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新煤田钻探设备,改变现用四脚钻塔重量大、结构复杂、高空安装不便而且安全性差的状况,中国矿业大学钻探设备研究室与安徽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队合作,研制成功 ZT-A 型两脚轻便钻塔。这种钻塔包括由低、中、高3种高度钻塔组成的一个系列。该项成果已于1988年10月通过了局级技术鉴定。经进一步完善,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5,(5):68-69
拆建钻塔需要高空作业,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事故。为了操作安全最大限度的缩小不安全因素,我们分别组成了“三结合”小组,试验成功并推广了一种新型建(拆)塔方法一整体立塔法。即在倾倒状态将四角铁塔组装好,然后用钻机的升降机通过地滑车组及挑杆将钻塔竖起。拆卸钻塔时,先把钻塔放倒,然后拆成单件(见图1)。  相似文献   

3.
钻塔是钻探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多用四脚钢制可拆性钻塔。它结构松散,可拆安性强,体积大,重5~10t,安拆时高空作业,易发生人身事故。因此,我队从70年代就开始钻塔的改进研制工作。1979年,完成了一台300m车装钻塔的设计和研制,实现了钻塔机械化起落,钻探的四大件都安装在一部汽车上,搬迁时节约了大量的费用和时间。在生产试验中,施工了25个钻孔,总进尺近3500m,节省搬迁时间近50余天,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受钻机工人欢迎。  相似文献   

4.
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们针对钻探设备中的四脚钻塔,结构庞杂、成本高、重量大、安拆、搬迁费时费力等缺点,认真地总结了以往在这方面革新的经验,于1966年,开始设计、试制,试用了“复合式两脚钻塔”。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几年来,经过多次改进,现已在我公司各队全面推广,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钻探设备的轻便化,我公司1966年开始设计制成并应用了复合式两脚钻塔,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不断改进,效果较好,现已在所属各队推广使用,已完全取代了原与北京型钻机配套的四脚钻塔.用这种钻塔施工过的最深钻孔为830米,最小的倾角75°,最大负荷15吨.实践表明,这一类型的钻塔,完全能够适应冶金地质钻探施工中深钻孔的需要.其特点是,重量轻而强度大,结构简单,拆迁安装方  相似文献   

6.
打破传统的自下而上安装钻塔的方法(顺装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安装法(逆装法)构想,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钻塔拆装机和一种机装可逆式钻塔,既保持了四脚钻塔的优点,又解决了高空拆装作业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煤田勘探系统广泛使用的四脚钻塔,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但是,由于钻塔重量大(3—4吨),构件多以及本身结构上的原因,拆装工作需在高空进行,操作既不安全,工期又长,搬迁极不方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采用坑道钻找矿代替部分坑探和节约钻探进尺,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坑道钻施工前,首先应在井下开凿安装钻机、钻塔的硐室。俗称“机窝”其规格的设计和开凿方法,安全、质量,支护结构直接关系到井下钻探的施工速度和安全生产。我队自81年底开始井下钻探施工,对机窝规格的设计和开凿,作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设计和开凿规范,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钻塔是钻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合理的结构参数,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自重轻,安装运输拆卸方便,经济效果好。为了解决好安全和轻便的矛盾,需要对钻塔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钻塔结构多属空间超静定结构,受力计算繁杂,计算所需的时间长,设计时很难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对快速设计先进合理的新产品是一个障碍。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算”是克服这个障碍,实现优化设计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简易钻塔     
我队在进行铝、粘土矿钻探施工中,钻孔深度多在20~60米,最深200米,一个机台每月要搬迁10余次.为适应浅孔施工周期短、搬迁频繁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浅钻简易钻塔.它与滑撬式铁基枕配合使用,既实现了钻塔的轻便化,又利于全套钻探设备的整体搬迁.通过生产使用,效果良好,深受广大钻探工人欢迎.  相似文献   

11.
赵明义 《探矿工程》1979,(5):74-75,31
为了钻探施工轻便化,实现立放钻塔机械化,达到快速搬迁、快速安装的目的,我队曾设计和试制了四种轻便钻塔。通过试验改进,认为新型两脚钻塔最为理想。到目前共加工九部,并都在生产中正常使用。新型两脚钻塔可与北京800型、600型、500型、200型等转盘钻机配套使用。用这种钻塔打过40米浅孔和600米的深孔,在处理孔内事故强力起拔时,从未发生过变形。  相似文献   

12.
一直孔钻塔安装距的求定(一)大穿钉式三、四脚木质直钻塔直孔安装距的求定三脚木质直塔打直孔时,一般单腿在孔前,双腿在孔后.单腿支点与孔位距离为前、后塔脚距离的2/3.两塔腿中点与孔位的距离为前后塔腿之间距离的1/3,即孔位与三个塔腿地面支点距离相等,三个支点联线即成等边三角形.四脚木质直塔打直孔时,孔位在四脚支点正方形的中心点.1.作图法: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8,(6):63-64
以往我队在钻探生产中,发生孔内烧钻、夹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都是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丝钻杆“反”的方法。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往往发生拉坏钻塔、拉断基台木、反坏钻机等设备事故,而且还可能发生钻杆“反”成几节、事故头靠壁、正丝钻杆“反”反丝钻杆等等复杂情况。处理事故时间长,不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钻探施工轻便化,实现液压立放塔,达到搬迁、安装速度快、安拆塔时无高空作业,保障钻探工人的人身安全,在调研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1979年开始研制CY型钻塔,又于1980年进一步改进,经过几年的台架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CY13—2型钻  相似文献   

15.
蔡盛 《探矿工程》1984,(6):65-65
多年来,我队一直使用四角管子钻塔,重量大,杆件多,特别是高空作业不安全,为了适应我队浅孔多、搬迁频繁的特点,我队设计并试制了一部轻便人字钻塔。以达到快速搬迁、快速安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活动工作台是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中钻探工作中的一项技术革新。由我队队长、技师和技术人员集体研究并经多次改进而成的。活动工作台是将原钻塔上置于横拉手的各层工作台板、安全栏杆、梯子等设备完全取消,代之以手摇绞车升降的“罐笼”——活动工作台。因而,大大缩减了安装、运输工时,并解放了劳动力。这是贯彻了多、快、好、省快速钻进的一件先进设备。曾在我队一机场试用,证明它是灵活、轻便、安全的塔内空中作业的先进设备。现就试用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7.
根据钻探教学实习现场基本是固定不动的特点,我们设计加工了一套玻璃钢塔衣。该钻探教学实习现场的机房为砖瓦结构,钻塔为SG18型金属管塔。  相似文献   

18.
地锚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钻探和水文钻井中,钻塔和桅杆都必需用绷绳加固,以增加钻塔和桅杆的稳定性和增加起重能力,使得起下钻过程中安全可靠。但是,绷绳的紧固以往一直使用落后的挖坑或打桩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麻烦,安全可靠性差,且浪费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一直用的角钢四脚钻塔,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笨重(每台4~7吨),对于在山地搬迁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这种钻塔在按装过程中显得复杂费事,特别是整体按装还受到地形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矛盾,我们从1969年起,在队革委会的领导下,认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结合北京型钻机的特点,并吸收了兄弟单位的先进技术,试制一种配合北京型钻机的桁架式钻  相似文献   

20.
活动工作台是钻探塔上作业载人升降工具。自塔上作业由塔梯改为活动工作台以来,对改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在缺乏检查和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跑台”和“坠台”的现象,造成伤亡事故。广大钻探工人迫切要求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第一地质大队安全科近两年来吸收了煤矿罐笼防坠器的原理,经过努力,初步试制成功了EDY型钻探活动工作台防坠器,这是一种杠杆卡瓦式的防坠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