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墨是合成金刚石的碳源,不同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的效果及其性能各有不同。石墨材料的种类、石墨化程度、纯度、晶粒尺寸与晶形、择优取向、密度、机械压强与杂质元素等是影响合成金刚石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影响金刚石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此仅就石墨材料影响合成金刚石的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7,(5):50-53
我国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所和北京砂轮厂于1971年初,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微粉。随后又用爆炸法成功地烧结出大颗粒金刚石聚晶,增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静压法合成金刚石,石墨向金刚石转变是借助触媒金属或合金的作用来实现的.实验表明,在金刚石的合成中,不同的合金不仅所需要的压力和温度不同,而且合成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合金的性能对金刚石合成的影响及如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刚石合成片断面的再结晶物质具有分带现象,金刚石晶体出现于再结晶片-板状石墨亚带和枝状石墨亚带中,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入探讨金刚石的生长条件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人造金刚石合成片中再结晶物质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刚石合成片断面的再结晶物质具有分带现象,金刚石晶体出现了再结晶片-板状石墨亚带和枝状石墨亚带中,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入探讨金刚石的生长条件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爆炸金刚石提纯过程中一般采用化学方法分离石墨和金刚石,在分离中通常采用高氯酸(HClO_4)作为氧化剂。除去石墨,其反应过程是:  相似文献   

7.
黑金刚石(Carbcnado)是不规则的金刚石多晶集合体,产于砂矿和低级变质岩中.其特征为细粒.碳同位素比值低,含多种地壳物质的包裹体(硅酸盐、磷酸盐、氧化物),缺乏与上地幔金刚石伴生的特征性矿物.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特征以及黑金刚石中六方金刚石的存在,均可能是含有机碳或含石墨派生物的地壳岩石(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岩石)经冲击变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79,(6):11-14
本文对爆炸法金刚石单飞片一铁基粉末冶金方案多相混合多孔隙介质中击波压力、质点速度和单飞片速度进行了计算,并绘出p—u_1—u_(0f)图版。通过以上图版可以选择最佳爆炸合成金刚石的参数,从而探索铁基—粉末冶金方案的合成金刚石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以碳酸盐为碳源生成金刚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金属触媒物质的参与下,由石墨得到金刚石的成功,标志着人工合成超硬材料及高温高压技术两方面的巨大突破。三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推动着这一领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并提出了建立在不同理论基础上的金刚石生成方法,如爆破法、晶种法、气相生长法、常压高温法、薄膜推移法等等。  相似文献   

10.
黑金刚石是产于砂矿和低级变质岩中的不规则多晶金刚石集合体。它以细小的粒度、轻碳同位素比率、范围广泛的地壳物质(硅酸盐、磷酸盐、氧化物)包体、以及不存在与来自上地幔金刚石共生的典型矿物为特征。我们设想,所有这些特征,以及在同一个黑金刚石中还存在的六方金刚石,可用含有机碳或次生石墨的地壳岩石(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的碰撞变质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7,(5):62-65
触媒合金是我国目前人造金刚石行业普遍采用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从理论上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可以直接转变为金刚石,但需要特高的压力和温度,最低压力为12万大气压,最低温度为2800℃。采用静压法合成金刚石,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制造这样的高  相似文献   

12.
人造金刚石聚晶地质岩心钻头是我院从1973年以来,应用粉末冶金热压法表镶研制成功的,是金刚石地质岩心钻头的新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提高了钻探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聚晶钻头,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经验,帮助广大操作者及时掌握,将摘要介绍如下:(1)人造金刚石聚晶:又称金刚石聚合体,或称金刚石烧结体。聚晶分生长、爆炸、静压。静压聚晶是以40微米以细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结合剂成分均匀混合,装入石墨模具内,置于金刚石合成压机的腔体内,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快速急冷工艺制备含碳粉末触媒,并以此触媒为原料,在国产DS6×800A型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上进行金刚石合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冷却条件下(冷速为104℃/s~106℃/s),大量石墨碳被固溶在触媒材料内部,固溶在触媒材料内部的石墨碳形态有球形、长条形及其它不规则形状;固溶石墨碳的存在有利于石墨碳源在高温高压金刚石合成过程中的溶解与传输,从而,缩短了触媒溶剂中溶解碳达到过饱和的时间,提高了金刚石的形核率和合成单产。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1977,(6):81-82
根据合成金刚石的实验数据以及对石墨和金刚石熔化温度的测定,目前已作出了碳的完整相图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红心 《探矿工程》2007,34(4):51-53
针对坚硬致密岩石钻进中遇到的钻头打滑、钻进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改变弱包镶材料,加入强化的石墨颗粒,进行试验与研究,获得了颗粒状石墨能提高金刚石出刃的初步效果。随后对石墨颗粒的粒度和强化程度进行反复试验,得到石墨颗粒的粒度、含量和强化程度对金刚石出刃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研制成新型的热压金刚石钻头,生产试验表明能明显提高金刚石钻头的出刃效果,达到了提高钻进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人造金刚石合成片中的特殊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平  姚杰 《世界地质》2000,19(1):95-97
在人造金刚石合成片内,常见矿物为金刚石、再结晶石墨和金属碳化物.此外,在与叶腊石接触的局域空间,发现了新的特殊产物锰铝榴石、锰辉石和锰橄榄石,为人造金刚石用非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工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许多国家都在研究这种新技术及其应用。俄罗斯研制出了用爆炸法生产纳米金刚石的成套设备。乌克兰生产出了纳米金刚石。乌克兰超硬材料研究所设计出了纳米金刚石钻头,并进行了实验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钻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破碎岩石工具,可以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地质勘探和采矿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建议我国加强对纳米金刚石钻头的研究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石墨作为金刚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常呈板状、过度生长的树枝状、盘状及玫瑰花折叠状等。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形态的石墨不但具有反映其生长环境差异的特质,也具有指示金刚石成因、来源及地球深部过程的意义。然而,较长时期以来,在石墨的金刚石成因、来源及地球深部过程的指示意义方面,人们似乎只关注石墨向金刚石转变的温度、压力及氧逸度条件,在较大程度上忽略了石墨包裹体对金刚石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伟大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我国研究成功的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正在迅速地推广应用于生产.这对于改变我国钻探技术的落后面貌,赶超世界钻探技术的先进水平,加速我国地质资源勘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973年,在研究静压法合成金刚石钻头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爆炸法合成金刚石钻头的研制工作.几年来,在钻头的镶制、钻进工艺等环节上进行了反复试验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在研试工作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山东工业  相似文献   

20.
人造卡邦金刚石生长受成压力、温度等条件的直接影响,从触媒金属向石墨中浸渍,石墨向金刚石结构转化、金刚石子晶生长三个方面讨论了人造卡邦金刚石的生长特性,根据人造卡邦金刚石生长规律,研究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设计生长具有不同特点和用途的人造卡邦金刚石聚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