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我队在岩石软硬不均的矿区采用小口径金刚石和合金混合钻进。为了减少卡簧、卡簧座的规格,实现合金钻进和金刚石钻进的通用,使配钻具简单和节约时间,对小口径合金钻头的内外出刃要求严格,尤其是内出刃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机在某孔(倾角75°)孔深380米厚煤层钻进时,因岩层松软、缩径,钻具被卡,经处理无效。后采用扩孔方法处理,当扩至事故钻具上部时,阻力甚大,震动厉害,扩不下去(事故钻具上部系取粉管接头)而提钻,根据钻头变相(合金底出刃磨平,部分合金已掉;有的水口磨平,并成沟状)判断,孔已扩偏,只套上一部分事故钻具。由于补斜方法处理需要套管多,化费时间长,因此我们利用扩孔导向器继续扩孔,使事故顺利的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3.
我队设计试制了一种合金打捞器,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过去单纯为了打捞碎合金而多下一次钻具的不合理现象。如我们在某孔使用时,一次捞上碎合金24块,进尺2米以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国岩心钻探钻具标准曾制订过四次,即YB235—63标准,YB236—63标准(钢粒—合金钻进),YB235—70标准(代替前二个标准,并包含了小口径金刚石钻具标准)和YB848—75标准(金刚石钻进).YB235—70标准中的金刚石钻具标准部分,主要依据是地质部系统当时试验和初步推广天然金刚石钻探经验,参照瑞典SIS公制钻具标准制订的,而1975年在桂林制订的金刚石钻具标准(YB848—75)则是在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已经试验成功,但仍处于刚刚推广还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制订的,参照的仍然是瑞典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往用煤田钻探常用的套铣筒处理一起普通的埋钻事故耗时费力,又容易滋生次生事故。在使用特长套铣筒处理钻孔中的埋钻事故,可以大大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长套铣筒采用石油专用的带丝扣套管,每根套管长度12m左右,套管之间用管箍连接,总长度一般在80~100m,套铣筒的下端接套铣筒钻头。套铣筒的规格根据孔内事故钻具的最大外径确定,通常比事故钻具最大外径大两个级差,而又比孔径小两个级差。套铣筒钻头的规格应该比事故钻头的规格小一级或等于事故钻头的外径,钻头合金宜采用孕镶粉未合金或其它抗耐磨合金。山西某煤矿送料孔钻探到497m时埋钻,用普通方法处理上部272m钻具用时24d,改用特长套铣筒处理剩余225m钻具仅用时10d,体现了高效率的特点,为大孔径勘探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比较快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中硬以上岩层中,用普通合金钻头扩孔,存在如下缺点:①容易崩刃;②合金片磨损快,难于保持孔径.因而扩孔效率很低,又大量消耗钻头.原因是:合金片镶在钻头底部同一平面上,由于钻具的振动,合金片受力不均,且受冲击;合金片数量少,每颗合金片受力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队锡山分队在实际生产中设计了一种锥度为1∶20的锥形合金扩孔  相似文献   

7.
偏轴防斜钻具是一种新的防斜钻具,其井底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比较复杂。对偏轴钻具井底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探讨。依据该理论模型研究设计的偏轴钻具组合在辽河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既控制了井斜,又保持了较高的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两年来,我们同沈阳机电学院、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校等单位共同助作,进行了液压射流冲击回转钻具的研究试验工作,现已取得室内试验的初步结果,在花岗岩中试验,合金冲击回转钻进效率比合金回转钻进效率提高五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钻进时钻头的横向振动对金刚石钻头的寿命有影响。并且钻具磨损剧烈,经常出现折断事故。为此,我队专门研究了钻具在孔内的横向振动问题,提出了改善钻具在孔内受力状态的理论根据,改装了钻具结构,在原有钻具上增加了稳定接头(见示意图)。改装  相似文献   

10.
S59C型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简称S59C型绳冲钻具)是与S59型绳索取心钻具配套使用的一种新型钻具。它综合了冲击回转钻具和绳索取心钻具的优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该钻具可用于口径为φ59mm、倾角为75°~90°、深为0~500m的钻孔中。该钻具适用于中硬以上岩层中钻进,尤其是对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可大幅度提高钻进效率,并能有效地减轻孔斜和岩心堵塞现象。从而提高了回次进尺长度和提大钻间隔,并且孔内事故减少,钻探费用降低。因此使用该钻具施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钻探所使用的钻具,在钻头磨损或需检查时,必须把全部钻具提升到地表,更换或检查钻头后再下到孔底继续钻进。这样,占用了大量的升降钻具时间,减少了纯钻进时间。孔愈深,升降钻具占用时间愈长,钻探费用也就愈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地层的钻孔内仍用玻璃管氢氟酸刻印测斜,以检验钻孔的弯曲度。以往每当钻孔需要测斜时都是将测斜工具专程送入孔内,待玻璃管刻印后,起钻取出工具。当孔深超过400米时,每起、下一次钻具至少需要1—2小时,而且消耗动力设备和人力。我们根据氢氟酸和水在容器中不断摇动不能刻印的特点,设计制做了两种不起钻测斜接头,一种供大口径合金和钢粒钻进使用;一种供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使用。此种接头的功用是:当钻孔需测斜时,把接头接入钻具一起下到孔底,稍停,待玻璃管刻印后,不需起钻,便可以随即进行钻进,待打完一个回次再行  相似文献   

13.
大口径瓦斯抽放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斯抽放孔要求井斜小,孔径大,下入的井管重量大。以实例介绍了使用GZ-2000型钻机在某煤矿瓦斯抽放站成功施工深400m,直径φ690mm瓦斯抽放井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φ216mm牙轮钻头+满眼钻具和钟摆钻具施工先导井眼,再采用φ410mm、φ690mm组合牙轮钻头+塔式钻具分级扩眼,使用电子多点测斜仪及时监测井斜变化,用钟摆钻具组合进行纠斜,在φ426mm管体上设置三组镶焊合金的肋骨条做成圆井器来进行圆井,在管体底部设置浮力阀,合理掏空以减少井管重量,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梁广华 《探矿工程》2004,31(1):50-54
鄂尔多斯北部塔巴庙工区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刺、断、粘钻具事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速度,也是影响钻井效率提高的瓶颈,通过对钻具失效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钻具失效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或减少钻具失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螺杆马达与潜孔锤同属孔底动力机,复合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对钻具参数匹配、钻具的连接方式及水功率的消耗等问题的分析,对复合钻具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于科学钻探的复合钻具的两各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XU600型钻机卡盘卡瓦,由于齿高有限,材质不理想,齿面磨损很快.一般以孔深三、四百米计,钻具重量总有一千多公斤,往往卡盘卡不紧主动钻杆,钻具下滑,使钻头受压过大,易出事故.为此,107队701机设法改进卡瓦.即在已磨损的卡瓦上,镶焊了大(或中)八角合金粒(见图),  相似文献   

17.
1989年8月,我队在滇东南银矿区施工44-22孔,设计孔深780 n,打到571.06m发生烧钻事故.采用反取孔内事故钻具的方法,较理想地把钻具异径接头连同内管一齐取出.孔内仅剩一根φ75长管、扩孔器和钻头.外管长5.62 n,经采用φ50钻杆底唇镶合金掏心振动无效后,又无φ59钻具换径的情况下,决定采用消灭事故管的方法.首先投入已使用过的磨铁钻头30个,开始消灭事故管母扣部分还可以,但进入光管  相似文献   

18.
螺杆马达与潜孔锤同属孔底动力机,复合起来难度较大。通过时钻具参数匹配、钻具的连接方式及水功率的消耗等问题的分析,对复合钻具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于科学钻探的复合钻具的两种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者建议制造三翼阶梯式钻头的取样螺旋钻具,其钻头直径比岩心管径直超出4-5毫米,用巴比特合金焊接(见图),采用这种钻具的进尺速度,比用1959年№4期“探矿  相似文献   

20.
李广江  刘永福  李德宏 《探矿工程》2003,30(6):50-51,58
大16井在井深2000多米的地方2次发生断钻具事故,分析了断钻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断钻具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