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年我队在新田岭矿区施工巷道(平巷),用直眼掏槽爆破法取得了一些经验,炮眼利用率由60~70%逐步提高到90%以上,工程质量也比较好,巷道的掘进方向、掘进坡度和断面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坑探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规定。现就怎样提高爆破效率的问题,谈谈我队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前坑探工程的手掘比重,约占总数60%左右。手掘坑道的通风问题,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火炉通风和人工通风(手摇通风机、脚踏通风机)等。不仅通风时间长,效率低,而且井下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人工通风比自然通风效果有些提高,但劳动强度大,风压低,风量小,满足不了五十米以上坑道通风的要求。因此通风问题是手掘坑道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石棉队推广葫芦炮爆破法生产效率提高36%左右四川石棉队今年的山地工作任务很大,坑道穿过岩层一般为6- 7级,最硬也有高达11级。为了解决手掘在硬岩层中掘进提高效率的问题,所以石棉队海子坪工区开始进行试验推广,葫芦炮”爆破法,据初步试验,在6-8级岩石中,爆破效率高达100-120%,进尺比原来提高36%左右、炮眼个数比原来减少3-4个。在这次试验推广中初步解决了硬岩掘进中提高效率的问题。现正在各工区试验推广中。(材英麟)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爆破作用是炸药能量的瞬间释放,同时对周围介质产生冲击和破坏。为了防止爆炸气体逸散并提高炸药能的有效利用率,在炮眼爆破中,均用炮泥堵塞炮眼。但是近十年来,在全国地质部门岩巷掘进中,几  相似文献   

5.
当爆破效率不变而加深炮眼;或眼深不变而提高爆破效率,两者任具其一,均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因此,进一步研究炮眼的排列,不断改善爆破参数,是有重大意义的。从提高掘进速度、降低单位成本考虑,提出了螺旋渐开直线掏槽的试验方案。且将平均眼深加到1.4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山地工程中误炮的发生还是很多,由于误炮的产生,对爆破的影响很坏,而作业时间也使用较多,因之爆破效率无法提高,尤其重要的是直接严重的威胁着工人生命安全,而误炮的发生,原因虽是多种多样的,但就炮眼的爆破与否首先决定于爆破材料的质量与加工的好坏;因之为了消灭误炮,研究有关炸药雷管引线的储存、加工问题,是必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作者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远在57年以前,我们就采用葫芦炮,使坑道掘进的炮眼消耗量,有了很大的降低,并提高了掘进效率,药量也有所节约。现在,我们又将若干葫芦所装的炸药集中在1个大型的葫芦里进行爆破,谓之大型葫芦炮。它与原来的葫芦炮相比,炮眼消耗量又进  相似文献   

8.
宗琦  傅菊根  徐华生 《岩土力学》2007,28(9):1992-1996
崩落爆破通常承担整个立井冻土掘进爆破40 %~60 %的破土量。宽孔距崩落爆破能够增加自由面的有效利用、增强自由面应力波的反射拉伸作用和消除或减小冻土中的应力降低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冻土爆破漏斗模型试验,综合考虑爆破漏斗体积和爆破后两炮眼间最大凸量,初步认为炮眼密集系数 =1.5左右时较为合理。结合立井崩落炮眼成圈弧形布置和冻土所受夹制作用相对较大的特点,建议应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立井冻土崩落爆破炮眼密集系数,这在进一步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602队五号坑是在完成斜井工程后,四月份正式开掘下部平巷,五月份該坑推行了直線爆破。到目前为止由于采用了直線式凿岩,加深了炮眼深度,相应的提高了爆破率,在单机單掌作业条件下,不断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在运用和推行这一工作的同时,仍然产生和存在着炮眼佈置不統一,炮眼深淺不一致,操作不正規,裝填不合理等问题,以致爆破效果不够稳定,爆破率仍停留在75%的原有水平上,炸藥消耗也未能降低。这些问题阻碍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針对以上問題,以602队为主组织了技术力量,依靠和发动群众,于10月上旬配合工段进行了統一炮向与合理裝填的技术試驗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和提高爆破率及台班效率,相应的降低爆破材料的消耗量,并为將来推行打眼放炮說明书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在炮眼爆破作业中,通常认为:装药后堵塞炮泥的质量是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禁止不加堵塞即放炮。但近几年来,我们在机掘坑探工程施工中,一改以往的做法,全面推广使用无炮泥爆破,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简  相似文献   

11.
在小断面勘探坑道掘进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较多.而炮眼深度将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及其材料消耗.所谓合理的炮眼深度,即要保证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及装运生产率,爆破材料消耗最低,掘进每循环  相似文献   

12.
戈尔诺索里矿山在硬度f=14-18的岩石中掘进断面为4米2的水平坑道时,对炮泥影响爆破效率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炮眼的钻进深度达1.5-2.0米。在炮眼的整个长度内装了药或留有20-60厘米没有装药,有时使用了炮泥。得出结论,即向炮泥方向波及  相似文献   

13.
东川白锡腊分队过去在坑道掘进爆破中,使用直径32和35公厦的药包,而钎头直径则为42~45公厘,炮眼最终直径大于药包直径10公厘.这就减小了装药密度,从而减弱了爆破气体的最初压力,降低了炸药的功能.因为装药密度(药包体积与其所占炮眼容积之此值)愈大,爆炸功能愈高.因此,应使炮眼直径与药包直径之间的差为最小.该队现采用小直径钎头凿岩,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穿孔速度.这种提高凿岩爆破的效率、加快掘进速度、降低成本的简而易举的技术改进,是值得注意的,希有关单位研究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陶坤 《探矿工程》2012,39(9):80-84
光面爆破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及成本等,牛角山隧道凿岩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根据TM隧道断面测量系统采集的断面超欠挖数据,进行现场检查、讨论分析,找出影响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较好地提高了光面爆破效果,一次循环进尺平均光面爆破合格率达到95%,炮眼残留率达到85%,不仅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而且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获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关于炮眼爆破法起爆药包置于炮眼中的位置方向问题,至今国内外各有论述,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现根据我们实践中的教训谈谈看法。一、炮眼内起爆药包位置在坑道爆破装药操作问题上,五、六十年代,炸药说明书和有些矿山的操作规程中,明文规定起爆药包装填在眼口第二个药包的位置最佳,并把雷管的聚能穴朝向炮眼底顺着炮眼深度摆放,一般称之为正向起爆。这种爆破理论是药包爆炸时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将直接通过聚能穴冲击起爆后面的各个药包。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又认为起爆药包置于炮眼底并反向置  相似文献   

16.
凿岩爆破是坑道掘进的主要工序,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山东省地质局807队的党政领导下,由817队、807队组成了凿岩爆破工作组,对807队一分队的机掘平巷凿岩工作中的钎头直径、刃角及风压,爆破工作中炮眼数目、掏槽方法及炸药消耗量  相似文献   

17.
我队在江西某矿进行地质勘探工作。70%的平巷和探采天井工作量均在含白银矿石榴子石矽卡岩中掘进,矿岩呈层状,纹理清晰,节理不发育,岩石坚固性系数f=18,具韧性。该矿一直沿用直线龟裂和螺旋掏槽爆破,炮眼利用率低,1989年7月掘进51个循环,平均仅达50%,最低的为20%,8、9两月虽通过外延和内部摸索,但仍只分别为63%和68%。9月下旬起试行五星掏槽,掘进19个循环,平均达83%。1990年经对炮眼参数,几何形状,起爆顺序和辅助眼布设作相应调整后,使炮眼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并减少了炮眼个数,降低了材  相似文献   

18.
药壶爆破是我队提高手掘浅井队班效率的主要方法,为充分发挥药壶爆破的作用,我队又将方井改为圆井,使效率提高了30%。在圆井支护上也作了改进,除用圆木框支护外,又利用废钻杆制作了金属支护(用42公厘废钻杆加热后制成)。同时在打眼工作中根据岩石硬度不同选用各种钎型及推行多井口作业等,也都对提高队班效率起了很大作用。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爆破工作是传统坑道掘进的主要工序,为使爆破作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队在洛宁上宫矿区PD6峒的安山角闪岩中掘进坑道,断面为2×1.8米~2,采用炮泥堵塞炮眼初步获得一定的效果。如:每循环进尺由0.79~1.02米,比无堵炮泥爆破效率提高0.23米,其爆破材料可节约炸药(2.42公斤×1.2元)2.90元,雷管(3.2个×0.08元)0.26元;导火线(5.3米×0.2元)1.60元,共节约4.22元。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炮眼堵塞炮泥在爆破中的作用,但是为了得到最佳的爆破效果,关键还是正确的选择掏槽方法才能达到为  相似文献   

20.
基洛夫燐灰石矿在掘进水平和和垂直坑道时,采用了直线掏槽,其掘进工程约有70%是在普氏强度系数为6~8的岩石中进行的,30%是在8~12的岩石中进行的.矿体被霓石(纯钠辉石)、赤跌矿和另外一些强度系数为12~16的矿物夹层与裂隙带所切割.目前该矿使用了几种变形的直线掏槽,其一般特征是炮眼依次爆破.标准的掏槽如图1.a所示,炮眼直径为40~44公厘,每根导火线之长度差为8~10公分,平均眼深为2.0~2.2公尺,在垂直坑道中炮眼利用系数为0.90,在水平坑道中炮眼利用系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