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仿苏КАМ500型钻机附有水龙头和提引水龙头各一种。这两种水龙头在实际使用中,据工人反映:水龙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现场检修,不容易发生漏水现象;提引水龙头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在现场检修不易,因而时常发生漏水现象,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2.
自制仿瑞式提引水龙头是云南第五地质队仿照克芮式25/3.5型水龙头的结构创造的,主要适用于42或50钻杆,在浅孔与深孔中使用。其结构(如图所示),外壳分上下两部,用丝扣联接,内有滚球轴承托盘接手,上下端有止推轴承两付,托盘接手上接水龙头芯子;  相似文献   

3.
我队探矿组左辉明同志在国庆十周年献礼的誓师大会上,因为原有水龙头构造复杂,笨重易坏,严重影响生产,提出了改制提引水龙头的建议。经过几天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斜脱式提引器的升降工序机具配套,达到塔上无人操作,去年我队设计一种定名为402—A型的轻便水龙头。该型水龙头在我队经八个机场一年来的生产试用,经不断改进,日臻完善,使用效果良好,很受职工群众欢迎。现把它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队耿希武同志,在术革新运动中,创造了一种安全提引接手,经试用,效果很好.其接续方法如图所示,安全提引接手套在提引梁上,提引环系在提引绳上.其使用方法是,在钻机智上杆时,将提引梁搁上,拉完后摘下即可.该种提引接手由于提引环系直接系在提引绳上,故操作轻便;没有提引钩,减少了撞刮横轴齿轮及搭板的现象;接续简单,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12月开始,我队即出现了三种不同型式的提引器,一种是斯尼特考夫斯基式的,一种是学习155队的半自动化提引器,在此基础上我们受到很大启发,创制了另一种提引器,因为它能代替提引环、提引樑。内丝、外丝钻杆皆可使用,故称为万能提引器。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1976,(3):18-19
我队钻探施工,过去都是使用普通提引器(窄护圈)。操作时要旋转护圈,使护圈里侧的销子槽对准提引器体上的长销子,把护圈升高后才能摘掉提引器或者挂进提引器。每摘挂一次提引器要旋转护圈对销子槽二次,而且销子槽在护圈里侧,不好观察,不容易对正长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施工的需要,在暂时配不上小口径专用高速水龙头的条件下,我们用普通水龙头,加以改进,使之适应高转速,取得成功.改革后的水龙头如图所示.它具有以下优点:①由外壳转动改为芯轴转动,从而使机上钻杆的摆动减轻.②由于外壳不转,有效地防止了各部丝扣的反松,免除了因转动而甩掉压填料之螺帽螺栓等,保证了安全.③钻进中如发现漏水,可不停钻调整,压紧填料螺丝.④更换水封管和填料时,无需拉出主动钻杆,而只松出高压管接头(16)和提引中套(7)便可取出,在机上更换.⑤密封  相似文献   

9.
钻探施工实现塔上无人操作,减轻体力劳动,减少定员是广大钻工盼望已久的事.由于我队普遍使用套胶箍的钻杆,要实现塔上无人操怍,不能采用普通爬杆式提引器.去年,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先进经验使用爬胶箍提引器,效果很好,很受钻工的欢迎.目前已在我队全面推广.一、提引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这种提引器结构简单,和普通爬杆式提引器原理一样,只不过内径稍大一些,主要由提梁、导斜板、蘑菇座、滚轮等零件组成.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提钻时将提引器上  相似文献   

10.
卡钻震击器主要是用来在复杂岩层(如石灰岩的天然龙洞)中钻进时及时防止卡钻现象。以前当孔底发生卡钻或埋钻事故时,必须停止钻进,关闭水泵,把机上钻杆上部提引水龙头等卸去,再将钻机立轴卡盘松开,拧上冲击接头,利用吊锤上下冲击钻具来消除卡钻或埋钻事故。  相似文献   

11.
球卡式提引器大约在六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在一些勘探队中使用,然而至今坚持使用的却是少数,对其评价也各有其说,有说这种提引器工作不可靠容易跑钻的。那么究竟球卡式提引器的结构是否可靠,跑钻问题是否不能避免?是否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和可能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塔上无人提引器,在60年代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经常发生“跑管”事故,故许多地质队没有继续使用。1987年,我队在绳索取心钻进工作中,使用塔上无人爬杆斜脱式提引器,5年中完成钻探工作量12363.63m,基本上消除了因提引器而造成的事故。所用钻机为THJ-500型或XU-1000型;钻塔为14.5m角铁斜塔;钻具为φ75或φ59绳  相似文献   

13.
自动提引器     
苏联最近设计并使用了一种新型的自动提引器。这种提引器从我们的使用情况及其本身结构方面来看,均较以往的为佳。实践证明,使用它不仅使钻场操作工人减少、操作工序简化、体力劳动降低,而更  相似文献   

14.
鑽探工程中使用的提引环,在操作时,常常因提引套箍的上、下串动而失灵,发生跑管事故。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套箍不易控制,經常处于自由滑动狀态,所以当昇降鑽具遇到阻碍时套箍极易跳起,致使鑽具滑出提引筐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5.
在钻探升降操作中,所使用的卡槽提引器,由于在结构上的某些缺陷,在升降时常发生跑管和钻具自提引器中滑脱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机械损坏事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为了解决此一工序的安全操作问题,现仅根据以往的资料和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改进的提引器,作一介绍,希大家参考和指正.改进后的提引器  相似文献   

16.
我队改制自动提引器在某千米钻孔试用成功.它能减少操作人员,避免塔上高空作业及减轻体力劳动.其构造和使用分两部份:一、上升提引器的构造及操作上升提引器的构造如图1所示,是由外壳⑤、两组活动(凸出)抱瓦⑧、弹簧⑩、滑动揣圈⑦以及滑动扁铁⑥和提引轴①等所构成.为支持抱瓦活动,外壳下部有法蓝盘和固定螺钉;为便利提引器正常工作,在每个立根上接一提引卡头,如图2所示,其长为130公厘.最大直径为90公厘,最小直径为70公厘.装配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8,(1):28-31
为了实现塔上无人操作,我们设计了一种使用球卡接手的爬杆球卡提引器,这种提引器主要由上下体,钢球、内套、偏心拨叉,导向提梁所组成,如图1所示.工作时,当立根插入提引器内顶起偏心拨叉7时,内套4和钢球2随即上移,此时提引器即可沿着钻杆  相似文献   

18.
钻探生产中,在用双切口接头、锁接头连接钻杆时,一般的都是使用如图1所示的提引器来提升或下降钻杆。当升降钻杆时,护圈3对钻杆起控制作用,使钻杆不致从钻杆卡子1内脱落出来。为了从提引器上卸下钻杆,必须提起护圈3。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护圈3会不断的沿钻杆卡子1的外圆表面上下滑动。由于考虑到使用条件和经济性,提引器本身的制  相似文献   

19.
李云南 《探矿工程》1986,(4):45-45,33
在倾斜钻孔的施工中,提引器准确地放落到孔口位置,对孔口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操作中方便带来一系列好处,使用提引器活动导向绳是解决这些问题较有效且十分简便的办法。使用该装置进行提引器导向,所占空间小,安全,操作方便、可靠,安装简单,适应倾斜角度范围大(45°~85°)。因此很受操作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们一般是在提引器铁环上加工一“Г”形切口,或刨一直槽以销钉卡住铁环,作为保险装置,但这样使用时切口不容易对准销钉,影响升降钻具的速度,后来我们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制成如图所示的提引器安全装置。使用时用手将铁环向左拧,到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