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加强地质探矿技术力量,改变地质装备落后现状,经国务院批准,1978年8月8日成立了探矿工艺研究所。30年来,经过新老两代工艺所人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目前已成为一个“以勘查技术为基础,以承担地质调查任务和科研项目、提供勘查与监测技术方法和技术服务为手段,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地质工作为目标,以探矿工艺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地质调查科研机构。回顾了工艺所艰苦创业、改革进取的发展历程,对科技体制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展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强劲的科技实力;指出了工艺所在“十一五”期间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周国荣 《探矿工程》2005,32(3):11-11
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组织的“国土资源部系统探矿界2005年新春座谈会”2005年2月5日在北京举行。探矿界耆宿,历届探矿司长、总工,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科研、院校单位领导,探矿新老专家、教授共4J0多位嘉宾共聚一堂,欢庆新春。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在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鼓舞下,广大探矿职工为尽快实现探矿技术现代化努力奋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批成果通过鉴定,用于生产,有一些正在继续进行。据部分省市和三大院校、勘探所、西南工艺所所报成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30年了。30年来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走上了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该刊物为我国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宣传了科学知识,传播了先进技术,沟通了信息,对探矿工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探矿工程》已成为全国20万探矿职工喜爱的刊物,它是记载我国30年来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5.
群星争辉又一年。一九八三年,我们探矿工程在生产和科研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矿工程”杂志在交流生产管理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探矿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九八四年是我国各条战线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第二年,举国上下,生气勃勃,一片兴望景象,人们都力争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贡献。新年伊始,衷心祝愿探矿工程界的新、老同志们和“探矿工程”杂志,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韩明彦  侯振云  张贵 《吉林地质》2004,23(3):125-127
吉林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所是一个人员较少,专业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企业型单位。1995年以前主要从事金刚石制品及探矿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当时主要依靠上级事业拨款,每年有大约40~50万元左右。从90年代中期,国家大幅度减少科研经费的投入,如1994年拨款仅14万元,加上当时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探矿生产是一种生产量大,而工艺重复的工程,就以岩心钻探为例,我部每年的钻探工作量约200多万米。每年开动钻机约60多台。这样大量的生产数据,由于过去无先进的工具,使得这么多的可贵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探矿生产管理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途。目前在探矿科研部门已配备了一些微型计算机,如Apple Ⅱ,长城O520,IBM-PC机,为科研部门解决科研中的计算和控制做了一些工作。在探矿生产管理部门也配备了一些袖珍计算机。如PC-1500机,解决了一些生产中常用的计算和少量生产数据的储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微机在探矿工程中应用”的情报调研。这次调研走访了七个省(市)20多个单位,函调了3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地质、冶金、煤炭、建材、核工业部等系统。总的来说,微型计算机在探矿方面的应用都刚开始起步,地矿部还略为领先。目前,我部系统勘探技术研究所、武汉地院探工系、探矿工艺研究所都建立了微机室,可直接为探矿工程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地矿部系统除各高等院校和部直属研究所外,已有19个省局的探矿部门拥有微机,其中广东、湖南、河南、云南等省分别为JB-3000、IBM-pc、长城052  相似文献   

9.
回顾过去,我局探矿工程的发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与全国兄弟局一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地质找矿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这都是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探矿职工,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合作,刻苦钻研技术和辛勤实践结出的丰硕成果,是不断汲取国内外科技新情报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探矿工程界和全国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改革。这场改革的发展战略,是要以片面追求数量、速度,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由过去行政干预过多、统得过死的僵化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社会,向开放型的经济社会转变。这场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空前,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探矿工程界,也涉及到每一个探矿工作者,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极其深刻的革命。新时期的探矿事业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已经成为探矿工程界人士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我们要勇敢地投身到这一改革洪流中  相似文献   

11.
历经坎坷跌宕路 ,风雨磨石历更矫健《探矿工程》杂志创刊至今已经 45年了。 1 95 7年创刊是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成功和发展的需要 ,是探矿生产、科研、教育部门先驱者热心倡议和探矿工程界全体同志迫切期望的产物。近半个世纪来 ,刊物虽历经两次停刊和坎坷曲折 ,但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支持 ,终于在风雨磨石历中更加茁壮矫健 ,成长为探矿、岩土工程园地中的一面旗帜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引领着广大探矿工程界同志披荆斩棘 ,发展、提高生产、科研、教育水平 ,力攀科技高峰。综观刊物发展历程 ,总体经历了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地质部在探矿工程科研工作方面依据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探矿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科研远景规划以及当前生产对科研工作的迫切要求与可能,初步拟定了二十个研究题目(也有与有关部门协作的项目),其内容大致如下:1.在各种岩石中岩心钻进技术的改进与研究着重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硬质合金钻头合理结构的研究与改进、钻头本体规格的合理选择、硬合金成分几何形状对效率的影响以及金刚石钻头铸镶工艺过程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DLSAS液体磺化沥青是地矿部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井壁稳定剂。它具有防塌、防卡、降失水和提高润滑等功能,在我队施工水敏性强、泥岩较多的深孔中,使用磺化沥青泥浆护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在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的指导与配合下,我队于  相似文献   

15.
到今年10月,我们的《探矿工程》杂志已经创刊30周年了!30年来,它伴随我国的探矿工作者“南征北战”,为我国的探矿与勘察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探矿工程界的老兵,我受益于它30年,亲眼看到了它奉献给国家的一切,我从它上面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得取了丰富的营养。在庆祝杂志诞生30周年的日子里,我衷心地表示对它的钦佩和祝贺!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科研单位改制、健全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队伍野战军建设等形势,论述了探矿工程在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探矿工程应争当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科技改革十年汤松然(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2405)遵循“依靠、面向”和“攀登科技高峰”的指导方针,10年来,我所作为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完全依赖国家拨款,逐步向自我发展、经济自立的科研经济实体转化。查阅国家科委对其所属开发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濮梅月 《探矿工程》2007,34(10):19-19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年了,这是我国探矿工程界值得庆贺的大事。她50年历程既不平凡,也不平坦。建国初期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矿产资源,探矿工程工作迅猛发展。为宣传探矿工程的方针政策,交流生产和管理经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及介绍国外新知识,于1957年10月创办了《探矿工程》杂志,受到探矿界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在那特定的年代里,曾两次停刊(1960年6月第一次停刊;1966年1月复刊,同年10月第二次停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举国上下欢庆八三年四化建设又取得了光辉成绩的凯歌声中,我们迎来了八四年新春。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国家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的探矿工程工作也同其他建设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国家的主人、四化建设的探矿战士,看到了自己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自己从事的探矿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实在感到无比的欣慰。  相似文献   

20.
苏联近年来在进行矿产普查与勘探工作中,探矿工程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地质勘探投资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由于探矿工程工作量的不断增加,要求全面地发展探矿工程技术和工艺过程。适当的安排这项工作,有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果和迅速的发现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