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管材规格系列人造金刚石钻探用管材包括钻杆、岩心管、套管等等,几年来通过大量的试验与生产实践,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冶金地质特点的人造金刚石钻具及管材系列标准(草案),见表1.该系列标准(草案)有如下几个特  相似文献   

2.
苏联发展钻探机械制造业初期,岩心钻探用的工具、套管及钻管的主要尺寸列于表1。然而,由于广泛推行钻粒钻进,便产生了修改原有标准的必要。现行岩心钻探的套管及钻管规格系采用1946年标准(表2)。新标准增加了整套管子直径间的空隙和管壁厚度,大大改善了使用质量,特别是起下套管的条件。自从改用现行地质勘探的工具规格以来,已过了  相似文献   

3.
岩心管是地质钻探专用的重要管材,其质量好坏(尤其是耐磨性),会直接影响钻探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在硬岩中采用钢粒钻进,一般岩心管最易出现的毛病是:丝扣部分磨薄起包,磨偏露扣,引起钻头脱落等事故,从而增加工人同志的劳动量,影响钻探效率,也增加了机加工和运输量.岩心管的高频表面淬火,就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80多个技术委员会中,列入第一个委员会(ISO TC1)的是螺纹,英、西德等国家第一项国家标准就是螺纹,我国地质矿产部正式颁布的第一项部标准也是管材螺纹。国内在执行YB848—75《小口径钻进用钢管》标准时,地质部颁发了DZ1—78《小口径钻探管材螺纹》标准,统一规定了螺纹牙形、基本尺寸及技术要求,对金刚石钻探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83年GB3423—84《金刚石岩心钻探用无缝钢管》正式发布,管材的尺寸系列较之过去已有很大变化,加之DZ1—78标准一直处于试行阶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钻探设备已向国外销售,我们也进口了一些比较先进的钻机。但钻杆往往因螺纹不同而不能互换,给工作带来了不方便。因此,我国钻杆螺纹标准必须与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的标准逐步接近和一致。现行的小口径钻杆螺纹,还是延用苏联的标准。虽然从大口径到小口径,经过几次的修改,但还未摆脱它的某些缺点。我们要订出一个比较好的钻杆螺纹标准,必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1.当前探矿厂加工的技术水平;2.要遵循“金刚石岩心钻探管材规格”的GB3423—82标准;  相似文献   

6.
李恒斌 《探矿工程》1986,(6):50-50,45
几年中,我们地质队在驻地附近为地方部门和社队施工了不少机井,同时也常帮助各单位,打捞深井泵脱管等事故,从近二年的实践中对比,我们认为打捞深井泵所用的工具以抓卡式钻具比较适用,现介绍如下。一、打捞泵管钻具所用钻具如图1,从下至上组成部件有抓卡式钻头,岩心管,岩心管接头,钻杆等。除抓卡式钻头外,其岩心管、岩心管接头和钻杆均为岩心钻探普通管材,不需另加工。  相似文献   

7.
盛可恩  马庆良 《探矿工程》1978,(4):39-39,34
地质钻探需要大量的岩心管,这些岩心管都用优质钢材,成本很高。我们在土门子土库地质勘探大坝帷幕灌浆施工中,为了解决岩心管消耗量大的问题,组成了由钻探工人和后勤机械加工工人组成的小组,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岩心管都是在接头外径处磨露丝扣而报废的。岩心管壁是4.5毫米,在制作岩心管时要把管壁车掉近一半,只剩下2.5毫米厚。岩心管在工作时外径和孔壁接触,磨损较重;内径跟岩心接触,磨损比较轻。针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金刚石岩心钻探新的管材系列在复杂岩层钻进中的综合经济效益,并为《金刚石岩心钻探用钢管》新国标的贯彻执行积累经验,于1982年在河南第三探矿工程队作了φ75、φ59和φ46三个公称口径的普通双管、常规钻杆和套管的生产试验。由于施工地  相似文献   

9.
我队在两年来的钻探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防斜方法,这里介绍的是,运用大径岩心管配合小径钻粒钻头做防斜钻具的经验,供同志们参考。一、大径岩心管配小径钻头防斜钻具的结构大径岩心管配小径钻头防斜钻具共有三种类型(如图)。A 型为φ110毫米钻具,钻头、取粉管原规格不变,岩心管外径由108毫米增加到114毫米。B 型为φ130毫米钻具,岩心管、取粉管外径不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95%的岩心钻探管材与工具是按“DCDMA”(美国金刚石岩心钻机制造商协会)标准制造的。绳索取心钻进技术早在40年代,就在石油工业中首先应用。地质钻探用的绳索取心钻具是美国长年公司1947年发明的,开始只有A、B两种尺寸,其后增加了N尺寸。以后,改进为Q系列绳索取心钻具,从AQ至PQ共五级。其尺寸见表1。绳索取心钻进技术随着钻孔的加深,效果越显著。它可大大提高纯钻进时间,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减少起下钻的次数,减轻钻具的磨损(特别是延  相似文献   

11.
用钻孔压水试验的方法来探求裂隙岩层的渗透性已为水工建筑基础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工作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正被普遍和广泛地利用着。按照“水利工程地质工作规范”在技经调查阶段所有的钻孔都应进行压水试验,其他勘察阶段也都有不同而且相当数量的规定,其应用之广由此可见。为了保证试验质量,试验的方法有很多的改进,目前最常用的是自流式供水,静水柱计压方法,但是它必须用两套管子进行。而我们国家目前管材缺乏,还不能大量供应满足需要,因而于专门打的钻孔中以岩心钻探所用的钻杆单独地进行试验仍须应用,由于它是以与其直径不同的接头相连接,水流经管内的变  相似文献   

12.
针对5000 m地质岩心钻探基础准则与依据缺失,油气钻井与岩心钻探工艺及装备差异大等问题,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内外深部地质岩心钻探口径系列及管柱规格,厘定了基本外界条件及相互关联要求,开展了特深孔岩心钻探环空水力学计算与绳索取心钻杆的等强度设计,初步构建了以绳索取心钻进工艺为主体的5000 m特深孔钻探口径系列与钻(套)管柱规格。  相似文献   

13.
钻探工作中钻具折断、脱落等用矢锥打捞的情况最多。尤其钻杆的折断更为频繁,因此捞锥的用处就极为广泛,但在目前合金钢缺乏的情况下,为节约合金钢,因此建议用岩心管(套管)矢锥之通水孔制作钻杆母锥。这样,既可用在岩心管,又可用来打捞钻杆。尤其108公厘的岩心管公锥作成的这种既可用作打捞岩心管也可用来捞取钻杆,还可用在170公厘、150公厘、130公厘、110公厘的井径中打捞钻杆。这样使之  相似文献   

14.
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中浅孔主体口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采用的钻孔口径进行分析,从采心质量满足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要求、钻探技术经济效益、钻探方法可行性角度,提出在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施工中浅孔时主体孔段口径应采用B规格。  相似文献   

15.
张伟 《探矿工程》1982,(5):37-38
地质管材螺纹广义地说应包括所有井下钻具的连接螺纹。即:套管(及其接头)螺纹;岩心管(及其连接接头)螺纹;钻杆(及其接头)螺纹;钻头螺纹;扩孔器螺纹。目前,国内外广泛地以特殊梯形扣用于地质管材连接。其原因是:它与矩形扣相比较,特殊梯形扣能增大螺纹强度,便于加工,延长刀具寿命,增加密封面;与V型扣相比较,特殊梯形螺纹强度保持率高,耐磨,不易滑扣,易于拧卸。  相似文献   

16.
在钻探施工中,机台每年要加工大量的岩心管用及取粉管.因此,管子车床是地质勘探队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适应地质勘探队流动性大、施工点分散的特点,我队采用了解放军沈阳某部研制成的18公斤轻便小型管床.现将试用情况作一介绍:一、管床性能与结构1.能车制φ89~φ146范围内各种规格的岩心管和取粉管的方扣.2.能切断φ89~φ146范围内备种规格的岩心管和取粉管.  相似文献   

17.
刘本恒 《探矿工程》1991,(5):15-16,30
在地质矿产部标准《地质岩心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技术条件》DZ31-84(以下简称《技术条件》)和《地质岩心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试验方法》DZ32-84(以下简称《试验方法》)中,对泥浆泵噪音标准和测试条  相似文献   

18.
法国金刚石钻探所采用的钻头和岩心管系列,是按照欧美各国统一的标准制定的。即采用金刚石岩心钻探制造者协会(DCDMA)的标准,亦是全世界通用的直径系列。该标准系列,可以从图1的图示上明确看出。图中钻头和岩心管之间环状“公差”含义如下:(1)钻孔直径和套管外径或钻头的系列NX,BX,AX,EX。(2)套管内径和钻头外径或扩孔器外径。(3)钻头的外径和内径(岩心直径),即钻头的厚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深孔地质岩心钻探工作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对绳索取心钻柱提出了严格要求,对绳索取心钻具的功能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S75-SF绳索取心钻具采用了双弹卡结构,增强了悬挂机构的安全性,提高了内管总成的投放和打捞速度,减轻了孔内冲洗液压力波动,在正常钻进时可降低泥浆泵压力损失,有利于复杂地层孔壁稳定。内管总成机构与内岩心管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拆卸方便,便于钻探施工人员采取岩心。该钻具在施工中效果良好,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可满足中深孔绳索取心钻探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在回转钻探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苏联人提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钻探标准,称作U标准——“U”代表通用”(Universal),即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种标准。该标准在一些基本设计中有着相当成功地应用。由于绳索取心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他们建议在可作套管用的一整套钻杆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常规岩心管、钻杆及套管等的标准。这正是Q系列钻杆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这种钻杆不能用作全规格的整套钻具,AQ扩孔器不能通过BQ钻杆,大型号的钻杆则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