矿局某队3号钻机在东北寨金矿区施工169孔。该孔设计孔深600m,开孔顶角10°,方位90°。由于软硬岩层互层频繁,采用常规的硬合金、钢粒钻进至孔深284.83m 时钻孔顶角达24°,钻孔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离较大。若不  相似文献   

19.
我队勘探的涟源县思口煤矿为二迭系煤田,是个老矿区,曾因孔斜不过关而几上几下.为扩大矿区远景储量,1982年起又开展了-800米标高深部钻探工作.其地层多为薄层、极薄层状泥灰岩,单层厚度一般为0.2~1厘米,层理、节理、裂隙非常发育,岩层倾角20~87°.由于岩层薄且硬、脆、软交错,钻进中极易造成孔斜.根据过去一万多米工作量的统计,其孔斜率平均每百米为4°36'. 为了解决矿区严重孔斜的技术难关,1980年试验性推广使用了射流式冲击回转钻进新工艺,取得了预期效果.1982年正式投入生产,完成冲击回转钻进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了探明不同形状的矿体、盲矿体、断层部位等,必须保证钻探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设计上规定终孔方位偏差值不超过正负20°,每百米倾角变化在2°范围内.当孔深500米以上,岩层倾角大于45°,在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时,钻进中方位和倾角的变化,导致钻孔很难达到预计的终点位置.为了不降低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采取多方面的预防措施,据我们体会,在处理钻孔方位偏差过大方面,自动导斜是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