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保证地质勘探工作向国家提出丰富的资源,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关怀、苏联专家无私的援助以及山地工作全体职工、工程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劳动,地下坑道掘进工作和槽、井探地表揭露工程在解放后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工作量的增长:以1953年为1,1957年地下山地工作增长11倍;浅井增长16倍;槽探增长4.5倍。在掘进效率方面,也有显著提高,继海丰队唐美田机掘硐探小组创造月进尺336公尺纪录之后,德兴队机掘硐探于1957年七、八两月连续创造450公尺纪录;手掘坑探最高月进尺已达120公尺,巴平队  相似文献   

2.
我队在浅井掘进中,由于推广扩底爆破方法,在5—6级岩石中,使队班效率由0.9公尺提高到1.41公尺,掘进效率提高了57%,对加快浅井的掘进速度起了重要作用。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队为了大破煤关,迅速完成大量的地表揭露工作,队党委组成了“双千井” 小队(15人),于三月十九日在庆元二分队展开了快速浅井掘进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苦战,到四月十九日完成了3651.2公尺,质量基本达到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队施工地区的地南地形是“山高坡陡”,浅井工程多在陡坡边缘,施工不便,为了适应地质勘探的需要,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照耀下,为了保证安全,便于施工,降低成本费用,将原设计的浅井,改为“小断面的平洞和小斜井”掘进。经过30多个井洞的实践证明,确能提高效率,最高队班效率达2.80公尺,五月份平均队班效率为1.02公尺,六月份平均队班效率为1.21公尺,同时保证了质量及安全,成本降低50%,同样达到地质要求,加速了地质勘探任务的早日完成,从而扭转了手掘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鄂西队的竖井和浅井,复土掩差较深,一般在8—12公尺,泥土中夹有约三分之一的砾石,其粒度在100—800公厘,与粘土胶结甚紧,用十字镐挖掘效率低,在9公尺以内浅井,队班效率只达0.5公尺;有朱成生小组肯钻研想办法,提出土中放炮,通过试验证明,提高掘进效率到292%,而且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我队手掘山地工作在煤层中掘进使用大直径深眼松动爆破法后,既减少了工作面打眼的数量和单位进尺炸药以及雷管的消耗量,并使坑道队班平均效率由1.1公尺提高一倍左右。我队第二坑道组创造月进尺249公尺,第五坑道组创造月进尺230公尺的新纪录,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我队第三分队徐金荣浅井小组创12天进尺501公尺的纪录,折合组月1294.25公尺,为国家计划6.5倍。一、其工作条件是:浅井深度在5至10公尺,并与井之间距不等,有的50公尺,有的100至200公尺,甚至更远。其地形系小山岭,井探系在胶结层和石墨矿体中施工的,岩石等级为2~4级。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山地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和全体职工的积极努力下,掘进效率不断提高,如今年四月份,江西德兴队机掘台月效率就已达到515公尺的新纪录,可是就山地工作机械化发展的速度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这是由于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我队主要掘进工程是浅井底下掘斫平巷,平巷长度达1000至1500公尺左右,而且主要是在超基性岩体中工作,地层较复杂,成矿规律变化大。在超基性岩体中纯橄榄岩占80%以上,岩石绿黑色。硬度不大,但具韧性,节理较发育,一般为4—5级,部分的可达到6级,从这些岩石的物理机械性来看,很适合电钻  相似文献   

10.
海省地质局海西地质队绿梁山分队,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冲天干劲,排除万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十一月份一个园班18人在4~6级岩石中掘进413.7公尺,平均队班效率4.63公尺(每班6人),工班效率0.767公尺。创我局平巷生产最高纪录,并作到了安全生产,未发生任何事故,在我局山地工作上树立了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1.
叶尔兴队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破除了迷信思想,在手掘浅井1.2×1.5公尺断面,节理较发育的5—7级白云质灰岩中用了扩底爆破法。其结果减少了炮眼数目与总长度,提高了爆破效率,并减少了装药量,使小班进尺相继达到4.00公尺,5.15公尺,5.45公尺。叶尔兴队浅井普遍推行了此法以后,由原来平均队班效率0.73公尺提高到1.32公尺。试用扩底爆破法的条件与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五月份地质部海丰现场会议以后,为了很好学习广东地质局703队山地工作大面积高产经验,并保证勘探基地的按时提交,大队党委及时提出了六月份在我分队搞浅井快速掘进,并加强了分队的领导力量。经过海丰现场会议的传达报告,及一系列的思想动员工作,人人表示决心要轰轰烈烈的干他一场,在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一、地质情况:我队金厂工区浅井一般10—35公尺深,大部分均穿过如下4种岩层:1.棕红色粘土:岩性比较致密粘性好、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14.
QT—100型浅井提升机是我院与内蒙地质局共同协作,为了满足浅井掘进中提升工作的需要,研究设计的一种浅井提升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井口架、两脚架、卸碴架及横撑使井下稳绳和井口索道连在一起,组成一套完整轨路,利用滑架及活动导轮,控制吊桶,使之沿着索道运动,连续完成井内提升,井口运输和卸碴动作。全套设备包括10个部份如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1975,(4):15-16
浅井工程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队自成立以来,每年施工浅井的工作量均在一千米以上,绝大部份浅井深度为15至20米,不少工程尚需向两侧掘进10至20米的岔巷。一九六一年以前浅井工程完全采用木质辘轳作提升工具,效率低,又笨重,不安全。在老工人、队领导、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努力下,用127毫米的套管做滚筒,以50毫米的钻杆做支架,自行制造了一批带有刹车装置的绞车,对提高浅井工程的掘进效率,保证安全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圭山地质队坑探工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9月份省局工作组在队上种试验田后,全体山地工程同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更鼓足了干劲和钻劲,力争上游,坑探组12位工人同志,经过了29天紧张和愉快的劳动,在穿脉煤层坑道中掘进了311公尺,队班平均效率为3.6公尺,最高日进尺达25.1公尺,2人组的小班最高进尺达7.5公尺,每公尺成本仅10.45元。  相似文献   

17.
215队勘探地区部分岩層为破碎帶,深度常在20—30公尺以上,岩石極其松散,掘进1—2公尺就須要支撑,一般浅井作業是不可能探明这种地区地質情况与含矿变化的。針对这一情况,我們設計了一种吊框支撑法,探井系豎井式,各段井框用鉄鈎連結,專供破碎帶探矿使用,並名之为“工程井”,以示其与一般淺井施工方法有所不同。这种探井支撑較为坚固,並能掘进較大深度,同时井框的架設和拆卸均極簡便,工程完畢后絕大部份材料都能回收;此外速度快、成本低,並能滿足地質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山地工作郑敦和小组,今年1—9月创我局坑井探进尺1999公尺的最高纪录,完成队坑井年度计划工作量259%;平巷年计划效率1.2公尺/队班,实际完成1.35公尺/队班,完成年计划195%;浅井年计划指标2.7公尺/队班,实际完成3.2公尺/队班,完成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地质测量及找矿过程中的轻型山地工作——探槽、浅井等、目前几乎全靠手工操作,体力劳动重,成本又高,因此需要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浅井采用得较多,而一般浅井都掘进于浮土或软岩中。为了保证安全,必须进行支护。由于木材较贵,同时将木材锯成木板,也需很多人力,尤其是有些地方缺乏木材,须从别地运来,以致成本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