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矿工程》1979,(2):40-42
我队在两个矿区采用φ56金刚石与针状合金分层钻进的施工方法,完工12个钻孔,总计钻探工作量为4470米,其中人造金刚石钻进3,392米,为总工作量的75.9%;针状合金钻进878.93米,占19.6%;普通硬质合金钻进198.5米,占4.5%。金刚石与针状合金钻进台月效率分别达300米/台月及355米/台月,其平均数较普通大口径钻进提高22.8%,完全满足地质要求钻孔为71.4%。  相似文献   

2.
勘探水泥用灰岩是建材地质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提高钻探效率,加快勘探速度,建材六○四队(北京建材局地质队)及四○二队(广东建材地质勘探队)分别于1976、1977年试用金刚石小口径钻进,1977年以后开始推广使用。一、六○四队1976年在蓟县灰岩勘探中采用改装高速XU—600型钻机,大(φ91毫米)、小(φ56毫米)两种口径同时进行钻探,取得了两种方法的对比资料。大口径钻进8个孔,进尺1172.65米,小口径钻进10个孔,进尺1376.05米,钻进地层主要为:中厚层灰岩及柱状叠层灰岩,含少量燧石或矽质结核。  相似文献   

3.
郴耒煤田地层倾角大、煤层厚、软硬互层频繁、硬岩较多,使用大口径钢粒钻进工艺,钻月效率一直徘徊在270米左右。为了加快煤田地质勘探速度,努力赶超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从1976年开始,我们三单位攻硬岩试验小组,在永耒矿区开展了φ77毫米人造金刚石钻头和φ57毫米人造金刚石钻头攻硬岩(7~8级硬岩)的试验。目前,57毫米人造金刚石钻头仍在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辽宁54型液动冲击器自78年4月开始研制,79年投入生产试验以来,先后在三个矿区,八个钻孔中使用,钻进791个回次,进尺1020,67米。使用结果表明,54型冲击器工作基本稳定,适应性较广,可在10—15公斤/平方厘米泵压下连续工作,冲击功1—3公斤·米,冲击频率800—2200次/分,适用于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以及小口径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在七级花岗闪长岩中采用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台月效率比金刚石回转钻进提高148%。现将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队到目前为止已全面推广人造金刚石钻进(全队10台钻机中有9台是金刚石钻进),先后用金刚石钻进了数百个钻孔,分别采用过φ46,φ56,φ60,φ75多种口径,累计进尺达一、二十万米.通过生产实践发现,原φ46,φ56,φ66等口径系列标准基本上不能适应我国当前金刚石钻进技术推广的需要.在地层比较复杂的矿区,上述系列不能满足逐级换径下套管与泥浆钻进的需要.过去那种不分地层好坏和孔深孔浅,全以一径到底或采用口径越小越好的作法,更有其局限性.近来推行的φ47,φ60,φ75新系列与旧系列相比较有下述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明辉 《探矿工程》1986,(6):33-34,3
在破碎复杂地层中钻进和采取岩矿心都是很困难的。特别是采用常规的小口径(φ56毫米)金刚石钻进,困难更大。因为有下列不利条件。1.由于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孔壁间隙很小(如用φ56.5毫米钻头,孔壁间隙仅有0.75毫米),冲洗液流通阻力大,不易泵送,实际上很难有效地使用泥浆护壁钻进,多数是清水顶漏钻进,排粉不好,孔内事故多。较小的孔壁间隙引起泵压超高,常常憋泵,深孔时难以实现安全钻进。这种情况下,机台工人往往采取减少向孔内供水量的办法,结果是钻头微烧甚至钻头烧毁。  相似文献   

7.
我们进行生产试验的某铁矿区,地层软硬变化较大,闪长岩与蚀变闪长岩、大型岩交替出现。在较致密的闪长岩中(可钻性8级左右),人造孕镶金刚石钻进的性能发挥的较好,金刚石钻进效率比钢粒钻进提高两倍;比用针状合金钻进提高一点五倍;比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提高五点八倍。金刚石钻进回次进尺比钢粒钻进提高一点二倍;比用针状合金钻进提高一点六倍;比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提高七倍。但在6级左右的蚀变闪长岩中,人造金刚石钻进无论是钻进效率,还是回次进尺,仍然比其他钻进方法优越。相反,在较软的5级大理岩中,由于岩石较软,人造孕镶金刚石钻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75,(2):1-6
地质岩心钻探采用金刚石钻进时,对钻具特别是钻杆的性能要求较高。原因主要是:1.金刚石钻进时的转速较高,钻具迴转消耗功率较大,因此,钻杆承受的扭矩和扭应力亦较大,容易产生疲劳现象。2.金刚石钻进钻孔直径较小,目前国内主要用口径为φ46和φ56毫米;要求用直径较小的钻杆钻进较深的钻孔,例如用φ42或φ43毫米的钻杆钻进深度为600~1200米的钻孔。3.不允许采用像外丝钻杆那样的锁接头和保护环。钻杆表面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YZ-54-Ⅱ型冲击器是勘探所根据部科技司下达的科研任务研制的一种液动正作用式冲击器。经室内试验后,在湖北、浙江两省几个队进行生产试验。1983年冲击回转试验进尺3556.26米。完成钻孔23个,其中斜孔16个。钻进口径为56毫米(少量为66和76毫米)。冲洗液为清水、无固相、低固相泥浆。最高台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7,(4):34-36
我队在准备开动φ56口径的金刚石钻机时,考虑到队上的具体材料和加工条件,设计了一种φ50×6.5和φ50×5.5毫米内圆锥螺纹的连接钻杆,经25个孔5,004米生产使用证明,这种钻杆可以用于生产,基本解决了小口径推广钻杆来源问题。目前这种钻杆,已在我局其他队小口径钻机上扩大使用,但尚需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钻杆的连接方案一九七三年三、四季度,我队曾进行过φ50×6.5加厚钻杆两端不蹾粗直接车制维度1:16的外丝,用于常规口径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是能用于生产的;另方面考虑到小口径转速高,在同等马力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叫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答:金刚石小口径钻进是一种主要采用金刚石做磨料的地质岩心钻探方法.其所以叫作“小口径”是因为这种钻探方法的公称钻孔口径系列(φ36、φ46、φ56、φ66、φ76)比目前采用的钢粒或硬质合金钻进的公称钻孔口径系列(φ75、φ91、φ110、φ130、  相似文献   

12.
合理选择钻孔直径和结构,采用正确的钻进方法,是我们四川地质局在钻探技术方面实行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新系列φ76毫米双管钻进,其岩、矿芯直径相当或大于原φ75毫米单管或91毫米双管钻进。因此,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以新系列φ76毫米为基本孔径的普遍改革。从而在原有旧系列的设备、管材、工具的条件下,既易于满足钻进工艺的要求,又扩大了硬质合金钻进的范围,针状合金钻进的比例增大,代替了大部份的钢粒钻进,有效地提高了部份矿区的岩、矿芯采取率和减少了钻孔弯曲,为进一步缩小钻孔直径,简化钻孔结构,逐步采用金刚石钻进打下了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太和、金洞、乌依三个矿区的四个钻孔中使用TK-56型、Ye-2型和自己研制的HED-3型液动冲击器进行了硬合金钻头和金刚石钻头冲击回转钻进生产试验,总进尺八百余米.现将试验情况和我们的体会介绍于下. 试验情况及效果试钻地层及地面设备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广东探矿工艺研究队设计研制、局探矿机械厂生产的GY-54型液动冲击器,用于金刚石冲击迴转钻进,已在六个队(九个矿区)试验和推广,投入冲击器十五套,据不完全统计,完成金刚石冲击迴转钻进工作量117444.62米,完工钻孔27个,平均小时效率比迴转钻进提高16%—112%,回次进尺增加12%—106%,完工钻孔质量全优,“打滑”地层钻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获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队1957年就开展了汞的普查找矿工作,到1985年底止已投入钻探工作量230835.34米。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期均采用φ91~φ110口径的合金、钢粒钻进。由于汞的成矿规律系低温热液矿床,汞多富集在破碎带,矿越好,岩石越破碎。岩矿心采取率要求按回次计算(矿心每回次不得低于75%,岩心不得低于65%),因此,给钻探施工带来很多困难,过去多采用孔底反循环及双动双管钻进,但岩矿心采取率仍然难以达到地质要求,一般优质孔率在30~50%左右。1975~1978年采用φ56小口径金刚石及合金的混合钻进,  相似文献   

16.
我队在红花尖矿区进行金刚石迴转钻进施工时,遇到了节理、层(页)理和裂隙十分发育的炭质页岩及厚层硅质岩,岩心破碎容易堵塞而造成频繁提钻,增加钻进回次数,小时效率也受到直接影响。近年来,试用YZ-54-Ⅱ型液动阀式正作用冲击器进行金刚石冲击迴转钻进56个回次,未出现过岩心堵塞现象,与金刚石迴转钻进方法相对比,在同样地层岩性和钻探设备条件下,平均回次进尺提高99%,台效提高了75.6%,现将钻进效果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金刚石钻探广泛地使用着46毫米和56毫米(冶金系统为47和57)两种口径。46毫米口径配43毫米钻杆,56毫米口径配50毫米钻杆,我队对这两种口径及57毫米口径均配43毫米钻杆进行了对比试验,经两年施工看出,57毫米口径施工的钻孔岩石虽既硬又碎,但平均台月效率、钻头平均寿命、岩矿心采取率都超过了47毫米口径,钻孔弯曲率也低,其优越性如下:  相似文献   

18.
蔡运 《探矿工程》1986,(1):34-35
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中,因钻杆的断裂而带来孔内事故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是时有发生的。φ50内丝钻杆(不加厚型)与φ50外丝钻杆(内加厚型)在施工中断裂的情况是相似的,按其断裂部位划分,可分为三大类:1.钻杆中部折断;2.在螺纹前端碎裂;3.接近螺纹终点部成环状断裂。几年来,我队在钻探施工中(原开动钻机3—5台,现开动钻机9台,均采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口径为φ76、φ56两级)所发生的钻杆断裂,按其发生的次数来看,第一、二种断裂类型很少发生,而较多出现的则是第三种类型(占90%以上)。因此,减少螺纹终点部位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以来,我公司有60%的钻机转入胶东金矿区施工.为了在金矿勘探过程中推广金刚石钻探,将金刚石钻进工艺的研究、金刚石钻探最小合理口径的探讨,列为我公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从1981年开始,在三个金矿坑道中进行了刻槽取样和模拟对比试验,研究确定金刚石钻探的口径.1983年,我公司一队在平度旧店金矿区投入两台金刚石钻机,开展金刚石钻进工艺的试验研究.两台金刚石试验钻机分别采用φ60与φ75毫米钻探口径,用一般提钻取心钻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76,(4):39-39
为了加快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步伐,我队 6号机自 1975年 5月起,配合φ56毫米钻具试用了不经内墩厚而直接车制内螺纹的φ50 × 5.5毫米钻杆。经四个孔使用,共钻进2023.84米,仅发生过三次母接头切口处折断事故,而钻杆在中深孔中经高压、快速钻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