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矿区地层破碎,钻孔内都下有套管,由于有些钻孔施工时间长或封闭套管不严密,以及地层破碎易塌,套管难于起拔,用千斤顶、反、打、割都无效,后来推广试用孔底放炮起拔套管的先进经验,经过一些曲折,终于试用成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我队针对起拔套管困难,采用了水压割管器,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解决了起拔套管的困难。例如一九七三年在××勘探区,9~1钻孔终孔深度500.13米,下有四种规格套管护孔;φ168~22米、φ146~70米、φ127~180米、φ108~35米为飞管,总计长度307米,曾先后分段采用水压割管器割取,仅用五天时间就全部把套管起拔上来。有的工人同志赞扬说:“割管器,真是好,割的快,效率高,分段割,很省劲,野外队,好制造”。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我队所有的机班长一般都会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岩芯钻探施工中,下套管护壁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我队在某矿区施工,冰碛层相当厚,少者几十米,多者达500余米,用泥浆护壁钻穿此层后,还必须下套管.否则,在继续钻进时,经常掉出活石.前几年,打大口径钻孔,下φ108套管,由于钻孔较深,施工周期长,往往发生套管或套管接手从丝扣根部折断事故.例如506机施工的11号孔,下φ108套管381.56米,钻进到600多米时,套管先后折断六次.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后,钻孔口径较小,只能下φ73套管,套管接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钻探施工中,由于没有生产φ220毫米公锥的厂家,起拔φ220毫米大口径套管非常困难,有时会因此而报废套管.有的工程孔要求孔内不能遗留套管,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就更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打捞断在钻孔超径部位的套管及钻杆,最近我们采用了“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以及用活动偏心割刀和水压偏心割刀“重新造头”打捞钻杆,取得了成效。现将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钻具“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ZKd20孔终孔后起拔φ74套管时,在179.59米坍塌超径处发生了套管断脱事故,孔内尚有85米套管找不到头。曾采用弯钻杆、下偏心楔等办法寻找上头,由于事故套管头倒向一边,加之又有坍塌物,费时20余天均不奏效。后来采用钻具“充填法”寻找,共充填两套粗径钻具,  相似文献   

6.
我队在二道沟矿区勘探一大型金伯利岩体,投入了大量的钻探、坑探工程。由于设计不尽完善,施工中一钻孔于80米处垂直打穿坑道平巷边部。为了补救钻孔,我们设计加工了φ193/152mm阶梯肋骨扩孔钻具。将扩孔钻具送入坑道,与钻孔中钻杆相连接,开动钻机分别向上、下扩孔。其中向上扩孔600mm,向下扩孔300mm。将一根φ146mm套管(长240mn)两端各焊接两个可调螺杆之螺母,再分别套上压紧盘。送入坑道,先将套管上端插入平巷顶板新扩钻孔内,再把套管下端放进底板所扩钻孔中,调整好套管,将干海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队总结了去年试验S75绳索取心钻具钻进两个半截孔的经验教训。出队即在303—2孔下了一层φ127表层套管300.31米,又下了一层φ108技术套管304.46米,套管固好后接着就用S75绳索取心方法钻进。  相似文献   

8.
复杂地层套管起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管难起拔,是在复杂地层钻探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它影响钻探效率和钻探成本.本文介绍大宝山矿区复杂地层中套管起拔困难的一种解决方法,1977~1978年,在该矿区南、北两矿带计23个钻孔的实验和使用结果表明,套管起拔时间降低66~90%,台月数增长1.7~2.18,总台时提高319~501小时,套管报废数减少50~66%.为了说明问题,现分如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地层情况和起拔套管遇到的问题矿区上部为风化残留铁帽层,厚15~140余米,空洞裂隙十分发育.岩、矿体破碎,部份粉化至泥化,透水性强.层中夹有厚薄不一(2~40余米)粘士和页岩2~6层,遇水溶胀或泥化.下部为较完整的板岩、砂岩、石灰岩和玢岩.表层套管或第二层套管均下至这类岩层的顶部.施工中,孔壁严重漏失,大量涌砂,坍  相似文献   

9.
煤田地质勘探在施工过程中,上部全为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往下是白垩系、株罗系的地层,水敏性地层较多。开钻就是表土、流砂、砾岩,由于胶结不好,以往钻进上述地层,就得下套管护壁,有时即使下几种不同规格的套管仍解决不了问题。套管下多了,钻进时易脱节,而且起拔困难。有的地区钻孔施工,上部流砂七、八十米,在白垩系、株罗系的地层钻进,岩石为泥质胶结,钻进遇水膨胀,造成钻孔缩径,塌坍掉块,以往由于泥浆使用不当,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粘附卡钻事故。钻孔护壁问题长期未得解决。一九七九年,我们根据吉林冶金地质学校钻探教研组室内“无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5,(6):71-72
钻探施工处理事故的过程中,经过提、打、顶方法处理无效时,一般是把粗径钻具以上的钻杆全部返上来,再作下一步处理。有时起拔套管,经提、打、顶起不上时,一般也采用逐根返回的办法。以往我队在返钻杆或返套管时,是用反箍缠钢丝绳方法。这种方法,优点  相似文献   

11.
我局水文钻历来要求清水钻井,因此在松散地层中施工,存在事故多、效率低、成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主要的争议是用泥浆洗井会封堵含水层而影响钻井出水量。为探讨这个问题,我局水文队使用SPJ-300型水井钻机和大口径筒状钻具,在流散易塌的第四纪砂卵石层中首次采用膨润土泥浆钻成两眼供水井,既顺利下入φ516毫米表层套管和φ325毫米生产井管以及进行管外填砾工作,且经少量洗井就水清砂净,成井质量与出水量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队施工地区为湘中石炭纪测水煤系,上部覆盖壸天灰岩,厚层状,中部为梓门桥灰岩,中厚层状、煤系地层以下为石磴子灰岩。在这种地层钻进,孔漏失,以壸天灰岩为甚。多年来所遇到的溶洞大小不等,大者二十余米,小则一米左右,多数溶洞二至三米之间,有的钻孔穿过溶洞群,或从溶洞内溢出流沙,导致施工困难。多数钻孔采用下入金属套管隔绝壸天灰岩溶洞,梓门桥灰岩遇到漏失,采用常规堵漏方法即可见效。以往下入金属套管甚多,难以全部起出,造成套管浪费。1981年以来,我队试验用地勘水泥固结同经套管办法进行堵漏,效果较好,减少了套管下入量  相似文献   

13.
在凿井工程中,经常也会遇到多种难以处理的问题,如管井水量偏小,井孔弯曲,卡钻事故、难钻地层等。在用其它方法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采用爆破法即可缩短工期速见成效,又能节省财力、物力,使工程顺利进展。现举几例,与同行交流。基岩孔埋钻事故的爆破处理高山魏庄村基岩供水井,设计孔深220米,孔径350毫米。在施工中90米以下遇着破碎岩层,当钻至177.80米时,大块碎石塌孔,不仅埋了岩芯管钻,又从钻具以上埋了70余米。用机械起拔后,钻头脱离孔底0.8  相似文献   

14.
我队盐矿井队在施工淮阴盐矿军6~#井钻进到井深890m处时,因机械事故停钻停泵时间过长(达8h),井下钻具没有及时提离井底,造成井下粗径钻具粘吸卡钻的严重井内事故。我们通过来用油浴的方法顺利将井下钻具全部处理上来。事故钻具的结构:φ190mm牙轮钻头+φ190mm扶正器+φ146mm钻铤+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钻探施工地区,地表为第四系复盖层或砾石层,深部的矿体部位岩石破碎,遇砂状矿时,坍塌掉块严重,必须下套管护孔.有些钻孔,要下套管150米以上,又都是斜孔,起拔套管就更加困难了.起初,我们起拔套管用50吨油压千斤顶顶拔,常发生套管被顶断或被顶脱扣的现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份我队八号钻机在峰峰煤矿一坑,打了一个大口径钻孔,口径246毫米。深190.40米供坑下掘进开采巷道排水之用。虽然每年我队打了不少疏干孔,排水孔和机井,在冲积层或基岩中打大口径钻孔有些经验,但是竣工后下219毫米套管到246毫米钻孔内,在孔内有水的情况下注灰浆充填井壁与套管之间隙,使其连成一体,对我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根据以往经验,孔内没水,或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9,(6):35-35,34
一、钻孔涌水概况某无烟煤矿区109/ZK5孔开孔层位为上二叠统龙潭煤组C7煤层,终孔层位为30米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钻孔深度382.14米。施工中除孔口下有φ146套管9.5米外,均为裸眼。终孔孔径100毫米。钻孔钻至42米开始涌水,随着钻孔延深,涌水量越来越大,曾钻完一段作一次扬水试验,三段扬水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队曾在湛溪矿区某孔施工,孔深600余米发生钢粒卡钻。在处理过程中,将一公锥断在事故钻具上头,锥子硬度大,水眼小,用丝锥打捞无法吃扣,钻头磨削又困难,用摩擦式母锥顺利打捞成功。去年在涌山矿区9号孔,孔深800余米发生键槽卡钻,在处理过程中又将一φ75毫米母锥断在事故钻具上头,仍采用摩擦式母锥迅速得到排除。这种母锥经长时间使用证明,除具备一般锥子功能外,并能处理难反的钻具。它具有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计胜利  张勇  张育柏 《世界地质》2001,20(2):206-208
由于地层较为复杂,采用普通潜孔锤钻进方法难以成孔,实践证明,风动潜孔锤跟管进技术是破碎复杂地层中钻进成孔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锚结束后,应及时将套管从孔中拔出,单纯依靠钻机自身提引力很难实现,采用潜孔锤向上反击起拔套管,既保护了钻机又节省了起拔套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队施工的驼盘金矿区,主要地层是麻粒岩和混合花岗岩,岩石蚀变强烈,破碎、疏脆、松散。钻孔严重漏失(全孔不返水),上部开孔即为矿层,取心困难,孔壁不稳定。下套管护孔,套管下入深度都超过30m,且起拔困难。下部石榴子石含量大,对钻具磨损严重。鉴于这种情况,1990年决定采用钾基泥浆进行护孔,实行裸眼钻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