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文中研究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部 8级、绝大部分 7~ 7.9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内 ;但对内部有次级活动构造的块体而言 ,少数 7~ 7.9级地震和部分 6~ 6 .9级地震也可能发生在块体内部的活动构造带上。大地震与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盆地的关系十分紧密 ,70多次 7级以上地震的同震破裂带及其位移参数与活动构造完全一致 ,7~ 8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盆地带内 ,仅个别地震由于发生在高原和高山区 ,情况不明 ,6~ 6 .9级地震则大约有 5 %~ 15 %发生在活动构造带外或者情况不明。由于中国各断块区应力环境的差别 ,各区活动构造变形和地震发震构造类型也有所不同 ,文中对不同构造区走滑型 ,逆断裂褶皱型和正断裂拉张型活动构造和地震发震构造模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活动铁轨     
在坑道掘进中,我们用的是S 型铁轨,每根长7米,因此不可能经常铺至工作面,装岩时矿车离工作面3—7米,这样只能先从工作面把砂子倒出来才能装车,需要一个工人专倒砂子,延长了装车速度,浪费时间,不能及时清好工作面。使用活铁轨之后,矿车可以推到工作面,加快  相似文献   

3.
试论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光 《河南地质》1998,16(4):281-285
参考了美国、日本研究机构对活动断裂的划分原则,以及中国对活动断裂的划分,提出了活动断裂的两种类型,即:突发性活动断裂和蠕动性活动断裂及其差异。作者对活动断裂在地震活动中的诱发作用和缓解作用,以具体数字作了分析比较,剖析了洋壳与陆壳的地震发震率的差异性。提出了蠕动性断裂可以缓解地震活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5.
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活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丽  王宝善 《第四纪研究》2001,21(4):313-320
人类活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城市化.地球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不断变化,其中许多剧烈的变化,表现为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形成威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城市化,这种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越来越紧密,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本文利用GDP作为人类活动的度量,定量地分析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另外强调,活动构造作为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一部分,是了解环境演变和灾害发生机理的地学基础,将成为十分活跃的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7.
陕西地震活动规律与活动断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自公元前1177年有地震记载以来,至1980年全省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70次,其中关中地区占45次。陕西主要属于华北地震区的汾渭地震带,次为南北地震带的六盘山地震带和属于华南地震区的秦岭─大巴山地震区。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迁移性和重复性特点。地震活动与活动构造关系密切。活动性强的构造断裂应力容易集中,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释放在其敏感部位而发震。  相似文献   

8.
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起东  高翔  杨虎 《地质科学》2009,44(4):1083-1093
张文佑院士是我国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提出和倡导的地质构造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及断块构造理论符合当代构造地质和构造运动研究的新方向。断块构造是地球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板块构造是全球范围内的岩石圈构造,是最高一级的岩石圈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它既控制主要活动构造带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也控制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差异。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在构造变形和运动场中的不连续变形带,应力在此释放,应变在此局部化,位移在此发生,其差异活动最为强烈,因此,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强震发生带,其活动性质会控制震源断层的特性。大地震孕育和发生在边界活动构造带的某些特殊部位,对其成核的构造和物理过程尚需深入进行研究。要特别注意断块整体性活动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断块的这种整体性活动与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分布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活动构造研究中,要把断块的整体性活动与活动构造带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接《上海地质》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活动。二、会议消息: 1.《上海市青少年地质爱好者协会》成立大会。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四日在市少年宫召开,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地质学会、市儿福会等各方面的领导出席了大会。 2.1981年1月17日,科普委员会正副主任会议,讨论上半年度的科普工作。 3.1981年1月25日,邀请为学会开展技术咨询和工程地质勘察服务工作中有贡献的同志和学会积极分子迎春茶话会,学会领导,市科协工部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人数35人。  相似文献   

10.
野外队爆坡作业小经常出现拒爆现象,使得生产受到影响。使用电池虽能解决此问题,但电池不能经常买到,因此,我队在原电池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地总结几年来黑钨脈状矿床的勘探工作,提高黑钨矿床的地质勘探技术水平,地质局于9月20日在长沙召开了「中南脈状黑钨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总结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负责总结此项工作的湖南、江西、广东地质分局有关人员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高等院校等40个单位共170多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康永孚工程师等代表湖南、广东、江西地质分局所做的“中国南部黑钨脈状矿床的地质勘探工作”的报告。这个报告综合了湖南、广东、江西三个地质分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中南脈状黑钨矿床进行大规模勘探工作中所获得的大量实际资料,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区评价、勘探方法、资料编录、储量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学术报告的有贝波奇金专家所做的“有关钨矿床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地质勘探工中有关节约的几个问题”;陈国达教授所做的“南嶺及其鄰侧地区的大地構造”;徐克勤教授等所做的作“中国鎢矿的类型及分佈规律”(由俞受鋆宣讀);彭琪瑞所做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对于热液矿床研  相似文献   

12.
接《上海地质》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活动。一、学术交流活动: 二、夏令营活动: 一九八三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上海营于7月12日至8月5日分赴十个营地开展活动。其中苏州分队410人,杭州分队161人,广州分队8人,厦门分队20人,安徽分队20人、  相似文献   

13.
额尔齐斯活动断裂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额尔齐斯活动断裂带由5条活动断裂构成,自东向西撒开,延伸约650km,具右旋走滑逆冲性质。该断裂带自更新世晚期以来均有活动,现今垂直错动速率为6.25mm/a,右族走滑速率为5mm/a,总滑动速率为8mm/a;自更新世晚期以来右施及垂直错动量均达20~60m。1990年斋桑7.3级地震、1931年富蕴8级地震及更新世晚期的古地震使斋桑—乌伦古断裂、玛因鄂博断裂和额尔齐斯河断裂发生破裂。其中玛因鄂博断裂从全新世中期以来就发生过3次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2843±92a。通过玛因鄂博断裂和额尔齐斯断裂的详细研究后认为,断裂带未破裂地段是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地段。  相似文献   

14.
自《上海地质》一九八七年第一期刊登《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学术活动. ┌───────┬────┐ │报告人 │参加人数│┌────┬──────────────┼───────┼────┤│2月19日 │铁合金厂参观 │科普委员会 │15人 │├────┼──────────────┼───────┼────┤│3月7日 │江苏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吴立成 │70人 ││ │浙江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 │程之牧 │ ││ │上海地区构造的归属问题 │ │ │├────┼──────────────┼─────…  相似文献   

15.
自《卜海地质》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找会开展丫以下各项活一、学习交流活动序次‘时Ihl报超参加人数 人 0一一!。了l纵一.随l一治淦平国济李周徐l一|,l一a月渔月好(中国地质术寒流会纱术交流会)学会浅层地震勘探学会工程勘察委员会学多月15日工程地基勘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求和提高在节理非常发育,破碎十分厉害的含金石英脉矿化带中采取岩心的途径,最近我队研究了一种活动式弹片钻粒钻头。在三个钻孔试  相似文献   

17.
活动架厢     
活动架廂的结构,系利用软硬铁轨二根,将一端锻为半圆弧(根据一般府木直径定),另一段根据坑道规格及取用铁轨长度决定斜面角度(如图),再在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质》2005,24(2):240-240
4月1~2日,云南省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云南省石油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晋宁昆阳梅树村等地,“地层剖面野外地质考察活动。”。来自中石化南方公司系统的45名会员参加。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省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主任张孝林指导本次考察,地质学会陈宇同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自《上海地质》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刊登《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学术及科普活动.┌─────┬───────────────┬─────┬──────┐│日期 │活动内容 │报告人 │参加人数 │├─────┼───────────────┼─────┼──────┤│6月20日 │计算机在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都本廉 │40人 │├─────┼───────────────┼─────┼──────┤│7月18日 │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与应用 │刘铁铸 │40人 │├─────┼──────────────…  相似文献   

20.
接《上海地质》第一期<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活动。五、其他活动 (一) 10月24日~10月25上海市建委、上海市规划局委托上海市地质学会与上海市土木学会主持召开YLC—10型连续贯入静力触探车(同济大学与上海勘察院联合研制),HRV—60型程控钻机(上海勘察院研制)予鉴会,该两项料技成果,在会上作了介绍,并经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了会议纪要建议进行正式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