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河北阜平地区刚玉为例,对混合岩化型刚玉的产出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论述。采用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阜平刚玉的矿物伴生组合、矿物之间的关系、结构、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等,并探讨该区刚玉形成机理。该处刚玉的粒度普遍较大,其伴生矿物主要有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夕线石、金红石、绿泥石、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等。根据岩相学特征推测该处刚玉是在片麻岩发生混合岩化过程中,形成富铝质的熔浆结晶而成。讨论了混合岩化型刚玉的宝石学意义,该类刚玉部分可以达到宝石级,但很难达到精品级。若进行规模开发利用,可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的若干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振信 《矿床地质》1991,10(3):255-264
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刚石矿床类型: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金刚石原生矿床类型。本文阐述了我国金伯利岩分布的构造部位、时代、产状、与暗色岩类的关系、围岩及其蚀变特征、岩管的岩相特征、岩石类型及岩石化学特征,并指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冀东某地原生红刚玉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某地原生刚玉矿床具有埋藏浅,刚玉个体大、微红至暗红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等特点,经人工改善可生产低档红宝石。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床的刚玉形态特征、物理性质、晶体结构、包裹体特征及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认为,本矿床应属深熔型混合岩化作用成因,即“混合岩型”刚玉矿床。  相似文献   

4.
滇西云龙混合岩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化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研究认为,滇西云龙铁厂锡矿区含锡围岩是崇山群(前寒武纪)在加里东期经过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成岩方式以交代作用为主,主要表现为多期多阶段的钾化、钠化、硅化。早期深部来源的热液诱发了混合岩化作用的发生,混合岩化热液主要来源于原岩本身分异出的富含钾、钠、硅的流体,交代作用的过程中硅、钠、钾起主导作用。空间上与混合岩密切伴生的锡矿床是混合岩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崇山群是锡的矿源层,混合岩化作用使地层中锡活化转移并富集在有利部位形成工业矿床。笔者将这类矿床称之为混合岩型锡矿。  相似文献   

5.
在混合岩化后期,某些稀有和放射性元素可以活化、迁移和富集,在国内外文献中已有较多阐述。本文报导一个硼铁矿床中含稀土矿化的电气石、透辉石交代岩,是混合岩化成矿的稀土矿床新类型。 在凤城硼镁铁矿—磁铁矿矿床中,含稀土矿化首先由长春地质学院硼矿科研组发现。作者在对矿化分布规律及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基础上确定它是一个独特的稀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石屋岩体和岑山岩体在地质产状、形成时代及岩石学特征上十分相似 ,前人将其划为同一单元 ,并一直将其定名为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通过岩石化学、岩相学及矿物学研究认为石屋岩体及岑山岩体应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它对研究岩石成岩的构造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手段,从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以及火山活动产物的时空分布入手,通过比较系统地对比全区岩浆作用产物的各类特征,认为本区存在线状构造与环状构造复合的火山构造带,论证了火山岩,次火山岩和深成岩“三位一体”的火山-侵入杂岩的存在,并提出本区火山-侵入杂岩属于典型的同熔型系列,其成岩物质来源属于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溧阳县透闪石岩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地区透闪石岩矿床,经研究后认为其矿石主要是钙镁透闪石岩,其中部分岩石微透明,与软玉中的粗玉极相似。本文对透闪石岩的产状、用途做一简介,从矿物学、岩石学方面对透闪石岩矿床进行研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透闪石岩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三河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和井下地质调研、 勘查资料综合分析、 构造地质测量、矿石和蚀变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等,对矿区主要的构造类型、产状特征、脉体和蚀变的类型及矿化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中.根据矿区断裂-脉体类型-蚀变的关系可...  相似文献   

10.
鲁西地区发育众多的岩筒构造,在分析其构造、岩石、矿化等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鲁西稳定的地台背景更易于形成岩筒构造以及岩筒型矿床,因此在鲁西寻找岩筒型矿床的前景极为良好,尤其应当注意在中生代杂岩体的周边地带寻找隐爆角砾岩筒构造,这是鲁西寻找金、铜及其它多金属矿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萨尔托海铬铁矿是我国大型铬矿床之一。本文论述了该区超基性岩与地表、浅部和深部铬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根据岩体产状、内部构造、岩石矿物学、岩石组构及通过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的分析对比、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等,提出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是岩浆成因的,是在造山带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成岩、成矿与变形、变质的。该区铬铁矿主要产于纯橄岩申,其次为斜辉辉橄岩,而橄榄岩仅有少量矿化。主要成矿地段的岩相均有自上而下由偏酸性到偏基性的垂直分带现象,工业矿体赋存于中下部纯橄岩—辉橄岩杂岩带的纯橄岩内或偏基性的辉橄岩中,其构造位置处在岩体基底凹槽之上;地表矿体则多是由形成浅部或中深部矿床的矿浆派生、沿裂隙贯入的脉状矿体。在造矿铬尖晶石中发现了原生硅酸盐熔体包裹体;肯定了褪色岩石富含Cl、B、S等挥发组分,岩石发生蚀变褪色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铬矿成矿作用有关;并从岩相、构造、地球化学及矿床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岩浆分异及铬矿床的形成作用。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结晶温度介于13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平武绿柱石宝石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平武产出世界上十分稀少和珍贵的无色透明扁平板状绿柱石宝石。在野外详细调研和系统分析、测试基础上,全国总结和介绍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绿柱石宝石产出特征,绿柱石宝石矿物学、化学成分、结晶习性及晶体化学、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花岗岩与Be及W,Sn矿化关系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从而,确认该矿床为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型绿柱石宝石矿床。  相似文献   

13.
杜家河金矿产于中元古界黑龙江群联营岩组中,并受背形构造控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金矿物学特征等.研究表明,矿石具有结晶结构、自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等,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并指出矿床在地层、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为该地区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内不同方向、不同矿化程度的断裂构造岩、地层岩石以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构造岩与地层碳酸盐岩及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δEu亏损显著,δCe异常不明显的右倾型,显示出断裂构造岩、地层岩石、矿石三者间稀土元素特征存在着同源的性质;成矿环境主要是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进行;探讨了影响各类岩(矿)石的稀土含量及配分模式变化的因素,从而为今后隐伏矿体的找寻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6.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姚六苴铜矿区是楚雄盆地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床聚集区,矿床(体)在燕山期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受到喜山运动构造-成矿作用的改造,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基于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分析,着重采用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和构造岩石英脉ESR测年方法,研究了构造岩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讨论了扩展构造岩矿物岩石学研究的途径。通过构造岩显微组构研究认为,显微构造存在NE-SW向、近EW向、NW-SE向和近SN向主压应力;含矿流体受构造动力的驱动,在紫红色砂岩蚀变为浅色砂岩的过程中伴随着硅化和碳酸盐化发生沉淀成矿。构造岩ESR测年结果反映该区经历了喜山运动早期(46.8±4.5~56.0±5.6Ma)、中期(32.4±3.0~42.3±4.1Ma)、晚期(23.5±2.4~29.3±3.0Ma)三期构造变形改造作用和热液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类型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岩浆岩岩石组合和构造环境,并以此作为划分矿床类型的依据。划分为过渡带内、地槽区内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侵入体类矿床三大类和16种岩石组合类型。并从大地构造环境、深(大)断裂、成岩时代、复式岩体、岩石组合、岩体规模产状、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岩体分异程度、造岩矿物和岩石蚀变等10个方面,论述对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东芦山的岩石成因、结构构造,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该类岩石在变形特征上可视为均质弹 性各向同性体。依据边坡区岩体构造的基本特征、空间产状、原生结构面性质及分布规律,对东芦山边坡岩体工程地质岩 组和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东芦山边坡岩体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20.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2):139-147
乌克兰地盾钠交代岩中的钠矿床产生于约1800Ma之前的古地台初始活化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成分的围岩中:在东部克里沃罗日铁矿盆地的铁镁岩石中是角闪片岩、含铁石英岩、铁矿石。在中部基洛夫格勒地区为铝硅酸盐岩石-角闪石黑云母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岩石成分的差异导致在统一的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组分的交代岩(在铁镁岩石中形成霓石钠长岩)和铀矿石。详细的研究和区域矿物学编图可将钠交代岩中的矿床矿石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