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辽宁54型液动冲击器自78年4月开始研制,79年投入生产试验以来,先后在三个矿区,八个钻孔中使用,钻进791个回次,进尺1020,67米。使用结果表明,54型冲击器工作基本稳定,适应性较广,可在10—15公斤/平方厘米泵压下连续工作,冲击功1—3公斤·米,冲击频率800—2200次/分,适用于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以及小口径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在七级花岗闪长岩中采用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台月效率比金刚石回转钻进提高148%。现将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广志 《探矿工程》1982,(4):47-50,45
概 况苏联冲击回转钻总名字叫:液动冲击钻,又有两个叫法,一种叫冲击回转钻;另一种叫回转冲击钻。自70~79年已生产7605套钻具,钻探工作量达6,696,000米(表1)两个叫法是以频率和冲击功大小的不同而加以区分的。冲击回转钻进法是低频率、高能量的,苏联采用公制计量标准20~25赫,即每秒钟的冲击次数为1200~1500次/分;高能量指单位冲击功为60~70焦耳(JOULE),折合成功率为6.12~7.14公斤·米。以这种性能为代表的是г—7、г—9和  相似文献   

3.
蒋荣庆  郭良杰 《探矿工程》1984,(2):19-22,63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四六八队,使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简称射流式冲击器)在1980年恩口矿区ZK6103孔试验基础上,于1982年及83年又在恩口、枫溪江两矿区使用,共进尺11411.96米,其中有四个钻孔自孔口开始用该钻具钻进孔深达835.56米、743.31米、662.43米、660.34米,创我国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最大孔深记录。单机年进尺为2811.73米,台月效率795米。恩口、枫溪江是两个老矿区,钻进工作量分别在万米以上,但孔斜严重,均未达到要求。自推广使用射流式冲击回转钻进方法后,在减少孔弯,提  相似文献   

4.
八四年以来,我队39号机推广应用TK—56型和ZF—56型液动冲击器,在侏罗系6~7级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震旦系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以及石英斑岩中开展冲击回转钻进,完成13个钻孔,累计进尺4254米(不含表土层),平均孔深324.45米,最大孔深539.58米,平均台月效率587米,优质孔率100%。与同机同矿区的纯回转钻进相比,小时效率提高40%,回次进尺长度提高27%,纯钻率提高5%,因此台月效率提高52%,单位进尺的成本下降38.9%,材料费下降37.9%,金刚石钻头费用也减少14%,因此在中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较为广泛地使用冲击回转法钻进坚硬岩石的地质勘探孔。钻头为金刚石钻头。这一钻进方法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钻进效率和质量。但是,冲击回转和金刚石钻头配合应用导致与冲洗液消耗有关的矛盾。一方面为了达到冲击回转器的能量参数(单次冲击能量、冲击频率),必须使通过冲击器并作为动力传动用的冲洗液耗量具有足够高的程度。比如,对于成批生产的ГВ-5型液动冲击器来说,液体的消耗应等于130—150升/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次冲击能量为1—1.5公斤·米和冲击频率为48—60赫芝。另一方面,金刚石钻头钻进时所推  相似文献   

6.
冲击回转钻进是提高中硬以上岩石钻进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岩心钻探方法.我部在学习铁岭地质大队经验的基础上,与北京工业大学协作,从1972年开始研制液动射流冲击回转钻具,经过广大指战员的努力,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研制工作已经由直径110毫米的冲击器,发展到目前生产施工中使用的以JSC-75型液动射流冲击器为主的冲击回转钻具.七年来,使用以JSC-75型为主的液动射流冲击回转钻具(最多开动八台钻机)钻进各种岩石,总进尺28564米,完工钻孔139个,钻进最深孔440.46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由于我们技术水平所限,又缺乏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制和使用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是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目前已有十多个单位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研制成各种冲击器廿余种。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又称射流式冲击器)目前已成系列产品,经10万余米进尺证明,该钻具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修。在各种不同岩石中使用硬质合金钻头可比单纯回转钻进提  相似文献   

8.
由长春地质学院和无锡钻探工具厂共同研制成功的SC—150型射流式液动冲击器,于1991年5月上旬在长春市通过部级鉴定。液动射流式冲击器是用射流元件控制冲击器的一种新型钻具。它以钻进冲洗液作工作介质,经过一个双稳射流元件,使钻具的活塞冲锤产生冲击,传至岩芯管和钻头,使钻具的纯回转钻进变为冲击回转钻进。该钻具的特点是:钻进效率高,比普通回转钻进小时效率提高210%,回次进尺和合班进尺分别提  相似文献   

9.
液动冲击回转钻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结果说明,液动冲击回转钻可以提高钻进效率及钻孔质量,特别是突破坚硬岩层和“打滑”地层的一种有效的钻进手段。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井下冲击器工作频率。因此,从研究冲击回转钻井底过程的需要来看,迫切需要了解冲击器在井底工作的有关规律,这是液动冲击回转钻理论研究、改进冲击器结构、在生产中指导和控制钻进操作等,所迫切需要的。做为冲击器的生产调试及产品的台架试验也需要有一个简便实用的测频仪表。FM—3型测频仪正是根据这些要求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0.
井下定向钻进是实现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和防治底板突水的重要途径,多采用回转钻进的方法,钻遇硬岩地层时,钻进效率低、钻孔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影响了井下瓦斯抽放钻孔等的工程进度及成孔质量。赵固一矿井下灰岩地层钻进试验结果表明,使用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锤实施冲击回转钻进,通过合理控制泵压、转速和钻压,钻进效率较常规PDC钻头回转钻进提高了3倍,节约了钻进成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研制成数种液动冲击器,并在地质勘探部门中应用,总进尺达50多万m,其经济效益表现为钻速提高15~70%,钻头寿命延长30%,回次长度增加25%,成本降低15~20%。但是对于冲击器冲击能量(冲击功)的测定,近几年虽然研究了许多方法,其中包括高速摄影以及用位移和速度传感器求算冲击功,这些方法精度低,故障率高,甚至破坏了冲击器的工作状态,不能为深入研究和设计冲击器提供可靠的数据,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已采用应力波法测试冲击器能量,根据国际标准建议草案,ISO/DP 2778我们研制了一套  相似文献   

12.
王人杰 《探矿工程》1987,(1):9-13,8
液动冲击回转钻探已被公认为是现代岩心钻探的最新成就之一。“六五”期间我部对此领域的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特点是专业与非专业研究队伍同时开展,液动冲击器品种多样化,配套机具与有关测试技术的研究并重。目前冲击器已基本形成系列的有SC、YS及YZ三个品种,绳索取心式液动冲击器也已研制成功两种(φ75及59mm),建立了可测试多种参数的试验室,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配套技术装备的同步发展,也为普遍推广运用创造了基本条件。全国液动冲击回转钻探进尺数量超过五十万米;普遍使台月效率提高15—30%;金刚石液  相似文献   

13.
目前乌拉尔地质局正在对建筑和非金属材料矿床进行着大量的勘探工作。普查和勘探这些矿床时孔深通常不超过30米,只有在Ⅰ—Ⅳ级的软和疏松岩层为50米。乌拉尔地质局浅孔钻进量每年达到20—24万米。正在利用各种钻进方法:无冲洗液回转岩心钻、缓慢回转钻、冲击打入钻、冲击绳索钻、螺旋和振动钻。表1示出乌拉尔地质局在普查和勘探矿床时的钻进资料。从表1中可见主要工作量为无冲洗液回转岩心钻进以及振动和螺旋钻进。一九六五年乌拉尔地质局推广使用直径172—225毫米钻头的回转钻进。使用ЗИΦ-650М和ЗИΦ-1200МР重型  相似文献   

14.
爆破工作是传统坑道掘进的主要工序,为使爆破作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队在洛宁上宫矿区PD6峒的安山角闪岩中掘进坑道,断面为2×1.8米~2,采用炮泥堵塞炮眼初步获得一定的效果。如:每循环进尺由0.79~1.02米,比无堵炮泥爆破效率提高0.23米,其爆破材料可节约炸药(2.42公斤×1.2元)2.90元,雷管(3.2个×0.08元)0.26元;导火线(5.3米×0.2元)1.60元,共节约4.22元。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炮眼堵塞炮泥在爆破中的作用,但是为了得到最佳的爆破效果,关键还是正确的选择掏槽方法才能达到为  相似文献   

15.
马志贤  张林侠 《探矿工程》1987,(6):28-28,47
为了满足液动螺杆钻进和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需要,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了FGY-150型防振隔离式压力表,它也是FGY-100型防振压力表的系列产品。由于液动螺杆钻和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时使用压力较高的泥泵,且泥浆泵工作压力变动幅度大,泥浆泵本身振动也较为严重,因此使用普通压力表时有如下缺点:1.指针摆动幅度大且不稳定,故使操作人员难读出其指示的数值,更难判断液动螺杆钻具和液动冲击回转钻具的孔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YS—74型无簧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是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冲击器。84年和85年先后有四台冲击器在湖北省第一探矿大队3个矿区、12个钻孔进行了钻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到85年9月使用冲击器钻进了1103.55米,最大孔深327.21米。冲击回转钻进最高台月效率达1380米,最高台班进尺37.63米,最高时效12.12米,最大回次长度5.44米,另外施工钻孔质量好,材料成本低,钻头平均寿命提高,事故少,纯钻进时间利用率高,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绳索取心技术的优点就是能够借助打捞钢丝绳从钻具内把每个回次所钻岩心提取到地面上来,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纯钻时间利用率和台月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尤其在深孔钻进时上述优越性更为明显;但在坚硬、“打滑”地层、破碎易堵塞地层钻进效率较低、岩心易堵塞影响其优越性的更好发挥。采用液动冲击器回转冲击钻进(或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钻探新工艺,受到了钻探工作者的重视。这种新的钻探方法机械钻速及回次进尺均高于回转钻进,钻探成本也有所降低。尤其在钻进坚硬、“打滑”、破碎地层时效果更为突出。这种新的钻探工艺仍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1977,(2):39-40
我分队于1976年6月27日~7月22日,在801钻机连4井进行了针状合金钻头钻进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条件1.井段与岩层试验是在井深531·59~785·15米的井段中进行的。总进尺253.56米,其中针状合金钻头钻进51回次,进尺212.27米(平均回次进尺4.16米),普通合金钻头钻进20回次。进尺41.29米(平均回次进尺2.07米)。岩层:5~6级石灰岩占90%,7—8级硅化灰岩占10%。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我队104机在某矿区西部施工2/ZK42号钻孔,使用TK—60S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钻进厚层“打滑”地层。全孔用冲击回转钻进总进尺230米,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施工条件概况 1.地质情况与钻孔技术参数 2/Z K42号钻孔设计深度为350米,开孔倾角83°,方位角284°,所钻地层除开孔段和终孔段有少量硅化灰  相似文献   

20.
苏联地质部把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列为近十年重大技术成就之一.苏联用此种方法钻进的钻孔直径有59、76、93和115毫米.钻进岩层从V级到Ⅻ级,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V~Ⅸ级岩层(部分X级岩层),用金刚石钻头钻进X~Ⅻ级岩层.最大钻进孔深达1200米.1976年此种方法的钻进工作量达九十余万米,计划1980年钻进160万米(另一资料为300万米).与钢粒钻进及金刚石钻进相比,钻进每米岩层的成本降低2~8个卢布.近年来还研制了绳索取芯液动冲击器. 七十年代后期,长春地质学院与有关单位研制成功了φ89毫米的液压射流冲击回转钻具.有关兄弟部门研制成功了φ75毫米的阀式及液压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目前地质系统有关单位正在研制φ54毫米的阀式冲击回转钻具、特种硬质合金钻头及用于深孔钻进的变量泥浆泵,拟将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