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荣清 《探矿工程》1982,(1):43-45,32
螺旋形金刚石扩孔器包括单管、普通双管、绳索取芯扩孔器等三个系列,规格有φ36,φ46,φ56,φ66,φ76五种。用于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钻进,作为一种扩孔工具与金刚石钻头配合使用,其作用是在钻进过程中修整孔壁,保持一定的钻孔直径;稳定钻具,导正并使钻头工作平稳。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叫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答:金刚石小口径钻进是一种主要采用金刚石做磨料的地质岩心钻探方法.其所以叫作“小口径”是因为这种钻探方法的公称钻孔口径系列(φ36、φ46、φ56、φ66、φ76)比目前采用的钢粒或硬质合金钻进的公称钻孔口径系列(φ75、φ91、φ110、φ130、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75,(4):54-64,36
澳大利亚是金刚石岩心钻探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有若干家公司从事钻探设备和钻头的制造并承包钻探任务,例如克利斯顿森、长年、斯密特、特爱伯特、赛斯米科和明德利尔公司等。这些公司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同行业公司关系密切或为其子公司,金刚石钻进技术具有现代水平。现根据197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澳展会”有关金刚石岩心钻探资料,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已批准的金刚石岩心钻探设备国际标准(ISO)有4种,重点介绍ISO3551《金刚石岩心钻探设备 A系列》。  相似文献   

5.
在金刚石小口径钻探中采用普通双管钻具或绳索取心钻具,遇到硬脆碎、软泥、粉砂状等岩层时,岩心采取率不能保证,甚至一点也取不上来。针对这种情况,本队根据金刚石小口径钻探的特点,利用“流动液体的连续性方程”和“理想液体流束的伯努利定律”原理,研制了φ56单动双管孔底分反式取心钻具(简称分反钻具)。在4个钻孔的含矿破碎层和难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我公司有60%的钻机转入胶东金矿区施工.为了在金矿勘探过程中推广金刚石钻探,将金刚石钻进工艺的研究、金刚石钻探最小合理口径的探讨,列为我公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从1981年开始,在三个金矿坑道中进行了刻槽取样和模拟对比试验,研究确定金刚石钻探的口径.1983年,我公司一队在平度旧店金矿区投入两台金刚石钻机,开展金刚石钻进工艺的试验研究.两台金刚石试验钻机分别采用φ60与φ75毫米钻探口径,用一般提钻取心钻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1975,(2):1-6
地质岩心钻探采用金刚石钻进时,对钻具特别是钻杆的性能要求较高。原因主要是:1.金刚石钻进时的转速较高,钻具迴转消耗功率较大,因此,钻杆承受的扭矩和扭应力亦较大,容易产生疲劳现象。2.金刚石钻进钻孔直径较小,目前国内主要用口径为φ46和φ56毫米;要求用直径较小的钻杆钻进较深的钻孔,例如用φ42或φ43毫米的钻杆钻进深度为600~1200米的钻孔。3.不允许采用像外丝钻杆那样的锁接头和保护环。钻杆表面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8.
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中浅孔主体口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采用的钻孔口径进行分析,从采心质量满足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要求、钻探技术经济效益、钻探方法可行性角度,提出在地质勘探金刚石岩心钻探施工中浅孔时主体孔段口径应采用B规格。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金属矿床钻探仍采用单一的岩心钻探技术。国外在七十年代就综合应用了岩心钻探和岩屑钻探技术。六十年代金刚石岩心钻探所占比例在90%以上,而目前仅占50%左右。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取岩屑钻探方法效率高、成本低。因此,我们除了继续发展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外,还应重视取岩屑钻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加拿大是世界上金刚石钻探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之一。1955至1971年间,每年完成的金刚石钻探工作量约为210~240万米,但到1972~1973年间则降到150万米左右。大部分钻探工作是在难于到达的地带进行的,因此很需要能够迅速搬迂而且成本低的岩心钻机。继六十年代末成批生产了JKS500重型全液压岩心钻机和七十年代初投产JKS400型全液压岩心钻机之后,1975年又研制成功JKS300型轻便全液压岩心钻机,钻进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钻探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通常,大多数目的为金刚石岩心钻探的取心钻进,以便从岩心上获取地质资料,其中也包括一些专用的辅助项目;像单孔钻进后,造斜、多孔底钻进、钻孔测量、岩心定向,及其他一些诸如此类的项目。这里将描述一些有代表性的钻探应用情形及影响成本大小的一些主要因素。不准备探讨特殊专门技术或个别场合专用工序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碎岩工具的应用和国内金刚石钻进方法的发展。着重描述我局从1976年开始试验推广金刚石钻进的技术经济效果。九年来,实践证明金刚石钻进有下列优越性: 1、钻进效率高。与大口径岩心钻探相比,金刚石钻进平均台月效率提高70.6%,最高开动台年进尺提高18.3%,机械钻速提高87.5%。人造金刚石钻头寿命从1977年的17.95米提高到1984年的42.49米。 2、钻孔质量好。平均优质孔率由大口径岩心钻探的67.8%提高到金刚石钻进的83.3%。 3、孔内事故少。平均孔内事故率由大口径岩心钻探的15.2%下降到金刚石钻进的11.9%。 4、钻探成本低。1982—1984年金刚石钻进的单位成本比大口径岩心钻探分别低24、78、35、22、25、53元/米,共节约资金达190.7万元。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力推广以绳索取心钻探为主体的金刚石钻探;多工艺钻探: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最优化钻进“四大钻探技术”,逐步向遥控,计算机程控钻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建国以来冶金地质系统岩心钻探所经历的铁砂钻进、钢粒钻进和人造金刚石钻进三个发展阶段,认为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不断提高钻探技术水平;发展钻探新技术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钻探磨料的更新是带动钻探技术进步的关键;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的发展,今后要面向21世纪的挑战。介绍了冶金地质系统岩心钻探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完成“七五”期间的冶金地质找矿任务,提出了岩心钻探领域应做好的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江 《探矿工程》1981,(2):41-43,36
在金刚石钻进中,经济效果问题,涉及到金刚石钻探技术发展的前景;涉及到以机械岩心钻探为主的地质队与探矿工程专业队的经营效果;从自负盈亏的观点出发,也涉及到每个机台、班组、钻工与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金刚石钻探具有质量好、效率高、事故少、消耗省等一系列优点,国外固体矿产勘探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国内实践也已显示出优越性,特别是岩矿心采取率低或孔斜严重的矿区,用金刚石钻探后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和提高,受到广大地质职工欢迎。目前地质系统小口径钻探约占岩心钻探工作量的百分之二十三,距“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十年基本上实现小口径化”的规划目标相差尚远。为什么推广这样缓慢呢?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我们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弊病,阻碍了小口径钻探的顺利发展。下面结合我们江西省地质局的实际情况,对加速金刚石钻探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队1957年就开展了汞的普查找矿工作,到1985年底止已投入钻探工作量230835.34米。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期均采用φ91~φ110口径的合金、钢粒钻进。由于汞的成矿规律系低温热液矿床,汞多富集在破碎带,矿越好,岩石越破碎。岩矿心采取率要求按回次计算(矿心每回次不得低于75%,岩心不得低于65%),因此,给钻探施工带来很多困难,过去多采用孔底反循环及双动双管钻进,但岩矿心采取率仍然难以达到地质要求,一般优质孔率在30~50%左右。1975~1978年采用φ56小口径金刚石及合金的混合钻进,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末,瑞典首先研制成功结构上全新的全液压传动高速金刚石岩心钻机。接着,加拿大、美国等也先后研制成功这种类型的岩心钻机,并进行了小批生产。可以说,在金刚石岩心钻机的研制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就整个地质勘探现有技术装备来讲,目前国外所使用的岩心钻探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甚至在一些钻探施工现  相似文献   

18.
YZ-400型多功能液压钻机是以φ200-500mm大口径薄壁金刚石钻头钻取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液压动力头钻机,同时兼顾φ91和110mm金刚石岩心钻进。介绍了该机的技术参数、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人造金刚石聚晶地质岩心钻头是我院从1973年以来,应用粉末冶金热压法表镶研制成功的,是金刚石地质岩心钻头的新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提高了钻探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聚晶钻头,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经验,帮助广大操作者及时掌握,将摘要介绍如下:(1)人造金刚石聚晶:又称金刚石聚合体,或称金刚石烧结体。聚晶分生长、爆炸、静压。静压聚晶是以40微米以细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结合剂成分均匀混合,装入石墨模具内,置于金刚石合成压机的腔体内,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20.
研究岩石可钻性是为了制定生产定额,衡量钻探工作的技术经济效果以及为钻探设备、钻头、钻具的设计提供设计基础数据。1958年我国颁布了适合于硬质合金钻进和钻粒钻进的岩石可钻性十二级分级表。随着金刚石钻探的全面推广,这一分级表越来越不能适应需要。1984年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颁布了《金刚石岩心钻探岩石可钻性分级表》(试行),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