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较多,构建地质灾害减灾长效机制,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增强预防和处置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崩滑流灾害与其他灾害的区别,决定了其减灾的长效机制的差异性。要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认识高度制定相应的减灾战略;建立、健全以"预防为根本"的减灾制度;加快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进程;建立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全程化的灾害风险管理系统;灾害危险体的处置,既要安全,又要经济合理;要有高效应急处置的措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GIS技术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定量分析方法,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郊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地质、地形数据库等滑坡因子空间数据库和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进行了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对连云港市郊区滑坡灾害在空间上的预测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广应用、防灾减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GIS技术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定量分析方法,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郊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地质、地形数据库等滑坡因子空间数据库和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并进行了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对连云港市郊区滑坡灾害在空间上的预测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广应用、防灾减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GIS支持下应用PSO-SVM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灾害易发性预测是滑坡监测、预警与评估的关键技术。如何有效地选取评价因子和构建预测模型是滑坡灾害定量预测研究中的难题。本文以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岸坡作为研究区,通过地形、地质和遥感等多源数据融合,提取滑坡孕灾环境和诱发因素的信息作为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针对滑坡灾害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构建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定量预测滑坡易发性。最后通过分类精度比较分析基于格网单元和对象单元的滑坡易发性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对象单元的PSO-SVM预测精度较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41 5,Kappa系数为0.849 0,预测结果与野外实际调查情况较为一致,可为三峡库区滑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军强 《测绘学报》2020,49(3):397-397
滑坡变形监测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对地质滑坡灾害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是防灾减灾至关重要的命题。GNSS作为滑坡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具有连续高精度、全天候监测能力,而且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获取滑坡地表三维矢量变形的监测手段。然而,滑坡灾害往往多发于山地丘陵等复杂环境下,加上地震、降雨等因素的诱发作用,极易影响GNSS技术的实时预处理质量和监测定位精度;此外,高价位的GNSS监测终端开销也使得大规模、高密度滑坡监测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针对上述滑坡复杂环境影响和设备成本问题,本研究分别从高精度GNSS实时数据预处理算法、空间地形环境建模和低成本云平台监测系统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GIS支持下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滑坡预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空间、时间预测两个方面。基于统计模型进行区域评价与空间预测是滑坡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预测结果往往依赖样本数量和空间分布等。本文以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为研究区,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构造、土地覆盖、地貌类型、道路和排水系统作为评价因子,探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获取与管理滑坡灾害信息,以及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下滑坡空间预测的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和逻辑(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应用于滑坡空间预测,结果显示平均预测精度分别为95.9%和86.2%,SVM法具有较高的描述精度,值得推荐;同时,基于SVM模型的滑坡空间预测受样本影响较小,预测结果相对比较稳定,这对于滑坡灾害区域评价与预测的快速实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序InSAR技术探测芒康地区滑坡灾害隐患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对电网建设运行、交通干线通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亟需有效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分布的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探测识别,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信息支持。采用小基线集(SBAS)时间序列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覆盖芒康地区的历史存档ALOS PALSAR和ENVISAT ASAR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探测发现了分布在318国道沿线和金沙江河谷的多处疑似滑坡灾害隐患点,获得了潜在滑坡形变的空间分布图和时间演化特征,证明了时序InSAR技术应用于藏东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滑坡的孕育和发生是受不同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灾害现象。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滑坡编目和灾害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相结合对滑坡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表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区划中的广泛应用,灾害危险性的定量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全面介绍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定量模型,分析了未来滑坡灾害区划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滑坡遥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滑坡遥感已有20多a的历史,作为区域性滑坡宏观调查的主要手段曾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的滑坡灾害调查及防灾减灾工作 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末以来,由于采用了“数字滑坡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滑坡遥感成为能更准确的定性、定量的调查手 段,甚至可进行大型个体滑坡的详细调查和监测研究。“数字滑坡”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 、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该技术大致可分为3大部分: 滑坡基本信息获取、信息存贮和管理及专题服务技术。本文以三峡库 区、四川天台乡滑坡、金龙山滑坡及易贡滑坡遥感调查及监测说明“数字滑坡”技术的专题服务应用。  相似文献   

10.
滑坡灾害占我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1%以上。广州市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多次发生滑坡地质灾害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建立滑坡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示范点,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示范推广研究,对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让卫星定位系统监测地表位移手段更加适应了滑坡监测的现场环境的需要,提高了监测精度,确保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GIS云南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主要由降雨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现象.对云南近8年来的滑坡灾害数据和降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耦合预警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WebGIS技术的耦合。运用新一代的RIA技术Silvedight.基于MapGISIGServer平台,在异步响应的网络中使用流程化的操作方式构建出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精确、及时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滑坡灾害虚拟场景对灾情信息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滑坡灾害场景存在建模操作复杂、可读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知识引导的滑坡灾害场景动态表达,探讨滑坡灾害场景内容、模型与表达特征及相互关系,建立滑坡灾害场景建模的多层次语义约束规则,提出了知识引导的滑坡灾害场景动态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原型系统并开展案例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通过知识引导简化建模操作过程,快速构建滑坡灾害场景,实现灾害成因、发展及影响全过程的动态表达,能更有效地帮助用户全面地理解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快速、准确的提取中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Quick Bird图像,突破传统调查方法的限制,发挥其宏观、综合、直观、快速等优点,在Quick Bird图像上详细地图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体的位置及发育范围,结合高程和坡度等基础地理信息,探讨地质灾害发育的空间规律。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内地质灾害以泥石流、滑坡为主。主要沿河及公路等人类活动较密集的区域分布,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受到降雨和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研究区内的防灾和减灾工作提供重大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种类多、地域广、频率高、损失重的特点,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天津港8·12爆炸、深圳光明新区山体滑坡等灾害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  相似文献   

15.
基于Bayes决策的机载全极化SAR图像滑坡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雷达遥感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调查是地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多云多雨地区。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发的高效能机载SAR系统(high–performance air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HASARS)具备X波段双基线干涉和P波段全极化观测的能力,是国内首家多频段多模式机载SAR系统。从多极化机载SAR数据的特征选择和信息提取等角度,评估了不同极化模式组合对滑坡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并基于Bayes决策理论,提出了多极化SAR图像分类的特征选择方法。利用不同研究样区的特征选择结果提取了多个滑坡的范围,提取精度均在90%以上。HASARS的高空间分辨率及其获取的高精度DEM和P波段全极化观测,可以近实时、高精度地获取地表滑坡灾害专题信息,在滑坡等减灾救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调查,获取了云南省兰坪县崩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利用Arc GIS软件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县崩塌滑坡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对该县未来崩塌滑坡发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易发性评价。分析结果确认了极高易发性区域地理位置,其中,极高易发性区域面积为345.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7.90%;高易发性区域面积为429.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2%。所得到的兰坪县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布对进一步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公众展开滑坡灾害教育,可以提升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目前的灾害教育主要针对学生与救护人员,其教育方式集中于课本教学及专业培训,内容专业性较强,且教育者与公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公众难以对滑坡灾害有直观认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公众教育的滑坡灾害可视化视觉表征方法,重点研究动静结合的视觉表征框架以及滑坡灾害知识图解与概念图实例化等关键技术,以实现对滑坡过程的整体描述与外在因果的表现。选择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6·24茂县叠溪特大山体滑坡开展案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构建滑坡灾害知识的视觉内容,快速地帮助公众了解滑坡灾害知识。  相似文献   

18.
黄露 《测绘学报》2020,49(2):267-267
近年来,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日益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深入开展滑坡灾害气象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了解决传统滑坡灾害气象预警方法在计算性能和预警精度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工作,选取汶川M s 8.0级强烈地震重灾区的62县市为研究区,深入分析研究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降雨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滑坡因子指标体系,运用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并利用研究区历史监测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滑坡灾害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坡是西攀高速公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采用GIS技术建立了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滑坡灾害管理系统,提高了滑坡灾害的管理效率。详细讨论了各种滑坡灾害专题制图和滑坡体三维可视化建模的过程和方法。这些是滑坡治理过程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也为滑坡治理的工程措施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是滑坡灾害高发的城市,滑坡灾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历年滑坡统计资料,基于GIS平台,分析重庆市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自1980年起,重庆发生滑坡的次数明显增加,且集中发生在5~9月,尤其是7月。80%以上的滑坡为降雨引发,其次是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诱发滑坡灾害增长速度最快。重庆滑坡密度大的地区为市区以及万州区、忠县等三峡库区核心地带,滑坡高发地区有东北向西南方向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