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分队所钻的钻孔差不多从开孔到终孔都是用双层双动岩心管钻进,如用普通的单层岩心管钻进平均岩心采取率只达19%左右,用内管比外管的长度相差50公厘的双层双动岩心管钻进,岩矿心仍然采不出来。我分队所钻的岩石差不多完全都是特别松软或硬(4~6级)而脆的岩石,在双层双动岩心管的内管里所取出的岩矿心几乎全是特别松软的或破碎成小碎块的岩矿心,后来改用内管比外管长80~100公厘左右的普通双层双动岩心管钻进,结果岩矿心采取率达90%以上,甚至100%。  相似文献   

2.
大湾钼矿属于斑岩型矿床,岩层极为复杂,岩性硬、脆、碎、软、松散俱全,难取心地层约占45%左右。1980年第一个钻孔(ZK1702)采用φ130~φ91mm口径的钢粒钻进,矿心采取率只有54%,以后相继完工的6个钻孔(还有一个报废),岩矿心采取率只有一个孔是一类孔,其余5个孔均是二类孔,优质孔率仅为17%。经分析研究,为解决岩矿心采取率问题,1982年改用S56绳索取心钻进,几年来共完工33个钻孔,岩矿心采取率平均在85%以上,优质孔率81.8%,比大口径提高了64.8%,台月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单位成本降  相似文献   

3.
概况我队1978年至1981年对银矿山矿区的膨润土沸石矿进行了普查与初步勘探的钻探施工,提交了初勘报告.前后共施工钻孔89个,孔深130~250米,最深378米;见矿孔77个,其中65个孔作为储量计算的依据孔,并查明了该区的地质构造,解决了取心困难与漏水、缩径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岩矿心采取率满足了地质要求,各种矿心及顶底板采取率大于75%;岩心采取率大于65%(见表).88个钻孔弯曲各仅1°左  相似文献   

4.
我们根据三一三队某铅锌矿区风化白云岩(疏松)矿层,用其它钻进方法,容易造成矿心品位贫化问题,设计了一种直径89毫米,分节活动式单动双管钻具。经过四个钻孔62个回次的生产性试验,钻进风化白云岩地层时,保持了岩(矿)芯原生造构,减少了矿心品位贫化程度,提高了钻进速度。钻进5—7级岩石时,平均岩(矿)芯采取率达到88%以上。平均小时效率达到2.2米,比双动双管钻进的平均小时效率,提高了0.7米,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如试验的ZK31—1孔,由孔深94.40—104.17米为风化软质(疏松)矿层,取上来的矿心,保  相似文献   

5.
石山金矿钻探施工存在一个突出的技术难题,就是取心困难,达不到地质要求。过去在该区使用大口径钻进,平均采取率不足61%;80年底,我队一机台在该区采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施工的ZK1孔,孔深95.39米,90%工作量采取率低于规程要求,30余米无岩心,平均采取率31.9%,矿心采取率28%,地质不能利用。事故停待多,纯钻利用率仅14.1%,施工周期一个半月。1981年6月,我分队三号机在该区进行普查钻探。地质设计了四个85°斜孔,共700米工作量。要求岩心采取率不低于65%,不得有岩心为零的回次;矿  相似文献   

6.
1987年4月30日到8月4日,我队在黄山铜镍矿区竣工的ZK122-4孔,设计孔深1500m,直孔;实际孔深1506.31m,终孔顶角2°05′(钻孔弯曲情况见表1),平均岩矿心采取率97.9%,其中矿心采取率98.26%,钻孔质量完全满足地质要求。该孔开动台月数3.11,台月效率484m,纯钻进时间率29.7%,平  相似文献   

7.
软弱易冲蚀地层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书伟  张绍和  李锋  刘杰 《探矿工程》2013,40(10):29-31
钻探生产中经常遇到一些软弱易冲蚀地层,因这些地层岩石破碎、松软,在进入内管前往往易被冲洗液冲蚀,进入内管后也常常因卡簧卡不牢在打捞时掉落造成空管。因岩心采取率低往往造成钻孔报废。以贵州道真新民铝土矿矿区为例,分析了软弱易冲蚀地层岩心采取率低的原因;为提高该类地层岩矿心采取率,研制了元泵反循环超前侧喷绳索取心钻具,保证了岩矿心采取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队1957年就开展了汞的普查找矿工作,到1985年底止已投入钻探工作量230835.34米。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期均采用φ91~φ110口径的合金、钢粒钻进。由于汞的成矿规律系低温热液矿床,汞多富集在破碎带,矿越好,岩石越破碎。岩矿心采取率要求按回次计算(矿心每回次不得低于75%,岩心不得低于65%),因此,给钻探施工带来很多困难,过去多采用孔底反循环及双动双管钻进,但岩矿心采取率仍然难以达到地质要求,一般优质孔率在30~50%左右。1975~1978年采用φ56小口径金刚石及合金的混合钻进,  相似文献   

9.
在岩心钻探中,采取矿心和岩心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保证足够的岩、矿心,才能有正确的地质成果。但在复杂的地层中钻进往往遇到困难,取不上岩矿心,或是岩矿心采取不足直接地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质量,因之目前在钻探工程中,如何提高在硬脆碎岩石钻进中的岩、矿心采取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简况云南省地质局八0九探矿工程队(原第九地质队),使用JU-100型金刚石油压钻机,本队自制的表锒孕锒阶梯形、园弧形金刚石钻头和电镀扩孔器,于一九八0年九月开始推广绳索取心钻进,到八一年一月末,先后施工AK945、ZK937两孔,岩石5—11级,大理岩、白云岩、凝灰岩、石英脉,平均6级,岩矿心采取率97%、95%,台月效率374米、528米,孔  相似文献   

11.
1963年,我队在某矿区试验和推广了喷射式反循环钻具,收到良好效果.据8个钻孔143回次的统计,共进尺152.78米,岩心总计为151.03米,平均回次采取率均达到99.2%.目前我队已在不同类型矿区,全部使用此种钻具,工作结果证明它是解决复杂地层钻进、提高岩、矿心采取率的有效方法.现将具体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对松散岩层多半采用锤击法,或无泵钻进工艺。我队从1978年起,开始用双管双动取心器钻进砂土层。几年来,经过50多个钻孔的试验,对取心器进行几次改进,岩心采取率由1978年的58%,提高到74%。1981—1982年施工的6个取心率较高的钻孔,第四纪地层岩心采取率平均达92%,S207孔高达95%   相似文献   

13.
苗岭队今年进行铁矿勘探,第一季度终孔的9个钻孔,平均矿心采取率仅达64.1%,其中有6个钻孔还不到50%,不合乎地质要求。矿心采取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喷射式反循环钻具钻进,是近年来提高硬、脆、碎、漏失地层中钻孔质量的有效方法.根据931队的实际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目前该队回次长度平均为2.2米,机械钻速平均(5-8级岩石)为1.2米/时,岩、矿心采取率平均为70%左右,钻孔弯曲度平均100米降低1°30′,烧伤事故基本避免.全部漏失钻孔均采用了该种钻具钻进,提高了台月效率,单位进尺成本降低,基本解决了硬、脆、碎、漏失地层中的钻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宁堃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45-147
本文针对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过程中钻孔编录阶段出现的岩(矿)心采取率不足,岩(矿)心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岩心地质物探编录工作的情况下,通过γ测井方法在某钻孔应用的实例,探讨如何利用γ测井在岩心采取率低的情况下确定放射性矿层位置的埋藏深度、品位和厚度以及进行初步的地层划分和岩性对比。  相似文献   

16.
一、根据岩层特性选定楔子偏斜角我队三中队在某铜矿区施工,33号孔的矿心采取不足.为挽救这一濒于报废的钻孔,采用了开口固定式楔子进行补采.该矿区多为石英透辉石角岩、矽卡岩,可钻性差.该孔恰在硬岩段,孔深400米,补矿位置在280米处,钻孔倾角为75°,孔径110毫米,钢粒钻进时效0.1米,岩石可钻性为10级至11级.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7,(2):14-16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1975年,我队在某矿区矿段进行天然金刚石钻头小口径钻进试验。刚开始时,由于我们在思想和物质上准备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总结经验和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改进了操作方法,采用了新的技术措施,初步掌握了金刚石钻进规范。1975年10月份施工的ZK401孔,终孔313米,只用两个表镶金刚石钻头,平均钻头进尺129.2米,钻头最高进尺164.54米,平均岩心采取率96%,矿心采取率为100%,终孔弯曲度3度30分,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一、按岩矿层物理机械性质选用取心方法与取心工具十多年来,我国钻探工作者在大规模勘探金属、燃料、非金属等矿产过程中,在创造与运用先进的取心方法,推广与改进各种取心工具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归纳其主要共同之点是:按照岩矿层的物理机械性质来选择适当的取心方法和取心工具,才能保证提高岩心采取率。  相似文献   

19.
某矿区104孔设计孔深300米,方位200°,倾角77°/70°曲线设计。钻孔所穿岩层为变质砂岩、砂质板岩、板岩互层,层次变化频繁,节理比较发育,可钻性6~7级。该孔钻到263.4米结束,但在110~230米孔段岩、矿心采取率低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补采岩、矿心,故从87米处导斜补采,但钻到159.4米时,由于扫脱落岩心,把导斜器全部破坏,不能继续钻进。若提到上部重新导斜,则要浪费80多米进尺,若不进行处理,则全孔报废,浪费更大。经研究后,决定在原导斜器位置重新下入导斜器,结果成功,仅用7个小班时间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20.
我队广大革命职工,十几年来为了保证岩矿心采取率,提高钻探效率,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工作。在收集、综合外地资料基础上,经过608次地表和井内实验,于一九六四年十月取得了喷射式井底反循环钻进技术的成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钻进方法和钻具结构上又有新的发展,由原来的少钻、勤提、短岩心管,发展为长岩心管、回次进尺多钻、不进尺为限。例如三分队在某区施工中,共30多个钻孔,平均使用喷射式井底反循环钻进在80%以上,单机月台效率达360米,最高班进尺达14.46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