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冶金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的XN60-1型无簧液动冲击器和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的TK91A型液动冲击器,于1988年4月11日在成都市通过冶金部地质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者认为,这两项成果是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国内诸多冲击器群芳争艳的新形势下推出的。这些冲击器在技术性能上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密切联系当前的生产实际,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在试验阶段即受到用户欢迎。代表们充分肯定了XN60-1型冲击器结构简单、易损件少、启动容易、性能稳定等  相似文献   

2.
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先进钻探技术,一些钻探技术发达的国家对其有深入研究,并广泛用于生产.为迅速推广冲击回转钻进,根据冶金部地质局下达的科研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研制成功了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 1982年10月15~1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召开了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鉴定会.冶金部、化工部、地质部、核工业部所属的有关勘探公司(队)、院校和研究所等31个单位的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该冲击器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先  相似文献   

3.
我队研制的ZF-56型阀式液动冲击器,几年来通过进一步推广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钻探生产的需要,冲击器的生产权已转让给河北地矿局邯郸探矿机械厂。从1980年至1984年8月,该厂已生产出冲击器300余套,在全国三十多个单位使用,近四年来累计进尺已达三万零一百余米,最深使用孔深618米,使用孔深超过500米的钻孔四个。该冲击器1982年通过局级技术鉴定,1983年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并列为地质矿产部钻探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4.
液动冲击器工作是否正常,直观地反映在重锤上。因此,观察和记录重锤工作时的瞬时位态变化,是正确指导冲击器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阀式液动冲击器进行初步测试,通过对记录曲线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关调试和设计参考方面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用于测试的726类型冲击器结构参数1.冲击器直径为66毫米。2.重锤重量G为11公斤。3.理论举锤的工作压强P>0.89公斤/厘米~2(举锤面积为12.4厘米~2)。4.重锤上行15毫米限位拉开下阀,然后惯性上  相似文献   

5.
1963年后半年,在西西伯利亚地质局沙累姆勘探大队,曾对A.A.斯柯琴斯基矿业研究所设计的-5型与苏联国家地质委员会中央设计院研究出的-3A型沉入式液动冲击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由于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具有高速、高质量、高效率的优点,特别是冲击回转钻能够在坚硬的“打滑”地层中钻进,很受欢迎。目前,大力推广冲击回转钻探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为此,介绍YZ—54—Ⅱ型液动冲击器及其使用方法。一、YZ—54—Ⅱ型液动冲击器1.冲击器特点YZ—54—Ⅱ型液动冲击器由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并通过了部级鉴定。目前由无锡钻探工具厂生产。该冲击器的特点是:(1)结构参数可调(如阀及冲锤行程等),调节方法简单;(2)没有减耗阀,钻进时泵量消耗少;(3)运动灵活,启动容易;(4)结构简单,共24个零件,易于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们研制工作中的体会和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对几种主要型式的液动冲击器测试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对比,供参考。一、液动冲击器性能参数的测定冲击器各种性能参数的正确测定,对于研究和改进冲击器结构设计,提高冲击器的性能,对冲击器的应用以及研究冲锤和阀的运动规律等,可提供出有效的数据。测定冲击功多通过测定冲锤冲击时的速度(即末  相似文献   

8.
差动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冲锤动力学方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平 《地质与勘探》2018,54(4):801-809
为了优化差动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结构,本文建立了该型冲击器的数值模拟程序,用于之后结构参数与输出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流体连续性方程、水击现象、水垫阻力、伯努利方程、压力损失等理论,建立了阀锤系统在三个运动阶段的力学模型;以冲锤或活阀为受力分析对象,建立了阀锤系统在每个阶段的动力方程;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利用MATLAB GUI进行程序编写,建立了数值模拟程序,运用实验数据拟合修正后的数值模拟程序输出性能参数与该型液动冲击器在实际工况下的输出性能参数基本一致。通过对背压的研究,阐述了背压的组成;利用建立的程序探究了背压对差动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82,(3):38-41
我们从1978年开始研究阀式液动冲击器,1979年先后试制了五台直径为50毫米的双作用阀式液动冲击器,用直径为58毫米普通中八角柱状合金钻头,在杨柳坪矿区ZK172孔进行了钻进试验,并在该孔和其他几个孔中进行了扩孔和处理事故。尽管完成的工作量不多,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我队采用的小  相似文献   

10.
液动冲击器的阀程,反映了冲频的高低及冲击功的大小,它必定对时效产生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此重视不够,致使冲击器的使用效果有时不佳。为弄清阀程对时效的影响,以及阀程和钻进参数的影响,在花岗岩地层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阀程对时效的影响不可忽视。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千秋勘探区侏罗系砾岩的钻进效率,我队于1986年采用煤炭科学院研制的MT-P-58、MT-P-73型喷射式冲击器和MT-Z-89型正作用阀式冲击器,先后在该区的八个钻孔中进行回转冲击与回转的交替钻进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地质局受地质矿产部的委托,于1982年10月22日至10月31日在河北省冀东地区组织不“冀东太古代地质及变质铁矿”研究项目现场评审会。 该项研究任务是地质矿产部(原国家地质总局)于1978年下达的重点项目。由我院前寒武纪研究室和河北地质局十六队、综合研究队共同承担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于大口径钻探的DC型无簧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结果,给出了其冲程,上阀程和上阀自由行程,下阀程和下阀自由行程的测量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压差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在深孔钻进中的输出性能,利用MATLAB程序编写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程序,对此型冲击器冲锤质量、节流孔直径、活阀行程、自由行程和冲锤上下端有效面积差5个主要结构参数与其输出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模拟分析结果对液动冲击器结构设计及优化、提高冲击器的工作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二、液动冲击器有哪些类型?答:当前国内外研制出的液动冲击器型号较多,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正作用”、“反作用”和“双作用”三种类型。十三、“正作用”类型的液动冲击器是怎样实行冲击作用的?答:凡是以高压液流推动活塞下行进行冲击,而借用弹簧力量使其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的冲击器结构,称为“正作用”类型的液动冲击器。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在钻杆下端连接的冲击器外管(1)中,装有活塞冲锤(5),它悬座在冲锤弹簧(6)上,迫使活塞的顶端始终与活阀(4)相接触,以封闭活塞冲锤的中间水道。活阀(4)支撑在弹簧(3)上,并能  相似文献   

16.
XN系列无簧阀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是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查局研制的一种新型冲击器。1988年4月通过部级鉴定,完成了系列化配套,现有φ45、φ56、φ73、φ89四种规格。截至目前为止,已向冶金、地矿、有色、煤炭、核工业、建材、武警、水电、火电等系统推出150余套扩大生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该系列产品由于加强了全面质量管理,重视质量,从设计、加工到产品出厂均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发货  相似文献   

17.
铀矿专家系统之一,砂岩型铀矿勘查专家系统SUES于3月16日在石家庄市通过部级鉴定。鉴定委员会由20名铀矿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原总公司地质局刘兴忠总工程师任主审.地质局总工程师沈锋,军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陈智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陈功任副主审。总公司地质局、北京地质研究院、南京大学、西北地勘局、203研究所、航测遥感中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鉴定会。该项科研课题是1990年1月由核工业西北地勘局下达的,并由213大队组成铀矿专家系统研究组承担完  相似文献   

18.
钻探中常用的冲击器可分为三种类型: 1.正作用冲击器其工作原理为液能推动冲锤完成工作冲程,弹簧复位.如图1所示,工作冲程开始,阀(1)关闭冲锤(2)的中间通道,高压液流连同阀一起将冲锤加速冲下,一部分能量压缩弹簧(3),以作返回行程的动力.当冲锤达到冲击前约5毫米时,阀(1)被限位,锤(2)的中间  相似文献   

19.
YZ-54型阀式正作用液动冲击器,是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根据1983年鉴定的YZ-54-Ⅱ型冲击器在推广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而重新改进设计、由太原探矿机械厂生产的一种改型产品。于1986年12月通过了鉴定。(一)主要技术规格外径(mm):φ54;冲锤重量(kg):6;阀程(mm):6、9;自由行程(mm):3;工作泵量(m~3/min):0.04~0.08;工作泵压(MPa):0.6~2.7;冲击频率(Hz):25~52;单次冲击功(J):5~16;长度(mm)1300;重量(kg):17;工作介质:清水、  相似文献   

20.
韩影山     
韩影山,河北省唐县人,著名地质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在河南地质调查所、中南地质局、河南省地质局工作,历任地质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59年任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曾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河南省人大代表、第六届河南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