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队在某矿区钻探施工时,采用φ76双管单动金刚石钻具、φ50mm钻杆钻进,钻杆折断严重,钻具外管上丝扣部位也发生折断,使用时间越长,折断越频繁.  相似文献   

2.
我队××矿区ZK_(86)孔,施工至孔深690米时发生埋钻事故。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又发生反丝钻杆折断。其断头由于强力提拔变形呈鸭咀状,并弯曲在溶洞中(如图1所示)。该孔上部下入φ108套管至270米。在溶洞416~420米处事故钻杆断头位于419.36米,其下均在φ91孔径中。由于事故头弯曲于溶洞中,上部又受φ108口径的限制,矢锥极不易对头。我们先采用弯钻杆带公锥去摸头,没有摸到。后改用钻杆勾子(用φ50园钢特制的)去捞  相似文献   

3.
一多头井故类型与发生原因1.升降钻具跑管挤夹,由于蘑菇头、钻杆丝扣磨损、松动或在升降钻具时没扭紧,造成脱扣跑管,或处理钻杆折断事故,提钻到最后几根,用转盘扭叉卸钻杆,开车过猛,而提引器未关上,垫叉坐跳起,造成钻杆和蘑菇头一齐跑下井内.2.钻进中钻杆折断或丝扣不好而滑扣,没察觉到,关车不及时,上部钻杆继续回转无阻力,使部分甩脱,甚至从机上钻杆全部甩脱下去.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8,(6):63-64
以往我队在钻探生产中,发生孔内烧钻、夹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都是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丝钻杆“反”的方法。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往往发生拉坏钻塔、拉断基台木、反坏钻机等设备事故,而且还可能发生钻杆“反”成几节、事故头靠壁、正丝钻杆“反”反丝钻杆等等复杂情况。处理事故时间长,不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5.
我队七七年以前钻杆折断非常严重。以钻杆折断为主的孔内事故时间,七七年高达17.6%,采取措施后,七八年为7%,七九年第一季度为1.7%,累计到四月十五日为2%。下面介绍我队锻工组是怎样提高加工钻杆质量的。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往,我队负责墩钻杆的锻工组在墩钻杆方面,质量要求与检查不严,加之墩杆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个别人,怕出力图省事,过去墩杆加工一般是“一火”、“二火”,每火墩一、二次,不管达没达到  相似文献   

6.
直径67mm内丝钻杆及接头螺纹断裂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径67mm内丝钻杆及接头螺纹断裂分析及改进济南钢铁总厂水文公司王继新济铁矿山大帷幕堵水工程D28号孔,钻杆母扣、接头蘑菇头母螺纹断裂后处理时间占该孔钻进时间的8.47%,严重影响了钻进效率。如何减少和消灭钻杆、接头螺纹的折断事故,是该工程钻探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我队使用大口径水文钻机钻凿水井、配用φ114毫米的大直径钻杆.一般情况下,一根新钻杆钻几个300米的水文孔后,丝扣部分即磨损或出现裂纹不能使用修复这种钻杆,需墩厚两端,重车丝扣.一根9米长的这种钻杆,价值约340多元,只有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修复这种管子,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加工厂.为此,我队与北京水工机械厂协作,于1983年8月加工出一台墩  相似文献   

8.
钻杆折断、甩脱后引起的穿插、夹挤,是目前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双重孔内事故。实践表明,要预防穿插、夹挤,必须从解决钻杆折断、甩脱着手,因为穿插、夹挤事故是由于钻杆先折断或甩脱后发生的,分析引起折断、甩脱事故的原因有:1.钻杆本身质量较差,或没有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性脆;2.炖粗部分长度和厚度不合要求,强度不够;3.丝扣部分粗糙,精度低,不相吻合或过度磨损;4.地层及钻进工艺方面的原因,如超径、缩径、坍塌、转速过高以及操作不当等。为了消除这类事故,应从根本上克服其发生事故的原因。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9.
1998年 ,我队承担了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云南腾冲梁河地域资源调查”项目中的钻探施工任务 ,在施工 6号孔的过程中 ,钻进到 1 0 3m孔深时 ,在 45 34m处发生 71mm绳索取心钻杆折断事故。在断头孔段 ,钻孔直径为 75mm ,因该孔段岩层裂隙发育、掉块等原因 ,钻杆断头严重偏离原钻孔轴线 ,经用 71mm绳索取心钻杆和 50mm普通钻杆带锥具打捞均告失败 ,无论带锥具的钻杆呈直或弯曲状态 ,均无法找到钻杆断头。后采用调整下入孔内的 71mm绳索取心钻杆的上下顺序 ,带同径马蹄管的方法 ,找到一种钻杆排列顺序才使马蹄管插入钻杆断头 ,但…  相似文献   

10.
在钻探施工中,钻杆折断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当折断钻杆处钻孔严重超径或孔壁上有沟槽,钻杆断头紧靠孔壁或沟槽时,在处理过程中往往找不到钻杆断头. 对找不到钻杆断头事故的处理,若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均无效,可采用冲击法处理.冲击法是冲打折断钻杆的下部,改变其断头位置的一种方法. 冲击法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配一套1.5米左右的粗径钻具下入孔内,并使之超前折断钻杆头十  相似文献   

11.
蔡运 《探矿工程》1986,(1):34-35
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中,因钻杆的断裂而带来孔内事故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是时有发生的。φ50内丝钻杆(不加厚型)与φ50外丝钻杆(内加厚型)在施工中断裂的情况是相似的,按其断裂部位划分,可分为三大类:1.钻杆中部折断;2.在螺纹前端碎裂;3.接近螺纹终点部成环状断裂。几年来,我队在钻探施工中(原开动钻机3—5台,现开动钻机9台,均采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口径为φ76、φ56两级)所发生的钻杆断裂,按其发生的次数来看,第一、二种断裂类型很少发生,而较多出现的则是第三种类型(占90%以上)。因此,减少螺纹终点部位  相似文献   

12.
钻杆的折断会给钻探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地层复杂,危害更大。因此,如何减少和消灭钻杆在孔内的折断是钻探生产中的重要课题。钻杆在钻孔的断裂情况按断裂位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中部断裂,一种为头部丝扣部位的断裂。钻杆丝扣部位的断裂,当热镦粗的工艺正常,其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原丝扣部位的结构不合理所造成。但是原丝扣结构有那些不足?如何改革?装配检验技术条件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会造成加工上的困难,实际使用中不易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作一些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套管的作用是加固井壁、隔绝水层等.在钻进过程中往往发生套管柱下跑或断脱事故.有时在一个钻孔中,套管柱竟断脱数节,我队每年耗于处理套管事故的时间约占钻进工作时间的5%.经分析,套管断脱的基本原因有:1.套管柱未下到基岩盘,在超径钻孔中呈悬吊状态,钻进时受到钻杆柱的碰撞而发生回扣脱落.2.套管与接箍丝扣连接不合规格.套管  相似文献   

14.
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中,常发生钻杆折断事故。一旦钻杆断口不齐,发生劈裂或磨成喇叭状,下公锥难以攻丝,同时容易将断头部断续撑裂,使事故变得复杂。由于使用的钻杆与孔壁间隙甚小不能下母锥处理,我们研制了这种螺杆打捞器。一、结构与使用方法螺杆打捞器是由螺杆(1)、滑动垫(2)、上锥套(3)、涨筒(4)、下锥套(5)、防转管(6)等组成,如图所示。在绳索取心钻进中,当使用的φ56内外平钻杆发生折断时,用φ42钻杆连接螺杆打捞器下入孔内,通过断头进入φ56钻杆内。螺杆打捞器下部的防转管  相似文献   

15.
孔内震动器是处理孔内卡钻事故的有效工具。以前所使用的孔内震动器构造复杂,连接丝扣薄弱,保护管两端的丝扣容易折断和滑扣,故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1981年我队科研小组与大队车间改进试制了一套  相似文献   

16.
大连红卫化工厂生产的 Y—82型及 GY—340型的厌氧胶(全称为厌氧性密封粘合剂),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中,用来粘结套管及绳索钻杆丝扣,对提高丝扣部位连接强度及保护丝扣,防止脱扣及丝扣部位折断事故具有明显效果。在板石沟矿区117孔中,孔深290m 以上为大理岩层,破碎坍塌严重,下入φ73套管298m 后,仅钻进30m 就发生套管反扣事故。采用厌氧胶后钻进至500m 而没有发生这类事故。金斗矿区715孔用绳索  相似文献   

17.
我队多年来一直使用直径50mm外尖丝和内方丝钻杆,但使用效果不理想。尤其近几年来,在某金矿区施工中,由于均为斜孔,加之地层破碎、钻具级配不合理及加工质量等问题,在钻进中钻杆柱的折断脱扣事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对施工造成很大困  相似文献   

18.
我队近年来在含砂粒较多的地层中钻进,经常发生岩心管上部接手被磨坏而折断钻具的事故。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含砂粒的岩屑,随上返的冲洗液向上移动,通过粗径后,钻杆的外环间隙突然变大,液流上返速度相应变慢,致使岩屑在接手部位上下串动,形成“涡流”,并反复地磨损岩心管接手而造成的。特别是接手的丝扣部位,更容易被磨坏、折断。  相似文献   

19.
钻具折断是钻探中常见事故,有时钻杆断头弯曲于溶洞或坍塌成“洞”的孔段,很难找到断头。为了扶正钻杆和找到断头,通常下钻杆勾子去捞取、扶正。这种钻杆勾子由于上部套管和孔径的限制不能增长,如上部是108套管,在91孔径中勾子最大长度就不能大于95毫米,否则下不去。由于勾子长度小,在大溶洞中捞取钻杆就不起作用。为了捞到钻杆,必须加大勾子的长度,尽可能使勾子和孔壁能碰到,这样钻杆就易于找到。为此目的,我队工人总结了实践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队鑽杆接手在使用中经常于丝扣部份折断,折断一端絲扣的接手不能再用。为此,我们把两个只折断一端丝扣的接手车成如图1的形状,然后将两个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