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多头井故类型与发生原因1.升降钻具跑管挤夹,由于蘑菇头、钻杆丝扣磨损、松动或在升降钻具时没扭紧,造成脱扣跑管,或处理钻杆折断事故,提钻到最后几根,用转盘扭叉卸钻杆,开车过猛,而提引器未关上,垫叉坐跳起,造成钻杆和蘑菇头一齐跑下井内.2.钻进中钻杆折断或丝扣不好而滑扣,没察觉到,关车不及时,上部钻杆继续回转无阻力,使部分甩脱,甚至从机上钻杆全部甩脱下去.  相似文献   

2.
钻杆折断造成的穿插事故多发生在复杂地层的深孔和中深孔段。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钻进过程中,粗径钻具因折断、糊钻、埋钻或受孔壁掉块挤夹脱扣而掉落孔底,采用带丝锥的反丝钻杆处理,易损坏钻具。简便的方法是:把端面加工4~5个矩形或偏斜水口的岩心管直接下入孔内;在事故孔深附近慢速下放,用管钳在孔口轻轻晃动,回转钻杆柱,把钻具套装入岩心管内。岩心管能顺利下至孔底,说明钻具已被装入。不开泵  相似文献   

4.
过去使用钻铤都是用一根0.5米的短钻杆与粗径钻具连接,往住在短钻杆处发生折断事故,并易造成孔斜。  相似文献   

5.
钻杆折断是钻探现场经常发生的事故,它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发现,钻具级配不合理,是钻杆折断的主要原因。在复杂层中钻进,更容易发生钻杆折断事故。  相似文献   

6.
新钻杆和未到使用寿命的钻杆折断,是一种非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我队生产中不断出现。据初步统计,79年1—10月份,全队共发生断杆事故231次,约占孔内事故总次数的53.08%,处理钻杆折断损失1681个台时,相当一台钻机2.3个月未钻进,极其严重的影响了生产。为了解决钻杆折断问题,我队曾下较大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我队钻杆折断情况、折断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钻杆折断情况1.从现场收集的钻杆断头样品看,约有98%的断头发生在丝扣的端部,而且绝大多数是沿着丝扣牙底断开,少数断头尚保留部分螺  相似文献   

7.
钻探施工中,由于孔内阻力过大或操作不当而造成钻杆折断,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当折断处孔壁超径或钻杆断头上端紧靠孔壁时,处理起来困难更大.例如我们施工的一个钻孔,在孔深196.7米处钻杆折断,先后用一般方法处理13小  相似文献   

8.
在钻探施工中,钻杆折断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当折断钻杆处钻孔严重超径或孔壁上有沟槽,钻杆断头紧靠孔壁或沟槽时,在处理过程中往往找不到钻杆断头. 对找不到钻杆断头事故的处理,若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均无效,可采用冲击法处理.冲击法是冲打折断钻杆的下部,改变其断头位置的一种方法. 冲击法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配一套1.5米左右的粗径钻具下入孔内,并使之超前折断钻杆头十  相似文献   

9.
华北有色地质517队水井钻机配用φ114钻杆.一旦发生井内严重坍塌和挤夹钻事故,处理井内钻杆往往需花费许多时间. 后来,我队钻探技师孙殿友同志设计了反事故安全接头(见图).这种接头安在粗径钻具上头.它的传动顺序是:钻杆接头→上接头7→花键轴4→联结箍3→下接头2→粗径钻具.其工作动作是:上接头7的上头与钻杆接头相连接,下部丝扣是反扣与联接箍3连接一起,下端内孔是花键与花键轴4套在一起.平时钻进时,由于弹簧1的作用力,促使花键轴  相似文献   

10.
钻进中钻杆柱折断、滑扣是常见的事故,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质量,加强钻杆的合理维护使用和保养对减少钻探孔内事故,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庞少青  李国东  姜彬霖 《探矿工程》2013,40(6):31-34,42
针对钻探施工中不断发生的钻杆折断事故,通过断钻实例分析了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钻探工作中钻杆断裂事故频繁发生,给钻探工作带来危害,据江苏各队反映,目前钻杆折断事故较多,有的机台一天断2~3次,严重影响钻探生产任务的完成,绳索取心钻杆折断情况更为普遍,使用寿命不长。因此认真分析钻具折断原因,采取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通化盆地地质调查井工程钻探施工工况、钻杆折断事故及折断部位,基于钻杆和钻进工艺参数对井内钻杆接头螺纹受力进行理论计算,采用SolidWorks对钻杆接头螺纹连接处进行建模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应力和疲劳仿真分析,预测钻杆接头的疲劳寿命。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再结合地质岩心编录和测井资料,探讨涌水伴随大量气体钻探施工的钻杆折断原因,优化钻进工艺参数,从而减少孔内钻杆折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绳索取心钻探施工中钻杆折断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绳索取心钻探施工工况、钻杆折断事故现状及折断部位,探讨绳索取心钻杆折断的原因,提出预防绳索取心钻杆折断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5,(5):74-74
在钻进或扩孔过程中,发生粗径钻具埋、卡、夹钻等事故,通过提、拉、打、顶等处理方法无效时,一般采用反钻杆的措施。若在钻进时将安全接头安置在粗径钻具上端,需要反钻杆时则可从安全接头以上一次反回,无需反丝钻杆或多次反回,节约大量时间,安全可靠。见下图。工作原理:内六角上导管(2)与内六角下导管(5)用反丝扣联接。内六角上导管(2)通过六方活塞(3)带动内六角下导管、反粗径迴转。需要反钻杆时,从钻杆内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发生孔内挤夹埋钻等事故后,要想将孔内钻具拿上来,必须使用左丝钻杆来反。这种工具在我队是非常缺乏的。等待的括,势必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会使事故复杂化。108队向阳河工区的广大职工打破了陈规旧律,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研究和试验成功了。以细丝厚壁接手代替右丝钻杆锁接头,用右丝钻杆代替左丝钻杆处理事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国光 《探矿工程》1978,(4):40-40,15
近几年来,我队在某矿区进行钻探施工,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溶洞裂隙发育,蚀变强、破碎带在钻孔中反复出现。由于钻孔施工时间较长,经常造成部分孔段超径,钻杆折断、脱扣、穿插往往又发生在超径孔段,断头很难寻找。过去我们主要使用各类钩子、偏心割刀、扩孔下偏心楔子等办法,费时费力,成效甚小。仅1976年两个钻孔,就报废了300多米钻杆,损失台时4320小时。  相似文献   

19.
钻杆因频繁扭卸和钻进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钻杆折断和脱扣事故时有发生.例如,我们在某矿区施工,平均孔深200~300m,有7个钻孔共发生脱扣事故50次,处理事故时间72.33h,折合0.1台月.施工区的岩石可钻性平均在X级以上.钻杆脱扣的原因,主要是螺纹部分加工精度不够,耐磨性差;螺纹齿高(0.75mm)缩小;螺纹付的密封性不够理想,冲洗液和岩屑易进入其间,加剧了螺纹付的磨损.另外,起下钻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钢丝绳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我队承担了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云南腾冲梁河地域资源调查”项目中的钻探施工任务 ,在施工 6号孔的过程中 ,钻进到 1 0 3m孔深时 ,在 45 34m处发生 71mm绳索取心钻杆折断事故。在断头孔段 ,钻孔直径为 75mm ,因该孔段岩层裂隙发育、掉块等原因 ,钻杆断头严重偏离原钻孔轴线 ,经用 71mm绳索取心钻杆和 50mm普通钻杆带锥具打捞均告失败 ,无论带锥具的钻杆呈直或弯曲状态 ,均无法找到钻杆断头。后采用调整下入孔内的 71mm绳索取心钻杆的上下顺序 ,带同径马蹄管的方法 ,找到一种钻杆排列顺序才使马蹄管插入钻杆断头 ,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