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改革十年汤松然(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2405)遵循“依靠、面向”和“攀登科技高峰”的指导方针,10年来,我所作为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完全依赖国家拨款,逐步向自我发展、经济自立的科研经济实体转化。查阅国家科委对其所属开发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微机在探矿工程中应用”的情报调研。这次调研走访了七个省(市)20多个单位,函调了3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地质、冶金、煤炭、建材、核工业部等系统。总的来说,微型计算机在探矿方面的应用都刚开始起步,地矿部还略为领先。目前,我部系统勘探技术研究所、武汉地院探工系、探矿工艺研究所都建立了微机室,可直接为探矿工程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地矿部系统除各高等院校和部直属研究所外,已有19个省局的探矿部门拥有微机,其中广东、湖南、河南、云南等省分别为JB-3000、IBM-pc、长城052  相似文献   

3.
甘行平 《探矿工程》2003,30(1):11-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以下简称“勘探所”)成立于 1 957年 ,是我国第一个探矿工程 应用技术研究所 ,也是我国从事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应用技术研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究所。 2 0 0 2年 1 2月 3日在建所 45周年学术报告会上 ,李世忠教授作了题为《人才、成才与成果》的学术报告 ;耿瑞伦教授 主要从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施工、创新和探矿工程技术现状与对策等方面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王达副局长代刘广志院士宣讲了题为《探矿工程 53年来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30年了。30年来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走上了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该刊物为我国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宣传了科学知识,传播了先进技术,沟通了信息,对探矿工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探矿工程》已成为全国20万探矿职工喜爱的刊物,它是记载我国30年来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6.
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自1985年初开始,作为部六个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进行了科技体制的改革.经过二年多的试验,全所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无论是科研成果的取得,科研条件的改善,还是技术性收入的增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切实实行党政分工、所长负责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所于1985年初实行了党政分工、所长负责制.所长行使对中层干部的任免;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与回顾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创于1957年,是我国第一所探矿工程专业性应用技术研究所,到1982年底已有二十五年历史。在这二十五年里,经过了不少变迁与曲折道路,但是这个研究所,沐浴着党的阳光,在部和各级领导关怀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前进,为地质找矿事业和探矿工程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亮  松竹 《探矿工程》1986,(6):23-27
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及勘探技术情报网针对钻探取心技术比较复杂的特殊矿种,组织了一次大型专题情报交流会,于1986年7月15日至19日在青海西宁召开,同时还举行了地矿部西北区探矿科技情报会。来自全国地质部门的探矿科研、院校和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61份技术资料,有45位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17个矿种的钻探工艺技术。这些资料内容丰富、具体、实用性强,充分反映了钻探特殊矿种的技术工艺水平。现按矿种分类,对其钻探工艺技术摘选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地质探矿技术力量,改变地质装备落后现状,经国务院批准,1978年8月8日成立了探矿工艺研究所。30年来,经过新老两代工艺所人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目前已成为一个“以勘查技术为基础,以承担地质调查任务和科研项目、提供勘查与监测技术方法和技术服务为手段,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地质工作为目标,以探矿工艺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地质调查科研机构。回顾了工艺所艰苦创业、改革进取的发展历程,对科技体制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展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强劲的科技实力;指出了工艺所在“十一五”期间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探矿施工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已三十余年了。在这期间,由于贯彻执行情况不同时好时坏,也有不够完善之处。现在探矿工程管理正处于改革之时,为使探矿施工设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一九八五年地质矿产部重新制订了“探矿工程施工设计规定”(草案),并下发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很必要的。我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在学习中我感到贯彻执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仅对钻探施工设计提几点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在发展中前进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认真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作为1个不足300人的地区性铀矿地质研究所,担负着祖国北、西部7省区的铀矿地质研究任务。该所描准当代地质科研的最新技术领域,不断采用先进技...  相似文献   

13.
《湖南地质》2008,(5):F0004-F0004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选矿工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选矿工程技术及设计、选矿药剂、环保技术和新型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群星争辉又一年。一九八三年,我们探矿工程在生产和科研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矿工程”杂志在交流生产管理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探矿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九八四年是我国各条战线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第二年,举国上下,生气勃勃,一片兴望景象,人们都力争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贡献。新年伊始,衷心祝愿探矿工程界的新、老同志们和“探矿工程”杂志,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朱宗培 《探矿工程》1989,(5):18-19,30
新中国诞生已40年了,回顾过去,探矿工程专业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开发矿业”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地质找矿的探矿工程技术人才,在生产第一线、科学研究以及探矿教育等方面,已经和正在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并为推动和促进探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前,成都地院探矿工程系的各届毕业生中,有不少在钻探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基层的探矿技术管理中,成为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受到行家和领导好评,我作为一个从事专业教育30余年的老师,看到他们茁壮成长,大有作为,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16.
韩明彦  侯振云  张贵 《吉林地质》2004,23(3):125-127
吉林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所是一个人员较少,专业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企业型单位。1995年以前主要从事金刚石制品及探矿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当时主要依靠上级事业拨款,每年有大约40~50万元左右。从90年代中期,国家大幅度减少科研经费的投入,如1994年拨款仅14万元,加上当时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过去,我局探矿工程的发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与全国兄弟局一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地质找矿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这都是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探矿职工,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合作,刻苦钻研技术和辛勤实践结出的丰硕成果,是不断汲取国内外科技新情报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1975,(2):47-47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天津探矿机械厂、河北省地质局水文队、水文四队、第七地质队、湖北地质学院和勘探技术研究所六个单位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小组,经几年努力,研制成复合式300型车装水文水井钻机。一九七五年一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0三研究所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大胆地抓,大担地创,实行“一所两制”,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明确纵向科研以高水平的成果为目标,多种经营以创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81,(1):1-4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午下,全体探矿、安全职工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试行了体制改革,开展了“安全月”、“质量月”活动和增产节约运动,改善管理,加强了技术培训;技术配套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也有了显著进展。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