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SZ—130砂矿钻机是我局在龙江—1型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砂矿钻机。它除解决了龙江—1型砂钻多年来存在的人力“推磨”和人力起拔套管的繁重体力劳动外,并把龙江—1型砂钻单一的冲击钻进取样工艺,发展成为既能进行冲击钻进取样,又能进行慢回转套管超前护孔钻进与钢绳冲击破碎、取样的复合钻进工艺,提高了钻机的钻进能力。SZ—130砂矿钻机于1983年秋试制成功,并在厂内进行了性能试验,钻进二个孔,进尺25.5米,其中最深孔16.5米。试验过程中各部件运转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为进一步考核该机性能,于1984年  相似文献   

2.
李强 《探矿工程》1987,(3):14-16
SZC-325砂金矿钻机使用外径为325mm的套管,钻进的工艺是套管冲击回转钻进,管内分层取样。施工时,下端镶接管靴的套管由钻机回转器使其回转,与此同时,重量为400kg的吊锤冲击套管的上端,使套管作冲击回转进入地层。套管进入地层一定深度以后,停止冲击与回转,然后用取样工具进入管内取样。外径为325mm的套管冲击回转钻进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勘探砂金矿时,采用以吊锤冲击为主、机械慢速回转大管(套管,下同)为辅、平阀式抽筒取样的钻进方式,成孔率较高,矿层位置较准确,劳动强度低. 许多兄弟单位在用S H30-2型钻机打砂钻时,基本上是采用大管不回转,吊锤连续冲击至终孔后拔出大管再分段取样的钻进方式.这种“一管到底”的方式,不需要转盘及其传动系统,所以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因而造成物资上的浪费. 为使这种钻机适应砂钻钻进的需要,我们作了以下改进: 1.改变冲击方式和冲击对象原机用冲击锤在导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西部冻土地区及干旱地区,普通取样钻机和钻进工艺钻探取样困难,因此需要对无循环取样工艺及设备进行研究。无循环钻进工艺是在钻探取样过程中,孔内没有冲洗液或虽有稳定液但不循环流动的钻进方式,这种工艺环保、取样质量高、效率高、能满足特殊地层的取样需求。介绍了无循环工艺和30m无循环取样钻机的参数特点及试验情况。钻机钻进中不需要循环介质,能够实现自装卸上下车,液压系统恒功率输出,钻机的研制为干旱地区及冻土地区增添了一种新设备、新工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以后的浅层取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把岩心钻探中的绳索取心技术移植到砂金矿钻探的技术领域,研制成功了HDS-130新型砂钻绳索取样钻具。该钻具采用外管进尺和内管总成取样同步进行的先进工艺,容纳满砂矿样的内管由打捞器和钢丝绳通过绞车提升出地面。它和多种砂矿钻机可配套使用。钻进试验表明,这种取样器能为砂金矿钻探取出高质量的原生矿样或岩样,钻进的速度高,并大大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使用它可获得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冉灵杰  宋殿兰  卢猛 《探矿工程》2016,43(6):49-51,55
目前在普查踏勘阶段,地质工作者要求随时随地取样,迫切地需要迁移便捷、快速钻进、高效高质的便携式取样钻机。本文介绍了研制的TGQ背包式取样钻机的参数、特点及试验情况。该钻机体积小、质量轻、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高、低两挡转速,可以实现金刚石钻进、螺旋钻进工艺,可以进行斜孔钻进取心,可以解决复杂地层的取样问题。钻具采用高强度的材料,钻杆采用插装式快速连接结构,提高了加减钻杆的效率。钻机的研制打破了国外背包式轻便钻机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相似文献   

7.
环境质量同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环境取样钻机在环境质量检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综述了直推式、声频振动式和回转式环境取样钻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钻机在智能化、结构紧凑程度和外观造型上的差距,提出了环境取样钻机的关键能力,包括移动能力、钻进能力和样品保真能力,指出了环境取样钻机将朝着动力采用清洁能源、自动分析样品和适应多种场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蒙是砂金矿较多的地区。自1975年以来,我队在内蒙中、西部进行砂矿勘探。到目前为止,总计完成钻探工作量20,000米。最初,我们用北京型岩心钻机作为钻探设备,使用中发现该设备较重,搬迁不便,也不适应砂钻工艺特点。后又采用龙江型钻机,使用效果仍不佳。1977年经研究实验,我们选择了北京探矿厂的DPP—100型工程钻机。经改装采用外管超前、内管落后取样的双管钻进工艺。并将北京型岩心钻加压器改装使用,采用机械加压。施工效果良好,而且搬迁方便,工艺、操作简单,深受工人欢迎。去年,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地质钻探工作中,一般除了钻进坚硬岩层外,通常还遇有松散的覆盖层(例如土层、砂层及砂卵石层等),为了在这两种地层中顺利钻进,需要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常规钻探设备只用单一回转钻探方法钻穿较厚的覆盖层,由于钻进速度慢,设备磨损大,取样及成井工艺都较困难。岩心钻探,对坚硬岩层均采用回转式钻探方法,但是根据岩石的破碎原理,如果研究采用振动、冲击、回转、静压这种十分理想的钻探方法,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要使钻机结构适应新工艺的需要,是我  相似文献   

10.
浅层钻探技术是覆盖区化探取样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手持钻机是轻便钻机的一种。为了探索手持钻机的化探取样效果,以大兴安岭南部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中的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回转式和冲击式手持钻机开展浅钻化探取样试验,分析该方法相对于常规化探方法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土壤化探方法相比,浅钻化探取样轻便高效,样品完整连续,分层清晰,可采集深部样品;冲击式钻机更适用于研究区,可行有效的钻进和取样深度一般小于4 m。通过对比两类钻机的钻进、取样工艺及效果,分析总结两类钻机对于草原覆盖区不同覆盖物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为覆盖区浅钻化探技术和取样钻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Drill Svstems公司生产的CSR-1000AV钻机,是一种用于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的全液压动力头式车装钻机。  相似文献   

12.
取样钻进是用一种超小型的岩心钻机进行钻进取样。因为该类钻机体积小,重量轻,搬迁安装容易,并能较迅速地穿过地表覆盖,采取浅部岩层或土层的样品,特别适合于运输困难和交通不便地区进行普查和找矿工作。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在普查找矿中,都比较广泛地采用了这一手段,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关国家研制和生产的五米以下的取样钻约三十余种,五至三十米的四十多种,三十至七十米的三十多种。型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以根据不同深度、口径、取样要求及岩层特点等选用。  相似文献   

13.
周增辉 《地质与勘探》2021,57(2):360-369
浅层钻探技术是覆盖区化探取样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手持钻机是轻便钻机的一种。为了探索手持钻机的化探取样效果,以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为代表的大兴安岭南部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回转式和冲击式手持钻机开展浅钻化探取样试验,分析该方法相对于常规化探方法的优势。结果表明,浅钻化探取样具有方便快捷、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通过对比两类钻机的钻进、取样工艺及效果,分析总结两类钻机对于草原覆盖区不同覆盖物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为覆盖区浅钻化探技术和取样钻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SZC-168砂矿钻机是由黑龙江省地质局和原勘察技术研究院研制,由黑龙江省地质局探矿机械厂试制的。该样机先后在两个砂金矿区,与吊锤冲击式砂钻作了钻进永冻地层的生产性对比试验及钻进非冻结地层(或季节性冰冻层)的生产性对比试验;还作了深孔钻进性能试验,以及φ219口径套管的深孔钻进试验。  相似文献   

15.
MD-50型钻机是一种新型的全液压动力头式锚杆钻机,经北京等地岩锚和砂卵石层潜孔跟管钻进施工,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对钻机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特点,结合化探取样的要求,采用全液压车载钻机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结合车载钻机在西北部地区化探取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此采取的有效措施、总结取得的经验成果,为该地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使空气正反循环工艺在浅层取样的应用上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给本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前言钻机主要特点是钻孔口径大,清水钻进,取岩率高,钻进中容易将不同岩性分清,而且在松散的砂碟石特殊地层中钻进生产效率较高,很适合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上使用。特别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大跃进中,从水文地质勘探与生产水井结合方面来看,使用钻机就更显得重要(即勘探钻孔完毕后,下入大口径滤水管,作完抽水试验  相似文献   

18.
张培丰  贾绍宽  朱文鉴  王鹏 《探矿工程》2011,38(1):35-38,70
声频振动取样技术是近年发展速度较快的适用于土壤环境地质取样的新型取样技术,是利用声频振动头(激振器)内对称分布于钻机输出轴两侧的两个激振锤同步旋转产生的高频振动力(50~200 Hz)振动钻杆或外套管钻进。主要介绍了TGSD-50型声频振动取样钻机的结构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YGL-S100型声波钻机在复杂地层的成孔取样效果,在向家坝水电站深厚覆盖层进行了钻孔试验。阐述了YGL-S100型声波钻机的技术特点、各项参数以及在钻进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声频振动钻进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钻探技术,主要利用声频振动头产生的高频振动力,引起钻柱系统的共振,并带来土体的局部液化,实现快速钻进和高质量地质取样。主要介绍了YSZ-50型声频振动钻机的结构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以及取样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