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河南省东部平原埋深1000~1300m、1300~160Om热储层的特征,利用Larson指数法评价了两热储层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垢趋势。根据腐蚀性,确定1000~1300m、1300~160Om热储层地热供暖时应分别采用直接和间接供暖形式。利用时间资金价值法,评价了1000~1300m、1300~160Om热储层地热供暖时的无调蜂和调蜂供暖方案,并与通用的锅炉供暖方案进行了对比,优选出了调蜂地热供暖方案。另外,在1000~1300m和1300~160Om热储层均存在的地区,对两热储层的独立供暖和联合供暖模式进行了经济分析,可以看出:联合供暖显著优于独立供暖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治污降霾、改变能源结构、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供暖,污染较严重,供暖形势严峻。而利用地热能供暖是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天津、咸阳等地利用地热供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限于技术、成本等条件制约,地热供暖在我国总供暖面积中占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利用地热供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以地热流体供暖为主,地源热泵供暖发展迅速,干热岩供暖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笔者在对地热流体、地源热泵、干热岩供暖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利用地热供暖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宇 《地下水》2014,(6):93-93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用于供暖,具有恒温供暖、缓解能源短缺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多种优势。以河北省邯郸邱县信和嘉园小区和魏县锦华苑小区地热水供暖为例,通过供暖的基本情况、地下热水储存条件以及地下热水取水的工艺流程,对不同供热方式的地热水供水原理进行阐述及优劣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住宅供暖方式发展的动因,现有集中供暖系统需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分户热计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供暖散热器、分室温度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压锅炉供暖系统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高层建筑顶层锅炉房设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可使水泵不必“扬升”供暖,节省电能消耗。  相似文献   

6.
彗星冲击作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灾变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垩纪末期发生的生物界危机是业已证实的事实。当时至少有半数的动物属和估计达75%的种从地球上消声匿迹。而植物界(浮游的超微化石除外)则甚少波及。1956年,一位不甚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德·劳彭菲尔斯(De Laubenfels)在他的一篇题为《恐龙的灭绝:另一种假设》的短文中指出,恐龙的绝迹,乃是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冲击地球所产生的“热空气”招致的。有一段时间,这种“热空气”假说曾成为人们窃笑的材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地热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助于揭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演化和指示热储地球化学环境。已有研究显示,林甸地热田热水还原性强且富含甲烷,但关于微生物在甲烷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揭示其甲烷生成途径。【研究方法】在地热供暖季和非供暖季采集并测试了9个热水微生物样品,并对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属水平上,林甸地热水中优势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与已有报道的地热系统有一定差异,而同油田热水相似;供暖季和非供暖季热水中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大,非供暖季细菌多样性高于供暖季,但古菌多样性基本不受开采影响;优势古菌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产甲烷菌为主,地热流体中的甲烷气体主要源于H2还原CO2产甲烷途径,而甲基歧化产甲烷作用和H2还原甲基化合物产甲烷途径次之。【结论】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较为独特,与地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地热开采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获得的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动态变化数据的归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地源热泵工程能满足建筑供暖制冷需求,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在运行一个制冷供暖周期后能恢复到原始地温,不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一小部分地源热泵不能满足建筑制冷供暖需求,地埋管出水温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出现持续的升高,在下一个制冷供暖周期不能恢复到原始地温,存在热堆积问题。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可行解决方法:增加换热孔间距、调整换热孔群布置方式、地埋管与抽水井耦合开发利用、复合式供暖制冷系统以及深浅间隔布置的换热孔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9.
无干扰地下换热井是利用中深部地层自然地温对循环介质预加热,实现冬季供暖辅助加热,达到节能减排效果。该循环系统为闭式循环,利用密闭的金属换热器,只取热不取水,是一种绿色的供暖方式。由于环保、清洁低碳、无污染等特点,将是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介绍了该型换热系统及完井工艺。  相似文献   

10.
蒸汽压效应(VPIE-Vapor Pressure of Iso-tope Effects),是指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由于蒸汽压的不同而导致的分离作用,被用于研究液-气相、固-气相之间的同位素分馏。通常轻同位素分子比重同位素分子的饱和蒸气压大,有正同位素效应。也有一些轻同位素分子的饱和蒸气压反而较小,是负同位素效应。引起蒸气压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热资源勘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针对以往对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认识不足,不能真实反映地热资源中蕴含的可循环利用的热量,造成计算值偏小的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地热可再生资源量的新算法,计算每个热田的可再生资源量,从而重新估算北京市地热能的资源潜力。通过计算,采用对井抽灌方式且地热水100%回灌条件下抽灌井间距为300m时,10个地热田范围内地热能可提供的供暖面积为3.01亿m2;采用地热梯级利用(和热回收)结合其他辅助清洁能源调峰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全市热田面积内可供暖面积为8.60亿m2。对比传统地热可采资源量与本次研究采用的新算法,采用对井系统供暖可大大提高布井密度,使可供暖面积提高73倍。通过对地热能可再生资源量进行计算,对于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地热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东义 《地质与勘探》2024,60(3):610-621
为促进山东省临清市地热资源循环利用,开展了地热水回灌工程。针对采暖期前与采暖期两种情形的回灌情况,监测了开采井及回灌井的水量、水温、水位及井口压力等,并基于时序参数分析了回灌能力及最大回灌量、开采井温度场、水质变化和回灌堵塞程度。结果表明:本次施工的回灌井能够满足单井100%回灌,单井自然回灌量可达121~227 m3/h;总体上开采井地热水温度表现为在供暖期上升、供暖末期下降的趋势;由于井位深度差别,在供暖期前后,开采井矿化度比回灌井分别高约45.34%和17.33%;经过一个供暖季的回灌,虽然在回扬过程中渗透系数有一定的改善,但仍由0.7699 m/s降至0.3254 m/s,有明显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已有近50年地热区域供暖经验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是世界闻名的无烟城市,现市区10万居民和郊区3万多居民全部采用地热供暖,共有5个地热田服务于市区供热,在几十年的工作中解决了一系列现实问题:远在27km外的热田向市区输水,以绝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及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区内新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划分为4个火山喷发旋回及13个火山喷发期,对爆发性火山作用划分了岩浆型、蒸气-岩浆型(岩浆-蒸气型)和蒸气型三种类型。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稳定性作出补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喷发作用及其引发的火山灾害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论述。并对火山喷发作用所产生的积极环境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前言1975年至1978年,我们利用壤中气汞量测量技术(简称汞法),在硅灰岩单铀型和铜铀型及铀汞钼型等八个铀矿床(点)上进行了方法试验,结果测出了清晰的壤中汞蒸气异常。该方法的特点是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然而,汞法找铀矿毕竟还是个新课题。在这些铀矿床上为什么会有汞蒸气异常?壤中汞蒸气晕在这类铀矿床上的分布有什么特征?是否具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段金平)近日通过评审的《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报告》表明,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0.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可满足2020年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总供暖面积的要求。该项目由北京市财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层为该区主要开发利用热储层,共有11眼地热井,由于集中开发利用,静水位埋深以每年3m速度下降。为了缓解水位下降,目前利用地热流体尾水进行回灌,水位埋深下降仍然较快。东丽湖地区有丰富的地表水水源,为增加回灌量,在丰水期利用处理后的湖水开展集中回灌,建成集中回灌系统。为研究集中回灌后研究区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在本区开凿1眼回灌井,进行回灌试验,确定该井的最大回灌率为152m~3/h。建立研究区的数值模型,模拟供暖季和非供暖季2种回灌方式下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供暖季回灌量为30×104m~3/a,平均到供暖季120d,回灌水温20℃,自然回灌方式;非供暖季采用湖水回灌,回灌量为40×104m~3/a,平均到丰水期120d,回灌水温20℃,自然回灌方式。在无湖水回灌和有湖水回灌条件下,预测1a和5a后研究区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结果表明,增加湖水回灌可减缓热储层压力下降速率,对温度场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以张洪甫剖厅长为团长的江苏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考察团一行18人对冰岛、瑞典等北欧国家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考察团对冰岛地热发电、区域供暖、地热温室和瑞典的地源热泵在区域供暖中的利用等进行了实地考察。欧洲北部是地热能直接利用的典型地区。冰岛是世界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和表土中汞蒸气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涂修元 《地球化学》1992,(3):294-304
天然气中的汞蒸气含量与重烃含量相关,其高含量与油气的成熟度有密切的关系;油气聚汞的根本原因是汞和油气具有相近的活动性和成藏条件。汞蒸气和油气一起运移至地表形成了表土中壤气汞和热释汞的异常分布。但表土汞异常还可能因油气之外的汞源形成,应仔细鉴别。还应注意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光诱导化学蒸气发生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化学蒸气发生的简单的方法(Guo等,2003,2004;Su等,2008;He等(2007)。在这个新式的进样方法中,低分子量的有机酸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形成气体形态。它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避免使用不稳定的钾和钠的硼氢化物以及减少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