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雪若干光谱反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雪的研究推动了积雪反射特性的测量。据融雪热量平衡方程,雪的积分反射率减少1%,将使积雪消融每昼夜增加0.5—0.6毫米的深度。故要求测量误差小于0.05。早期反射特性的测量不分波段,直至1928年Hulbert E.O.才开始分400—800nm与800—2600nm二波段测量。随后1947年苏联Кринов П.Л收集了若干积雪状态下雪在400—  相似文献   

2.
以沉积作用和岩浆作用为主要内容的“海洋地质学”,作为海洋学丛书之一,于1979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П.Л.别兹鲁柯夫(Беэруков)负责编辑的,全书共分八章,计415  相似文献   

3.
论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造地球化学是一门介于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创建是和当代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就国际而言,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从19世纪索尔贝(H.C.Sorby)提出构造地球化学的萌芽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范菲(W.S.Fyfe)开拓构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直到80年代佐勒金(Л.П.зорькин)展开构造地球化学的实践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研究历史阶段。其研究的内容和步骤则包括相关解释、实验模拟、实践应用和基础理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地台盖层中的含铀性的研究不很够,其分布区情况如下:(1)БaлTИЙckИЙ地盾:在BeHД期ГДOBckИЙ层灰色粘土-砂岩中有后生的淋积型矿化,可以划分出БaлTИЙcko-ЛaдoжckaЯ两个含铀地带。前者含有CлЯBЯHckoe、ПoлЯHBI、PЯбИHOBC-koe矿床。在两地带范围内有可能存在不整合面型矿床。(2)乌拉尔西部边缘:含铀石,沥青铀矿的矿石产于在二叠~三叠纪河谷沉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58,18(3):229-231
全苏地理学会协同全苏天文测地学会列宁格勒分会于1955年1月在列宁格勒先后召开了两次天文地质学会议。会议的发起人有Г.Н.卡切尔弗尔德(Г.Н.Каттерфепьд),Н.И.列昂诺夫(Н.И.Леонов),Б.Л.李奇科夫(Б.Л.Л.  相似文献   

6.
浙西、皖南上奥陶系复理石建造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7年6月中旬至12月中旬,我们在浙江西部、于潜、昌化、分水、江山等县,安徽南部、宁国、绩溪等县进行了地质测量及路线调查工作。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在苏联专家П.М.麦尔库洛夫教授和南京大学地质系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的。П.М.麦尔库洛夫  相似文献   

7.
根据Л.В.索洛金阐述的利用余项函数u作为修正量以反演三度密度界面起伏的思路,本文提出了几种解三度密度界面正反演问题的具体算法。其中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的算法,已在武汉计算站的DJS—15机上实现。从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所进行的计算结果看,能保证必要的精度,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孙大鹏 《地质论评》1964,22(4):276-288
至今,油页岩与石油的成因联系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油页岩是可燃有机矿产一部分,应从化学观点进行研究。如А.Д.阿尔汉格尔斯基(1927年)、Г.Д.斯塔德尼科夫(1932—1937年)、В.П.巴士林、И.О.布罗德及В.С.维谢洛斯基  相似文献   

9.
尼日利亚石在我国的发现及其晶体结构初步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尼日利亚石(Nigerite)是B.雅柯布逊(Jacobson)和J.S.维布(Webb)于1947年在尼日利亚的伟晶岩中发现的;F.A.巴尼斯特(Bannister)、M.H.海依(Hey)和 H.斯特德勒(Stadler)作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此后,1956年,苏联学者Л.Л.  相似文献   

10.
地质勘探工作的资料表明,ДaЛMaTOBO铀矿床独特的地质条件可以保证安全储存液体核废。此矿床的含矿岩石位于中晚侏罗世古河床的冲积层上。这些地层通过超覆其上的由4个不透水厚层和其间夹有含水层所组成的陆相地层和海相地导与外界大气相隔离。  相似文献   

11.
以柴达木的沉积为例论述红色层生成条件中的气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都一致认为,红色层基本上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偶或是泻湖相沉积。他们认为,红色层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前平原上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是产生红色层的决定性因素。Л.Б.鲁欣指出,这一类型的沉积与上升的山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他又认为,红色层同时又与海盆有关。  相似文献   

12.
ЭCП-103天然场源电磁测量仪有较好应用前景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引进的俄罗斯全俄勘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ЭCП-103天然场源电磁测量仪分别在下庄、相山两个矿区完成了仪器的野外试验工作,通过了由地质局组织的验收。验收工作首先邀请俄罗斯专家A.A...  相似文献   

13.
矿石工业品位指标问题,是矿山开采因而也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我国多年来采用的,是由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组成的“二项指标体系”。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缺点和改革它的办法,已经先后有过一些探讨。下面介绍的A.M.马尔戈林和Л.П.布尔多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中的修正主义经济观点,主要是主张从批发价格出发,而不是把国家计划和核算价格统一起来去确定工业品位指标。这实际上是要以按批发价格销售产品获得的利润来刺激生产,而不是以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来调节生产,不是以政治统帅生产。这是我们所要反对的。由于这个问题与品位指标体系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不论在采用那一种指标体系(包括二项指标体系)时,这个问题都是既能够发生,又能够排除的。因此,只要我们把价格和利润的问题另作处理,文章对“二项指标体系”缺点的分析和对它进行改革的设想,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10年就有人从事土壤地球化学方面的工作,但直到1950年А.П.维诺格拉多夫编写出版了《土壤中稀有元素和扩散元素的地球化学》一书,成为早期代表著作。1975年,J·J.康纳和H.T.沙克立特编写了“美国大陆某些岩石、土壤、植物及蔬菜的地球化学背景值”,这一工作把岩石—土壤—植物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无疑使研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64,22(1)
据绝对年龄资料与地质构造特征的对比П.С.Воронов,А.Я.Крылов认为,东南极地台是加里东后期所形成。东南极圈中部韦斯特弗里绿州,是个特殊的中间地块,位于东南极圈海洋沿岸的加里东褶皱带。绿州的岩石是由混合岩化二辉斜长片麻岩和角闪片岩所组成,它的时代最老(1185百万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ГaЛeKH法分析了集中质量对悬臂的Leipholz杆的失稳形式及临界载荷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的是苏联萨亚克组矿床的情况。萨亚克组矿床赋存于同名的地堑—地向斜的东部和中部。后者由萨亚克系中石炭统海相沉积组成,不整合地产于中古生代,局部于前古生代基底之上,上述沉积层为一组不等粒的花岗质砂岩、复矿砂岩和钛磁铁矿砂岩、砾岩、凝灰—泥砂岩、火山凝灰岩和岩屑凝灰岩、灰岩以及灰质砂岩。在塔斯蒂库杜斯克系剖面中(据Γ.П.布尔杜科夫)灰岩与灰质砂岩组成明显的碳酸盐层,个别地段厚度达100—120米。萨亚克地堑—地向斜中之火山—沉积岩被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及花岗岩成分的侵入体所切穿,其中以  相似文献   

18.
叠层石洲际对比的成败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它的分类、命名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十几种分类系统,各家都选择了各自认为的主要标志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C.D.华可脱(C.D.Walcott,1914)以叠层石的平面形态为依据,将美国贝尔特(Belt)群的叠层石分为块状—蜂窝状、半球状、扇状、管状四大类若干属种;В.П.马斯洛夫(1960)根据叠层体平面上的形态及粗细层理特征,采用多名法进行分类;П.С.克拉斯诺彼耶娃(1960)的分类则重基本层的亮带、暗带特征并结合一定的外部形态;И.Н.科罗柳克(1960)根据表壁特征将柱状叠层石分为无壁、具薄的单层壁、具多重壁及由专门组织形成的特种壁等四亚类九群;在И.Н.克雷洛夫(1963)的四级分类中,特别强调叠层  相似文献   

19.
П.П.克利门托夫所著“水文地质学”一书于1955年在莫斯科出版。(中译本于1956年在北京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特点即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和“矿山水文地质学”两个组成部分。由这一特点反映出本书是针对矿产地质勘探各专业的“水文地质学”课程的要求而编写的。由于著者与卡明斯基、奥弗琴尼科夫同为苏联水文地质教学工作的权威者,苏联地质勘探学院的水文地质教学大纲都是由他们编审的,所以著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质》2002,20(Z1)
该矿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努拉套山南坡撤马尔罕西北80 km处,产于乌兹别克斯坦南天山最大的克齐尔库姆—努拉套含金省内,估计金储量约400 t.该含金省内还有世界名矿穆龙套以及道吉兹套、科克帕塔斯、阿曼泰套和萨尔米奇等矿床. 克齐尔库姆—努拉套含金省是南天山海西褶皱带中泽拉夫尚—突厥斯坦构造—建造带的一部分.据П.Н.佐年沙因等人研究(1990),南天山西部自寒武纪到中石炭世曾是突厥斯坦海.黑色泥质复理石沉积在被动大陆斜坡上.晚石炭世和二叠纪洋盆封闭,南天山构造带发生了强烈的大陆碰撞,结果形成了南天山主要的推覆断裂,中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