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钻孔中所下的套管,因挤夹过紧而无法起出,必须用分段取拔法来处理。在分段切割挤夹套管或岩心管的方法,通常采用水压切管器进行。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切管  相似文献   

2.
起拔套管或打捞脱断岩心管是钻探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和工艺措施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队研制一种新型的打捞工具,命名为“套管(岩心管)自动卡捞器”。第一套是φ146/φ127mm。由队机修厂自行加工。现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竹皮套管     
过去我們鑽进抽水試驗孔或开口较大鑽孔时,因套管难起拔,化費了很多时間,影响了任务的完成。后采用了竹皮套管,起拨快而順利,10多米管子2、3个班就可起拔好,比过去提高效率5倍以上。竹皮套管就是外面包竹皮的套管。其所以利于起拨是因为:①竹皮套管下入孔内后使套管壁和孔壁不相接触,砂石、钻泥不能和管壁粘結在一起,因此能減少起拨时的摩擦阻力;②套管包竹皮后,在孔内处于潮湿的地方,由于氧化作用,管子生銹产生一种淡黄色或灰黑色胶状层,亦减少了摩擦。③起拨套管时,因向上拉力使套管向上移动,竹皮因和孔壁的粘土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钻探施工地区,地表为第四系复盖层或砾石层,深部的矿体部位岩石破碎,遇砂状矿时,坍塌掉块严重,必须下套管护孔.有些钻孔,要下套管150米以上,又都是斜孔,起拔套管就更加困难了.起初,我们起拔套管用50吨油压千斤顶顶拔,常发生套管被顶断或被顶脱扣的现  相似文献   

5.
下套管护孔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可是往往下入套管后,因无有效的防护措施,经常发生断、脱、跑事故,起拔时又很困难,搞不好造成套管报废。鉴此,有些同志遇到复杂钻孔,理应采用套管护孔的,也不敢下套管,从而造成处理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致报废钻孔。几年来,我们吸取过去的教训,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初步解决了套管跑、断、脱事故和起拔困难等技术关键。下面介绍河南许昌铁矿区,是怎样采用套管护孔并解决上述技术难关的。许昌铁矿区,在含铁矿岩性  相似文献   

6.
我中队在钻探施工中,遇到一种覆盖粘土达百米以上的地层,在这类地层中,起拔套管困难,并花费大量时间,例如有一个钻孔,施工时间98天,而起拔套管的时间竟达108天之多。后来在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02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半月,基台木顶断三根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紧贴套管用φ89毫米钻具打一小钻孔,开足泵量冲孔,经二个大班顺利的取出套管。又在另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47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25天无效,仍紧贴套管采用φ108毫米钻具打小钻孔办法,经五个大班又顺利的取出套管。此后又应用几次,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鑽探工作中,尤其是水文地质勘探鑽孔经常使用水泥封孔。由于水泥凝固后与孔壁结合非常坚固,在起拨套管时就特别困难。一般用吊锤冲击或用千斤顶和起重机起拨不动时,就用割管器切掉下部管子。因此不仅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也浪费了钢材。为此,介绍一种较为简便的起拔水泥封闭套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队矿区地层破碎,钻孔内都下有套管,由于有些钻孔施工时间长或封闭套管不严密,以及地层破碎易塌,套管难于起拔,用千斤顶、反、打、割都无效,后来推广试用孔底放炮起拔套管的先进经验,经过一些曲折,终于试用成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当前巨厚松散层套管起拔存在的问题,从套管设计、起拔工艺及抑制地层水化等各方面,均提出新的措施和解决方案,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计胜利  张勇  张育柏 《世界地质》2001,20(2):206-208
由于地层较为复杂,采用普通潜孔锤钻进方法难以成孔,实践证明,风动潜孔锤跟管进技术是破碎复杂地层中钻进成孔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锚结束后,应及时将套管从孔中拔出,单纯依靠钻机自身提引力很难实现,采用潜孔锤向上反击起拔套管,既保护了钻机又节省了起拔套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田志超 《探矿工程》2020,47(3):75-79
中国东部海区科学钻探CSDP-02井完钻井深2843.18 m。为后续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完井后要进行扩孔钻进施工。扩孔前需起拔井内φ114 mm套管,由于套管在井内时间较长,井壁失稳,套管起拔遇卡,无法正常起出。采用水力内割刀工艺,分段割取遇卡套管,提高单次起拔遇卡套管长度,经济、高效地解决了该井套管卡阻事故。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水力内割刀的使用方法及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9,(5):80-80
环氧树脂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粘合剂,对金属与金属之间粘结有较好的粘合性质,粘合强度也较高。近几年来我队钻探施工地区都在平原田地,由于覆盖层厚(浮土),平均在100米以下,浮土与基岩之间有破碎带,伴有漏水现象,因而在施工中常用套管护壁,由于浮土膨胀及流砂层的影响,上部套管被包住,下部破碎带又超径,经常发生套管脱扣事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我们曾经采用下双层套管或电焊,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起拔套管也有一定困难。后来我们选用环氧树脂作为套管丝扣的粘结剂,在生产中进行试验,经过四孔试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千斤顶是岩心钻探起拔套管和处理井内事故如卡埋钻等的一种常用工具.过去我队所用的油压千斤顶经常损坏和失效,维修比较麻烦.在钻探施工中,使用北京型转盘钻机处理卡埋钻和起拔套管,一般是多加几股钢绳用绞车强力提拔,不但钢绳损坏严重,有时还将钻塔拉变形、枕木拉断,以致造成  相似文献   

14.
爆破起套管是起拔套管的一种多快好省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但能保证顺利起拔套管,而且操作时不需钻探设备,可在钻机搬家后爆破起拔,也不占用生产时间;同时,这种方法在任何岩层中都很适用。现将其工作原理及方法、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队针对起拔套管困难,采用了水压割管器,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解决了起拔套管的困难。例如一九七三年在××勘探区,9~1钻孔终孔深度500.13米,下有四种规格套管护孔;φ168~22米、φ146~70米、φ127~180米、φ108~35米为飞管,总计长度307米,曾先后分段采用水压割管器割取,仅用五天时间就全部把套管起拔上来。有的工人同志赞扬说:“割管器,真是好,割的快,效率高,分段割,很省劲,野外队,好制造”。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我队所有的机班长一般都会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队先后在渭河两岸第四纪黄土塬区承担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每当抽水试验结束,试验管起拔十分困难。我队曾用过:(1)强力起拔;(2)爆破起拔;(3)用冲击铲松动起拔;(4)加大钻孔口径;(5)反、割等方法起拔试验管。但处理时间长,代价高,还经常出现因塌孔被迫丢管。尤其在分层抽水钻孔,由于下段试验管不能如数起拔,影响到上部试段的试验,最终重新补打副孔。后来使用分级套接起下试验管方法,分别在大荔、合阳、兰田、韩城等县的黄土塬区进行了九孔试验。又在华阴、潼关等县的洪积扇与冲积地层进行了三孔试验,效果均良好,此法已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层套管起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管难起拔,是在复杂地层钻探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它影响钻探效率和钻探成本.本文介绍大宝山矿区复杂地层中套管起拔困难的一种解决方法,1977~1978年,在该矿区南、北两矿带计23个钻孔的实验和使用结果表明,套管起拔时间降低66~90%,台月数增长1.7~2.18,总台时提高319~501小时,套管报废数减少50~66%.为了说明问题,现分如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地层情况和起拔套管遇到的问题矿区上部为风化残留铁帽层,厚15~140余米,空洞裂隙十分发育.岩、矿体破碎,部份粉化至泥化,透水性强.层中夹有厚薄不一(2~40余米)粘士和页岩2~6层,遇水溶胀或泥化.下部为较完整的板岩、砂岩、石灰岩和玢岩.表层套管或第二层套管均下至这类岩层的顶部.施工中,孔壁严重漏失,大量涌砂,坍  相似文献   

18.
在钻探工程中,每个钻孔竣工之后,要把埋在孔内几十米或更深的套管起拔出来,一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鉴于水利水电钻探具有钻孔较浅、口径较大、搬家次数频繁等许多特点,因此,起拔套管的工作量特别大。把埋入钻孔的套管起拔出来重复利用,不仅大大减少了套管的消耗,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无缝钢管和资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钻孔表层套管的下入以及起拔方法,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队勘探的矿区,上部地层松散,钻孔竣工后,经常是上部套管难于起拔。在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901机创造了小径钻孔松动井壁法,超拔效果良好。这个办法很简单,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