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冶金工业部于元月三日在湖南238队召开了探矿工程现场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冶金局(厅)地质勘探单位及冶金部直属企业的勘探队。地质部,笫二机械工业部,建筑工程部所属的部份勘探队,以及有关院校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冶金部地矿司韩莘哉副司长作了“1959年地质勘探工作及1960年探矿工程任务”的报告;湖南省  相似文献   

2.
冶金部地质局于1984年3月14日至17日召开了探矿专业和安全生产座谈会.会议的任务是,贯彻冶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3年探矿和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今年的生产任务,讨论如何加快钻探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素质,努力提高钻探效率,降低成本,搞好安全生产,迅速改变队伍划分后冶金地质钻探生产落后的状况,提高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开创探矿工作和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所属的有关十个单位的领导和主管探矿及安全工作的负责同志.会上,各单位代表除了总结汇报了前阶段工作情况外,还交流了首钢地质公司严格推行专业经济责任制的经验;山东公司试行工程任务包干经济责任制的经验;针对如何加强钻探  相似文献   

3.
(一)一九八四年,各地以整党为动力,认真地贯彻了全国地质局长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全面完成一九八四年探矿工程任务的意见,工作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探矿工作连续呈现好形势。  相似文献   

4.
今年二月下旬,部探矿司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了探矿工程技术革新座谈会,到会的有各省地质局探矿处处长和探矿技术负责人。会议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检查总结了一九六四年的探矿工程工作,同时讨论和安排了一九六五年的工作任务。会议号召从事探矿专业的全体职工,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实现革命化;更加积极地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大力掀起生产新高潮,以促进地质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部召开的局长会议上,向我们提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探矿工程要力争大面积丰产。在煤田勘探中争取有100台钻机年进尺达到10000公尺以上,其它矿种部分钻机也力争达到5000公尺以上。要想达到上述指标,必须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开展无岩心钻探。1959年全国钻探进尺为1070万公尺,其中有35%  相似文献   

6.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0,(7):8-8
“全国探矿工程学术论坛”是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策划并组织召开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每届会议将结合届时的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主题。2010年为首届,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和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拟定于2010年9月18~25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期间拟组织代表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第六届亚太地区地质资源开发国际学术会议和第八届亚太地区防灾减灾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8.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北戴河冶金工作会议和重庆冶金地质改革会议精神,总结与交流1984年探矿和安全工作的经验,部署今后三年的探矿、安全工作任务,冶金部地质局于1985年3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有:冶金部各勘探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和探矿、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施工队和机台的代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以及探矿技术人员代表,共计131人. 会议听取了15个大会典型经验介绍,并进行了分组交流和讨论. 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曾晓东同志做了题为“勇于改革,赶超先进,把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此次探矿工程生产技术、科研工作会议,今天就要闭幕了。会议一共开了十二天。何付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在完成与超额完成1959年任务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苏联专家组长戈别尔柯同志、奥斯特洛乌什柯教授、巴拉巴及斯切潘诺夫同志在会议上作了报告,给了我们很大鼓舞和帮助。此次会议自始至终的本着党的总路线的精神,认真的检查和总结了58年的工作,全面研究了59年任务的安排,一致认为我们58年的工作成绩十分巨大,经验十分丰富,所存在的某些缺点,应作为反面经验,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平。通过讨论研究,在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探矿工程微机应用研讨会”,1987年11月17~20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举行。来自地矿、冶金、煤炭、核工业、城建环保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82名正式代表,53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探矿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屠  相似文献   

12.
这次探矿工程处处长座谈会,共开了十天。何副部长、李副部长曾先后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指出了探矿工程工作的方向,给到会同志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会议自始至终采取集中座谈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通过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问题步步地明确起采。经过座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半年探  相似文献   

13.
《地质论评》1980,26(3):277-278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暨学术会议,于1979年11月7日在北戴河召开。这是继1964年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1965年召开的第一届探矿工程学术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部门与单位的代表共240多名。这次会议,听取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通过了专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1991,(1):5-9,20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七五”和部署“八五”工作,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总结经验,坚定信心,使探矿工程工作在巩固提高中不断前进.一、“七五”探矿工程工作总结“七五”期间在预算内任务大幅度下降、地勘费严重不足、找矿难度加大等困难条件下,继续加强管  相似文献   

15.
《安徽地质》2009,19(4):271-271
由安徽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安徽省第八届探矿工程年会暨探矿工程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安徽省霍山县召开,来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北矿业勘探公司、安徽建材总队等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方达副局长、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汪邦坤副局长、安徽省煤田地质局郑怀明副局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冶金部地质探矿工作会议于1982年11月23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队、研究所的领导,院校教师,探矿工程技术人员,钻探工人以及负责地质勘探技术装备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189人.这次会议总的指导思想是,加速探矿工程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以人造金刚石钻进为主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探矿工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总结刘广志(执笔)1995年10月15~19日,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在黄山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在当前探矿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和探矿机械设备迫切需要更新的紧迫形势下召开...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7,34(11):29-29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第七届编委会全体会议”2007年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第七届编委会委员、编辑部人员、地质出版社代表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委员王学龙主持。  相似文献   

19.
第九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13日~10月17日在烟台召开,来自地矿、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水电、兵器、武警等11个部委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部分国外公司驻中国的代表共13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150篇(其中95篇选编入论文集),论文涉及面广泛,以岩土工程和施工技术为主,还有钻探工艺、综合性论述及新设备、仪器机具和计算机应用等文章。论文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施工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会议期间,代表对探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了讨论,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应扬长避短,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以求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会议评选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地质局长会议,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地质工作总的奋斗目标和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的近期要求。同整个地质工作一样,我部的探矿工程工作正肩负着开创新局面的光荣任务。当前,探矿工程工作是在什么形势下担负起这个任务的、要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局面、靠什么去开创这样的新局面?这是广大探矿职工深为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