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钻进工作中,连结在钻桿上的水接头,常发生自动卸扣的现象,影响正常钻进.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水接头和钻桿是用右旋丝扣相连接的.工作时,因提升钻具对水接头的拉力,及钻桿回转对水接头的振动和摆动,以及塞线对水接头回转的摩擦阻力,尤其是钻桿的回转力的方向,正是水接头卸扣的方向,故易使水接头卸扣.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左旋丝扣即可克服上述缺点.因为这时,回转力的方向,正是钻桿与水接头的扭接方向.具体作法是将机上钻桿的上端改为左丝扣,下端不变.水接头下端亦相应改为左丝扣.工作时,将改制后的钻桿用立轴卡紧,注意卡在正中心,以免钻桿摇摆,上部接水接头,下部扭接井内钻桿,即可开钻钻进.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5,(5):74-74
在钻进或扩孔过程中,发生粗径钻具埋、卡、夹钻等事故,通过提、拉、打、顶等处理方法无效时,一般采用反钻杆的措施。若在钻进时将安全接头安置在粗径钻具上端,需要反钻杆时则可从安全接头以上一次反回,无需反丝钻杆或多次反回,节约大量时间,安全可靠。见下图。工作原理:内六角上导管(2)与内六角下导管(5)用反丝扣联接。内六角上导管(2)通过六方活塞(3)带动内六角下导管、反粗径迴转。需要反钻杆时,从钻杆内投  相似文献   

3.
华北有色地质517队水井钻机配用φ114钻杆.一旦发生井内严重坍塌和挤夹钻事故,处理井内钻杆往往需花费许多时间. 后来,我队钻探技师孙殿友同志设计了反事故安全接头(见图).这种接头安在粗径钻具上头.它的传动顺序是:钻杆接头→上接头7→花键轴4→联结箍3→下接头2→粗径钻具.其工作动作是:上接头7的上头与钻杆接头相连接,下部丝扣是反扣与联接箍3连接一起,下端内孔是花键与花键轴4套在一起.平时钻进时,由于弹簧1的作用力,促使花键轴  相似文献   

4.
以往大部份使用的岩屑沉淀管接头的断面积较大,并且一般地均是直接与钻杆连接,当孔内发生粗径钻具的挤卡、陷埋等故障,而又用“提”、“打”、“顶”等处理办法无效后,就难以处理。既不能采用“反”、又不能采用“透”的方法,即是上部使用反事故接头(即安全锁接头)而采用“反”的方法,下部接头同样不能反出孔内来处理孔内所发生的故障。经使用了三用反事故沉淀管接头后,在处理上述事故  相似文献   

5.
液压卡盘是立轴式液压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卡盘是弹簧的压力通过斜面、卡瓦而夹紧钻具。这种卡盘的不足之处在于:当钻具被磨损而直径变小及卡瓦被磨损致使径向尺寸变大时,其夹紧力则急剧下降。欲正常钻进则必须更换卡瓦。相对而言,就降低了卡瓦的使用寿命。国外七十年代末出现了一种具有补偿磨损量的连杆式卡盘。即在一定磨损范围,卡瓦卡紧力近似为一常数。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在深孔钻进时,一旦发生理卡事故就需反钻杆,使用安全接头可以节省反钻杆这一工序,起到快速处理孔内事故的作用,确保安全。如在苏北某孔,孔深500余米,发生烧钻,经强力提拔,拉力表反映是三吨半时(四股钢绳),拉断螺母折断,钻杆全部提出。一、接头结构(见附图)及使用安全接头是由上接头1、拉断螺母3、六方轴5、六方外套4和下接头7组成。其中六方外套与六方轴起扭转钻具作用,拉断螺母起联接钻具作用。当孔内  相似文献   

7.
我队在千镜山矿区用大口径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岩矿层松软怕冲刷,长期来岩矿心采取率低,一般在50%以下。曾用喷反钻具,虽采取率可达要求,但分选严重,层位错乱,品质差。为此,我们根据早期使用的无泵钻具原理,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应用于施工的二个钻孔,效果较好(见附表)。经地质、水文、物探三家验收,认为岩矿心采取率高,层位准确,品质好,较好地满足了地质设计要求。一、结构原理1.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与其它双管无泵钻具基本相同,但改进了内管回水装置,并在内管上端加了一根短钻杆(见附图)。  相似文献   

8.
自从推广外丝钻杆的先进经验以来,钻杆的磨耗已有很大的降低,基本上消除了折断钻具事故,这不仅降低了钻探成本,也提高了钻进效率,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无缝钢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优点是很多的,不过我们队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外丝钻杆锁接头的直径比钻杆大15公厘,由于我们使用普通垫义,在下降钻具时,不可避免的钻具有很大的摆动,常造成外丝钻杆锁接头卡井口管的现象,轻者仅仅刮一下,重者把井口管打劈,有时也造成脱落钻具的事  相似文献   

9.
1964年以来,我们一直是用分水接头式的喷反钻具保护矿心,在使用中虽有一定效果,但此种钻具常会出现某些缺点.如:反水能力不强;岩心管长度受限制;井底残留岩、钻粉要求严格;喷咀与混合室的距离经常变动等,至今还没有找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去年,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接手喷反钻具的使用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我队是从事水文井钻探,孔深一般300米左右,孔径230毫米至530毫米,使用(?)114钻杆优点很多,但没有专门打捞工具,井内一旦发生严重坍塌,挤夹等事故时,过去的处理办法是:(1)用炸药将井内钻杆炸断。(2)在没有反丝钻杆的情况下,用正丝钻杆本身来反回正丝钻杆,其方法是将钻杆接头连结处,用拉板焊死下到井内,反完后提升时再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小口径钻进更好地适应地层的需要,仅有小口径单管钻具和小口径单动双管钻具是不够的.我们根据钻进的需要设计和加工了两种小口径钻具接手.四年来,在硬、脆、碎地层和粉状矿层中,我们用这种钻具钻进过铁矿、钼矿、铅锌矿和金矿等. 单管喷反钻具接手由上接头、喷咀,扩散器和下接头组成,结构如图1.上接头接φ43钻杆接手,下接头接φ45岩芯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反钻具的初期,其效率往往低于一般正循环钻进很多,主要是小时效率低,回次进尺少.近几年来,由于喷反钻具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熟练,以及选用规程的日趋合理,使喷反钻进效率不断提高,但平均水平仍然不及单管钻进.为了赶上甚至超过单管钻进,我们在提高喷反钻进效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前年,地质十队参照《地质与勘探》过去介绍的冶勘812队的经验,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式喷反钻具,在生产实验中表明,它不  相似文献   

13.
在钻孔造斜方面,我们使用了方向节钻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方向节钻具的组成方向节钻具由钻杆、取粉管、万向节、异径接头、岩心管和钻头组成.如不用取粉管,短钻杆直接连在方向节上.二方向节结构方向节由上体、轴套、钢球、下体和轴杆组成(如图).上体上部有丝扣与钻杆锁接头相连,中有通水孔,下部丝扣与下体连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发生孔内挤夹埋钻等事故后,要想将孔内钻具拿上来,必须使用左丝钻杆来反。这种工具在我队是非常缺乏的。等待的括,势必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会使事故复杂化。108队向阳河工区的广大职工打破了陈规旧律,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研究和试验成功了。以细丝厚壁接手代替右丝钻杆锁接头,用右丝钻杆代替左丝钻杆处理事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16.
钻杆动力钳的使用大大钻井工作效率,不过,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不同规格的颚板和堵头螺钉容易错配使用;拧卸反丝钻具时容易超扭矩上扣,卸扣无力;拧卸套管时,浮动体上下浮动行程小,容易损坏套管螺纹和动力钳;动力钳液压站长期无效空载运行,产生能耗、噪音和磨损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动力钳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配置专用周转箱,相同规格的颚板和堵头螺钉同箱存放、同时更换;在使用反丝钻具时,把进出液压马达的两根油管互换位置;在动力钳移送气缸的气路上增设"气控电"开关;完善操作工艺流程等措施对动力钳进行了适当改进。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动力钳,不仅提高了钻井效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我队原使用的手把式钻机,逐渐被油压钻机所取代。而油压钻机油管较多,接头大部分是把丝扣直接拧进胶皮管。使用中,接头经常脱落,即使修复,往往也出现接头被胶皮碎片堵塞。有的厂制造的高压油管接头系采用压制式,虽克服了丝扣上出现的问题,但损坏后无法修复,只能更换新的。在此情况下,我队修配厂试制了高压油管压制机。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钻铤,是钻探施工中为了提高效率、防止孔斜、减少钻具磨损而采用的一种附加工具.过去的钻铤,多用带锥度的细丝扣,在更换接头时,极不容易拧卸,特别是钢粒进时,由于钢粒粉进入丝扣,往往是每换一个接头,就卸坏一次丝扣,也就需要另换一根钻铤,浪费既大,又拖时间,成为我队钻探施工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小口径岩心钻探和工程地质勘察施工中 ,粗径钻具脱落事故一般都采用丝锥捞取。但是丝锥捞取时 ,总是处于同一部位的几扣吃扣 ,使用几次后 ,该部位的丝扣就会严重磨损或磨光 ,不能再使用 ,而其它部位的丝扣还完好 ,这样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 ,我们研究设计出一种卡簧式钻具打捞器 (见图 1 )。图 1 卡簧式钻具打捞器1 打捞原理卡簧式钻具打捞器是根据卡簧卡取岩心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它由限制接头、卡簧、卡簧座 3部分组成。其在孔内或钻具内下降时 ,由于受孔壁或钻具内壁的摩擦阻力作用 ,卡簧一直在卡簧座的上方  相似文献   

20.
KAM-500型钻机原配立轴是以一长条滑键经立轴斜齿轮、主轴导管而使立轴迴转。立轴在迴转中,通过长条键在导管内作上下直线运动。使用证明,以长键作为传动媒介,很不坚固,经常出现跑键、滚键等机械事故。尤其在钻粒钻进和较硬的砾岩层钻进中,由于钻具的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