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处理一次烧钻事故少则一天,多则五天。后来摸索出一套省时省力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我队使用的钻杆规格为φ43,钻具是φ55×3.5为外管、φ45×2为内管的单动双管钻具,钻头为φ56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处理方法是:将事故钻具通过强力起拔,使其折断,折断的位置一般有两处,一处是钻杆上,另一处则是扩孔器上端。若从钻杆上折断,应先将所剩钻杆、异径接头、内管反掉。若从扩孔器上端折断,孔  相似文献   

2.
张荣清 《探矿工程》1982,(1):43-45,32
螺旋形金刚石扩孔器包括单管、普通双管、绳索取芯扩孔器等三个系列,规格有φ36,φ46,φ56,φ66,φ76五种。用于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钻进,作为一种扩孔工具与金刚石钻头配合使用,其作用是在钻进过程中修整孔壁,保持一定的钻孔直径;稳定钻具,导正并使钻头工作平稳。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表镶还是孕镶式金刚石钻头或扩孔器,除了金刚石品级、粒度、浓度、钻头唇面形状、水路设计和镶嵌烧结质量外,其胎体成分和性能对钻头和扩孔器的使用效果影影甚大。由于钻进所遇的岩层性质多种多样,钻头和扩孔器胎体就要求与之相适应,也要多种多样。下列是日本利根钻探公司有关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胎体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5,(3):59-59
近年来,东风电热元件厂和陕西省地质局技术方法研究队组成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试验小组,破除迷信,大胆创新,因陋就简,开展了低温电铸人造金刚石扩孔器的研制工作。自一九七四年七月起,已先后研制出三批扩孔器,经过初步生产试验,取得可喜效果。投入试验的扩孔器共七个。到目前为止,平均每个扩孔器配合(金刚石钻头)进尺量已超过65米,其中有六个扩孔器尚在继续使用。其中5602号扩孔器在7—9级花岗岩中配合进尺量已达202.49米。此种扩孔器在某些岩层中均取得较好效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具有很好的均镀能力、较高的硬度,特别是在非金属制品上能够施镀一层导电金属膜等优越特性.在现代工业,尤其是在化工、国防、精密仪器制造业等方面,应用范围与日俱增.近年来,我们根据研制电镀扩孔器所积累的一些肤浅的经验和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化学镀方面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把化学镀这一工艺比较成功地应用于小口径金刚石电镀扩孔器和热压孕镶钻头的制造上.据室内研究和野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镀镍金刚石制造的钻头和扩孔器的性能,比目前国内同类产品具有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国内生产的金刚石钻头与扩孔器存  相似文献   

6.
1989年8月,我队在滇东南银矿区施工44-22孔,设计孔深780 n,打到571.06m发生烧钻事故.采用反取孔内事故钻具的方法,较理想地把钻具异径接头连同内管一齐取出.孔内仅剩一根φ75长管、扩孔器和钻头.外管长5.62 n,经采用φ50钻杆底唇镶合金掏心振动无效后,又无φ59钻具换径的情况下,决定采用消灭事故管的方法.首先投入已使用过的磨铁钻头30个,开始消灭事故管母扣部分还可以,但进入光管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不少单位在电铸金刚石钻头(或扩孔器)时,采用镍或镍合金为胎体,所用镀液是一种光亮镀镍液,镀液配方中多含有糖精(多为食用糖精),其用量一般在0.5—1克/升不等。关于糖精对镀层(就电铸钻头和扩孔器而言镀层即是胎体)性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是不够的。在普通镀镍中,认为糖精是作为一种有机添加剂加入到镀液中的,由于它在电镀时的吸附作用,而使得镀层致密光亮。  相似文献   

8.
张业惠 《矿产与地质》1992,6(6):492-493
扩孔器(工件)是金刚石钻进中的重要磨削工具。通过实践总结出确保机加工大口径扩孔器质量的方法,即采用一次性装夹工件不调头把扩孔器外径所有部位逐次加工,保证同心度精度;采用一端用车床三爪卡盘挎紧精车工件内径,另一端使用车床原座顶针顶在与工件内径过渡配合的对中板中心孔的装夹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79,(1):48-48
在缺乏金刚石制作扩孔器的情况下,我们试制成功了无压浸渍针状硬质合金扩孔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经过几个月生产使用,最高扩孔量113.59米/个,效果较好,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6,(1):12-1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引下,陕西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与临潼东风电热元件厂共同研制的扩孔器,配合601厂生产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我队在11号机二个钻孔同时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扩孔器效果良好,磨损正常,取得了可喜的新成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7,(1):9-13
一九七五年我们试验了地质总局六○一厂研制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试验在两台钻机三个矿区先后进行,共使用五个钻头,配用该厂电镀的扩孔器。五个钻头共进尺229.07米平均钻头进尺45.80米,最高钻头进尺106.30米,平均时效0.93米/时。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刚石扩孔器有螺旋形、直条形和直棱形之分,现就我厂生产的螺旋形金刚石扩孔器的特点及其使用效果作些介绍. 系列与规格螺旋形金刚石扩孔器是我厂自行设计和研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刚石钻进的推广与普及,使用的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也越来越多。这些钻头和扩孔器停用后,除个别在钻进中磨光、烧毁外,绝大部分都还有一定数量的金刚石或聚晶。尤其是因拉槽、掉胎、夹扁等原因而停用的钻头,其所含金刚石更多。因此,如何回收、利用废旧钻头和扩孔器上的金刚石,做到物尽  相似文献   

14.
一、简况云南省地质局八0九探矿工程队(原第九地质队),使用JU-100型金刚石油压钻机,本队自制的表锒孕锒阶梯形、园弧形金刚石钻头和电镀扩孔器,于一九八0年九月开始推广绳索取心钻进,到八一年一月末,先后施工AK945、ZK937两孔,岩石5—11级,大理岩、白云岩、凝灰岩、石英脉,平均6级,岩矿心采取率97%、95%,台月效率374米、528米,孔  相似文献   

15.
浅眼扩孔钻头主要用于冶金、煤炭、地质、水电等部门中的巷道掘进。用于普通小型凿岩机的φ40mm钻孔扩大为φ85mm的大孔。扩大的断面积是小孔的4倍。在巷道掘进中,采用扩孔钻头可实现大孔掏槽,不需更换任何设备,操作方便。可使掘进效率提高15—20%,材料消耗降低10—20%。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制这种钻头,先后经过两次改进,已于1988年10月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权。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5,(6):13-15
扩孔器是金刚石钻进的重要磨削工具。共作用是修磨孔壁,保证钻孔大于钻头直径,以便在更换钻头后无需用钻头扩孔,减少钻头外径金刚石之磨损和提高钻头使用效果。近年来,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制造技术日益发展,扩孔器品种增多。除了常用的环形和  相似文献   

17.
随钻扩孔是大洋钻探跟管钻进工艺的关键技术环节,扩张式随钻扩孔器通过压差控制刀翼的张开和闭拢,扩孔率大,可有效实现套管跟管钻进。设计了悬臂式扩孔器,采用偏置式喷射孔布置对刀翼进行冲刷,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对喷射孔在不同角度和直径下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作用于扩孔刀翼切削齿的流体速度和动压力受喷射孔角度、直径和环空钻井液综合影响;随着喷射孔角度α从40°递增至90°,作用于切削齿的流体速度呈类余弦曲线变化;随着喷射孔直径d从4 mm增大到10 mm,作用于切削齿的流体速度和动压力呈抛物线型变化;综合考虑冲刷效果、加工性能和喷射流体与环空钻井液的相互作用,优选α=70°、d=8 mm。陆地试验和浅海试验证明,扩张式随钻扩孔器结构功能可行,扩孔尺寸满足套管正常跟管钻进需求,优选的喷射孔角度和直径可对刀翼形成良好冲刷,有效防止泥包产生。研究成果可为大洋钻探不同规格的随钻扩孔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林麟 《探矿工程》1990,(1):50-50,33
1988年,我队六号机在某矿区施工2802—1定向孔中,用螺杆钻定向造斜后,又用φ62mm螺杆钻专用扩孔钻头(安徽省地科所产品)扩孔。平均时效只有1.69m左右,并且断钻杆也比较频繁。有时造成憋车将钻头丢入孔内(孔深为667m,岩石为大理岩)。为此,将φ65mm表镶金刚石钻头,接在一个特制φ65mm双套带导向杆的接头上。其导向杆前端车成半圆形(见附图)。  相似文献   

19.
当前,金刚石钻探成本在河南若干矿区高于大口径钻探。这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成本摊销、核算等),但在金刚石钻探中组成成本费用的主要部分还是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因此,除了提高钻头(扩孔器)加工质量,增加品种和正确使用外,如何按不同岩层合理选用不同磨料的钻头和扩孔器,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地质九队原来都是使用的天然表镶和孕镶扩孔器,平均单位成本一直较高。他们根据铸造碳化钨(莱利特)用于钻头和针状合金胎块补强的效能,曾试制了两个铸造碳化钨孕镶扩孔器,经生产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水平定向钻穿越的实践,对典型岩石扩孔器,如滚刀型岩石扩孔器、低扭矩岩石扩孔器、对开式岩石扩孔器的结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平定向钻要根据穿越地层的类型选择岩石扩孔器的尺寸和型式,选择岩石扩孔器要注意扩孔器的使用寿命;并建议岩石扩孔器本体设计时应考虑具备反向退出钻孔的功能,扩孔器产生的钻屑粒径能足够小,以使泥浆悬浮钻屑并顺利排出到地表;提出了岩石扩孔器的具体操作控制要点,从而达到快速、高效、高质量扩孔的目的,降低穿越施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