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探矿工程》1991,(1):2-4
各位同志: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及文明机台、坑口、井队表彰会今天开幕了,我首先代表部党组和部领导向出席会议的各级探矿领导、工程技术干部、院校、工厂、科研单位领导,以及1989年度和1987—1989年连续三年获部级文明机台、坑口、井队的代表,并  相似文献   

2.
创建文明机台、坑口是基层建设的方向1983年大连探矿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地学习辽宁局的经验,积极开展标准化机台活动,促进了生产管理和科学打钻,1985年以来,在双文明建设中,探矿战线深入开展了文明机台、坑口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和提高了基层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84~1986年,全国20多个省累计建成局级文明机台441台、文明坑口13个.这些文明生产机台、坑口达到了生产水平高、技术装备先进、规章制度健全、劳动和生活条件良好,职工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讲道德,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大西北的一块重要战略发展基地.解放前,只有个别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做过零星的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十分落后,探矿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冶金地质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探矿工作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建国三十五年来,完成了大量探矿工程,有力地配合了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探矿队伍成长起来了,产业规模扩大了,生产水平提高了. 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新疆冶金地质探矿工作所走过的路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展望今后的探矿工作,以期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这便是作者撰写本文的  相似文献   

4.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我局文明机台建设始于“五五”末期,当时是开展创“优质、高产、安全、低耗”机台活动.自地矿部1983年大连探矿工作会议后,按部的要求,正式开展了创建文明机台活动.至1989年全局共评出局级文  相似文献   

6.
地矿部系统探矿工程战线十万职工是地质队伍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他们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锻炼,已经成长为一支有理想、有先进技术武装的能打硬仗的好队伍,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保证了探矿工作稳步、健康、持续的发展,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和地质事业的发展,探矿工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进程,搞好改革,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出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探矿工作会议有19个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以及桂林金刚石厂、中南工业大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和文明机台的代表共53人。总公司地质局刘善芳副局长在会上回顾了两年来有色地质系统探矿工作的情况,分析了探矿工作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探矿工作今后发展的任务。在这次会上,华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做好探矿工程管理工作的经验;甘肃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重视科研攻关推动钻探生产的经验;广西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建设文明机台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代表们对  相似文献   

8.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开动钻机的台数已由1950年的140多台,增加到目前的6000余台.现在,我们不仅自己可以制造钻探设备,而且已开始出口.钻探队伍由小到大,每年可以承担千万米的施工任务,并且形成了一支专业研究力量.在钻探技术方面,已从铁砂钻进转入钢粒钻进,并逐步过渡到人造金刚石钻进,使我国钻探技术的现代化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在探矿工程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某些障碍,有必要加以探讨和解决. 探矿工程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二月下旬,部探矿司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了探矿工程技术革新座谈会,到会的有各省地质局探矿处处长和探矿技术负责人。会议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检查总结了一九六四年的探矿工程工作,同时讨论和安排了一九六五年的工作任务。会议号召从事探矿专业的全体职工,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实现革命化;更加积极地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大力掀起生产新高潮,以促进地质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队在探矿工程中应用目标管理已一年了。一年来,我们把目标管理这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同传统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适合探矿工程特点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在应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了探矿工程目标的制订、展开、实施和检查等几个重要环节,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纯利润68.2835万元)。全队共有四台钻机达到了部级文明机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会议期间,前两天首先集中讨论了如何实现探矿工程技术队伍思想革命化问题,然后围绕几个生产关键问题分专业按中心课题进行  相似文献   

12.
贺勃 《地质论评》1964,22(3):197-197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和筹备,已于今年四月二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探矿工程科学技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有了迅速的进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技术队伍空前壮大,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同志们,1984年新春已经到来,时光过的多快呀!在新春时刻,除了向大家表示祝贺之外,还有两点殷切的希望。一、近年来,遵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按照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条件,许多中青年探矿工程工作者被选拔,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是我们探矿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和象征,全体探矿工作者都为你们和我们的事业的未来欢欣鼓舞,也寄予深切地希望。希望你们努力钻研管理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探矿队伍的技术素质;努力推广新技术;克服过去那种单凭操作经验指挥生产,不重视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份子聪明才智的错误思想和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技术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培养现代化的人,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一代新人,特别要着力造就探矿科技现代化的科技专家和组织家的宏大队伍。有了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终将实现。如只有物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这是发展生产、实现四化的必要过程。地质部门在这次调整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是探矿技术队伍过大,生产能力过剩。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北京地质学院探矿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也是祖国探矿工程专业的首批毕业生,我们这六十多个即将走向生活的年轻人,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在等待着党的命令,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新的战场。五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老师们亲切关怀教导下,我们的政治、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不能不使我们更深深感激培养教育我们成长的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说的探矿部门主要是指地质(探矿)队、分队分别所辖的探矿科、组。这些部门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前这些部门的职能作用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动向。一、探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现状建国40年来,我国地质探矿事业经历了一个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虽然处于低谷,但是将来再发展的前景是肯定无疑的。现在各级探矿部门拥有一批精通业务、熟悉管理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队伍,这是发展探矿事业的最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建国三十二年来,吉林省地质局探矿工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58年开始建局,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基本上适应地质勘探工作需要的探矿力量。自1954年至1980年共完成钻探进尺180多万米,在百余处矿产地,对铁、镍、金、铜、石膏等数十个矿种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地质成果,促进了我省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队伍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采用,这支队伍的力量、素质和探矿工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建国初期的1954年相比,都有很大的提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历程和队伍建设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探矿工程在全国大规模地展开,它经历了1949~1952年创建、1953~1957年大转变和大发展,1958~1965年“大跃进”和调整巩固、1966~1976年艰难曲折前进和1977年至今蓬勃发展的五个阶段,有前进、有曲折、有发展.当前,我国探矿工程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微机在探矿工程中应用”的情报调研。这次调研走访了七个省(市)20多个单位,函调了3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地质、冶金、煤炭、建材、核工业部等系统。总的来说,微型计算机在探矿方面的应用都刚开始起步,地矿部还略为领先。目前,我部系统勘探技术研究所、武汉地院探工系、探矿工艺研究所都建立了微机室,可直接为探矿工程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地矿部系统除各高等院校和部直属研究所外,已有19个省局的探矿部门拥有微机,其中广东、湖南、河南、云南等省分别为JB-3000、IBM-pc、长城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