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油气工业从常规到非常规,进源找油,是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发展和科学研究持续推进的必然趋势.研究团队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余年不懈攻关,构建了非常规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和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富集”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集成了非常规油气关键实验技术、勘探评价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和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体系框架.从常规油气的“源控论”到非常规油气的“源储共生系统”,深刻认识到源岩层系及与其大面积紧密接触的致密储集层系中可以聚集巨量工业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超过1×108 t油当量,约占油气总产量28%,其中非常规气约占天然气总量的41%,非常规油约占石油总量的17%.油气不可再生,但非常规油气革命可延长油气工业的生命,持续强...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天然气地质理论与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石昕,石宝珩/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张运东/世界石油工业,1999(10)中国陆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科学探索井探索领域及目标——马新华,钱凯等/勘探家,1999(3)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及发展对策——罗志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论油气勘探的思维油气勘探思维是科学与工程两种思维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都是以中、新生代断陷—拗陷盆地为特色(图1)。深入研究这类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和沉积特征,不仅对已开发盆地及周围同类型盆地进一步提高勘探成效是有用的,并且对指导我国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勘探工作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是缩短研究开发的周期 五十年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是陆相生油理论突破的功绩,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陆相生油理论为在这些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直接指导了陆相油气的勘探开发。随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陆相生油理论也渐趋系统完善。实践证明,我国油气勘探的每一个飞跃都与油气形成理论的每一次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找油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页岩油逐渐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新兴力量,我国也逐渐的开展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工作。目前,在我国极少的数盆地之中已开展页岩油工作,如渤海湾盆地,截止2011年底,济阳坳陷320余口探井在页岩中见油气显示,其中30余口井获工业油气流。我国大多数含油气盆地均具有形成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油藏的条件,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坚持安全环保、低耗水发展为理念,注重先导试验,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与采油工程一体化设计,深化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使得页岩油资源为我国能源发展与安全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和日益增大的能源压力,让非常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这让天然气家族中的新成员——页岩气在北美大陆上大放异彩,也引起了我国的重视和关注。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表示,加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对于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甚至改变整个能源结构,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体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呈气态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形成、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我国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起步较晚,“六五”期间国家将煤成气开发研究列为攻关项目,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研究工作,同时气体地球化学研究也获得了相应发展,并对我国天然气勘探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用多因子综合指标明确肯定了不但存在煤成(型)气,而且确实存在一批煤型气的工业气藏,这就科学地证实了煤系地层不但可以形成天然气,而且可以经排烃、运移、聚集形成工业煤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为近年来在北美地区广泛勘探开发的天然气新目标,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异军突起,成为突破最晚、近期发展最快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依据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和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展,阐述了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本态势和页岩气5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全球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预测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约100×1012m3,指出页岩气的成功勘探开发是近10年来油气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重大成就,页岩气资源潜力丰富,实现全面开发将带来一场全球的能源革命。最后,提出了4点加快中国页岩气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页岩气为近年来在北美地区广泛勘探开发的天然气新目标,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异军突起,成为突破最晚、近期发展最快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依据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和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展,阐述了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本态势和页岩气5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全球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预测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约100×1012m3,指出页岩气的成功勘探开发是近10年来油气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重大成就,页岩气资源潜力丰富,实现全面开发将带来一场全球的能源革命.最后,提出了4点加快中国页岩气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述·评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刘申叔/海洋石油,1998(3)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新进展——龚再升/今日世界石油,1998(9—10月期)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展与前景——赖万忠/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4)南沙及其邻近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针对该海域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常规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产量不断下降,但世界油气需求量持续增长,而非常规油气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因此非常规油气资源日益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油气勘探开发从常规向非常规跨越是现如今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源储特征、沉积相、相态、地震响应及测井响应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中国主要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为页岩油、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致密油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在孔隙度,渗透率,沉积相以及测井响应等方面都有区别。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短缺将长期存在情况下,开发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对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压力,保证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丽水凹陷是东海盆地除西湖凹陷之外最重要的含油气凹陷。丽水凹陷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近年来,油气勘探受二氧化碳气影响严重,天然气藏中高含量的二氧化碳减低油气勘探的商业性。因而,明确丽水凹陷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成因、来源对东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丽水凹陷天然气成因主要为Ⅱ型干酪根热成因油型气,其次为Ⅲ型干酪根成因的煤成气和Ⅱ型干酪根油型气混源气;油型气来源于古新统月桂峰组湖相烃源岩,煤成气来源于灵峰组陆源Ⅲ型干酪根烃源岩。二氧化碳主要为无机成因气,来自地幔与火山活动有关。西次洼中北部、远离火山活动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含油气系统为切入点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识别出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6个控制因素:稳定的温度-压力条件、气源、水源、气体运移、适宜的沉积物或储集岩和圈闭形成时间。针对这些特点,初步提出了工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特别提及轻烃气体浓度与同位素分析法、孔隙流体特定组分分析法和轻烃蚀变产物分析法3种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开心岭-乌丽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为例证明了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为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有利区优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一直是以地震勘探方法为基础的,但地震勘探所提供的含油气构造并非全部含有油气资源,成功率低。因而油气勘探的非地震法不断出现,如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法、放射性方法、地植物学方法和遥感技术法。其中遥感技术方法进展快,它  相似文献   

15.
油气地质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 0世纪世界开采了 115 0亿t石油 ,64万亿m3 天然气 ,如此大量的油气开发是与油气地质的新理论出现并应用于勘探密切相关。 19世纪 70年代出现海相生油论 ,2 0世纪一直在发展和完善 ,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了重大作用。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形成的陆相生油理论 ,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999年产油 1.60亿t,使中国从“贫油国”而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2 0世纪 4 0年代煤成气理论形成 ,使勘探天然气理论从仅与腐泥型源岩有关的“一元论” ,发展于既与腐殖型煤系源岩也与腐泥型源岩相关的“二元论” ,促进了天然气工业大发展。世界产气第一大国俄罗斯探明天然气储量 75 %是煤成气 ,中国近期天然气储量大幅度增长是以煤成气为支撑的 ,2 0 0 0年全国气层气储层的 64%是煤成气。天然气水合物是非常规气 ,较一致估计资源量在 2 .0×10 16 2 .1× 10 16 m3 ,相当于当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总含碳量的 2倍 ,被认为可能是 2 1世纪的替代能源 ,潜力大。但由于地质的、成藏的、富集的、开发的和环境的诸多问题未深入研究或有待解决 ,目前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人们已经研究并完成了使用计算机技术评价油气资源的数量和结构.这包括经济因素和研究工作主导趋势的分析、勘探过程(或采油动态)的模式化和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根据一般的地质和经济的数学模式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不同规模、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矿产资源勘测程度的对象中.以烃类资源的含油气远景评价为目的的各个勘探阶段的技术方法已经得到认可.沉积地层的模式包括关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各种假说的统计学检验.检验的结果是选择符合原始资料和特定地质环境的假说.当分析定性定量指标时,人们必须注意勘测对象的规模和可见资料的数量.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可能会被进一步改善和愈加详细.勘测的第一阶段所得的结论是含油气地质标志的综合体,它可用来对地质体油气参数作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区   总被引:36,自引:17,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龙德  李曰俊 《地质科学》2004,39(2):296-304
轮南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该地区具有多个产层、多种油气藏类型和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垂向上复合叠置,横向上连片成带,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和研究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的理论,已经成功地指导了我国东部和南方含油气盆地的勘探,轮南复式油气聚集区的认识,表明该理论在我国西部挤压型含油气盆地也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三大含油气盆地之一,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但目前油气勘探与开发的目的层主要是中新生界。随着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的突破,柴达木盆地古生界烃源岩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南方海相发层油气综合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目前勘探技术和方法不过关是其油气突破的最大障碍。应加强地震、非震物化探技术方法攻关;发展综合勘探和油气综合评价技术;采用合理的勘探程序;重视发展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老资料,进行信息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非常规油气地质调查工程”,开展了黑龙江省鸡西地区煤系气地质调查、松辽盆地及外围油页岩地质调查、松辽盆地西斜坡油砂原位试采工程、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调查与祁连山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野外长期观测站建设、陕西关中地区氦气地质调查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国情调研等工作,获取了大量基础数据,取得了黑鸡地1井、黑鸡地3井、黑鸡地4井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和重要进展,初步掌握了我国油页岩、油砂、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氦气以及鸡西盆地煤系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该工程在煤系气、油页岩、氦气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提振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信心,推动了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深度融合,促进了非常规油气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