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没有多段电雷管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高37米,倾角85°之天井的放炮工作,保证爆破效率,保证安全,确是一个难题。我队解决这个问题是采用了“集中点火”的办法,经过多次试验及实际应用证明,完全合符要求,从而解决了无多段电雷管放炮的困难。现将初步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气爆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既安全,炮煙又少,因而在爆破工程中,都力求以放电炮来代替放火炮。然而,由于許多地区缺乏电源,手搖爆破器又不經济,因而妨害了电气爆破的广泛应用。一些沒有放电炮的施工單位,为了避免导火線引火可能遇到的速燃导火線的危險,和縮短点炮时間,減少炮煙,曾先后进行各种技术試驗,其中比較成功的有点火筒和一次点火。虽然这些方法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必須指出,导火線引火所具有的缺点,并未能彻底根除,如炮煙仍然很大,增加了通风时间;更严重的是在天井、地井中放炮,对爆破人員的安全还不能保障,同时加工麻煩(特別是一次点火)  相似文献   

3.
东滩矿一采区范围内村庄较多,施工的12束地震测线都经过大小不同的村庄,为保证村庄下叠加次数达到设计要求,利用KLseis采集系统进行特观设计,具体为:在大、小中疃,由于目的层埋深在660m左右,故采用村外加大炮检距放炮的方法,在后屯和东、西程家庄,由于目的层埋深浅,最大炮检距不宜超过550m,因此采用村内小药量(0.3~0.5kg)放炮的方法,确保障碍物下煤层反射波有足够的叠加次数。  相似文献   

4.
巷道掘进面的鼓风机放炮后需要立即启动排烟通风。放炮后须冒着浓烟进去开动鼓风机,既有害健康,也耽误时间。安装鼓风机烟雾控制器能根据烟雾浓度自动起停鼓风机。  相似文献   

5.
我队矿区地层破碎,钻孔内都下有套管,由于有些钻孔施工时间长或封闭套管不严密,以及地层破碎易塌,套管难于起拔,用千斤顶、反、打、割都无效,后来推广试用孔底放炮起拔套管的先进经验,经过一些曲折,终于试用成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在手搖爆破器缺少的情况下,采用B电池放炮箱有很多好处,首先就是:1.B电池比A电池省,一块B电池当每天放炮5次,每次放4—6个炮时,如果保存得较好,可用2—3个月。2.由于B电池的电压高(45伏),可以减少误炮。3.采用B电池放炮箱,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试验和生产资料表明,在多次波不甚发育,尤其是目的反射层埋藏较浅、界面倾角较大和构造较复杂地区,最好采用偏移叠加,但由于条件限制,不得不仍用水平叠加法。在水平叠加中采用中间放炮,其叠加效果远较端点放炮为好。这一现象引起了不少地震勘探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豫西煤田勘探施工区处于低山丘陵、山前坡地,卵石、砾岩层密布,潜水位深或无潜水等困难的地震地质条件,难以钻井至潜水面下放炮。坑炮又得不到有效反射波,在有耕地处采用多个浅井(砾岩面以上)组合放炮,对农作物损害严重。这使地震勘探工作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9.
直井生产过程中,提升材料与石渣、人员上下、放炮后留在井架上或背板与井壁间的碎石以及未支架部分悬石的下掉,都会给井下工作者带来危险。为了防范这种危险,曾创造了许多防护设备,但都因操作不便,不甚理想。最近,在安全活动月中制成了一种安全门,将这种门设置于靠近工作面2—5米处,经过试验与实用证明,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队测井人员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认真看书学习。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利用废旧器材,大搞技术革新,试制成功一台By—6型选发器,从而实现了在地面自动控制选择井下放炮的炮位,而且每次下井炮数可由原来的4—6炮增加到12—18炮,提高了放炮效率。另外,此选发器也可用于多种仪器组合下井,在地面控制分别选测各种测井曲线,可节省接换仪器所需要的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11.
凡硐队平巷工程,大部为风化页岩、铁帽、砂岩,在风化砂岩中则为半风化的高岭土层,胶结粘性,软而不松。使用洋镐土锄挖掘效率不高,改用土中放炮的办法,掘进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在坚土及软岩中用三刃钎凿岩,打深眼转动钢钎困难,拔钎不易,常造成卡钎事故,增长了打眼时间,技术员和工人经过整风运动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发挥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创造了螺旋形钎头打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矿井地震勘探超前预测数据采集过程中多采用人工放炮,操作时间长、安全隐患多等缺点,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规程规定,采用TCP/IP和EDSL混合组网传输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远程多炮控制、盲炮集中处理和环境瓦斯浓度监测功能的系统。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因前方地质情况不明诱发的次生灾害,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探井掘进过程中,遇到較坚硬的岩石,就需打眼爆破,其起爆方法不外乎电起爆和点火起爆。而目前在我們勘探部门的探井施工中又以人工点火起爆为最多,有的是人工在井下点火后再提升上来,这是比較危險的。我們在实际工作中採用了火圈点火起爆,根本上保証了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掘  相似文献   

14.
曹文凯  禹海峰  程传民 《地下水》2001,23(4):204-204,207
根据泰安市井孔爆破增水经验 ,对适宜岩层、炮位选择、用药量、放炮方法、爆破注意事项、井孔清理等六方面技术作了全面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下组织了我们湖北勘探地震四分队。其中爆炸组的成员有12人,全部都是没有实际经验的同学来担当,T.N.T炸药雷管根本没有看见过。因此困难是可以象想的。 在开始工作的头一个月,爆炸组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坑中及浅井放炮效果都很好,几乎没有什么废炮,但队转到天门小庙乡一带,进行四十多米深的井底放炮,结果发生了连续十多次的废炮。这样严重的影响了野外工作的进行,使仪器车组及爆炸组等都窝工在野外。一天连一个排列也搬不了。在这样情况下教师和同学展开了献策献计,提出要实验中级  相似文献   

16.
我队山地工程任务十分艰巨,有槽井探,也有斜井与平巷。在100余名工人中,绝大多部分是刚从人民公社来的民工,不仅不会打眼,更主要的是不会放炮,这就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解决爆破工人办法有二:一是向省局申请调爆破工;另一条是自己培养。经队党委研究,决定自己培养,但生产上又不允许抽出一定人员来学习。于是就开办业余训练班,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实际、理论并重。经过短期学习,已经有32名成为较熟练的爆破手,通过这次训练工作,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矿井地震勘探超前探测作业过程中操作时间长、安全隐患多、有线系统铺设困难等缺点,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规程规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炮无线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多级中继实现远程通信,采用配接瓦斯传感器检测炮点瓦斯浓度参数,采用嵌入式系统集中管理遥控放炮、盲炮处理、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采用井下防爆计算机进行实时数据解释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过工程测试,该系统铺设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地震勘探作业中因前方地质情况不明诱发的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8.
张向鹏 《西北地质》2010,43(2):44-47
针对戈壁地区松散的砾石层地震信号衰减快、频率降低和能量减弱的特点,以及煤层倾角大、煤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和潜水面的影响,笔者对戈壁地区煤田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1地表条件复杂、潜水位变化大的地区采用汽车钻机成孔。2煤层埋藏深度小、倾角小于15°的地区采取小排列、小药量、中点放炮激发。3煤层埋藏深度大、倾角大于15°的地区采取大排列,能量足够情况下,采用小药量、端点放炮激发。最后通过实例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煤矿巷道掘进前方上覆地层的地质异常进行实时超前探测,提出了利用采掘机械为震源、在震源附近布设参考道、在地面接收其透射地震波的井-地联合随采地震方法。在某矿利用采煤机做震源进行了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同一矿井相邻工作面某掘进巷道井下放炮、地面接收的数据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煤机震源的数据与炸药震源的数据,纵波初至均清晰可辨,能量都较强,横波能量团的可辨识度比较接近。这说明在采掘机械附近布设检波器采集源场信号,在地表布设测线接收透射地震波,能获得与放炮震源相似的地震记录。该技术可用来监视上覆地层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化,且有潜力实现监控级地震超前勘探。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地区煤炭资源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2年来通过可控震源进行煤炭资源勘探的实践,认为利用可控震源在沙漠地区进行煤炭资源地震勘探,可解决沙漠成孔难,找不到理想的放炮激发层位问题,取得更为满意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