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经济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被认为人类自觉关心环境的开始;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形成;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在制订世界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一次被真正地论述。  相似文献   

2.
承载55亿人口的巨大天体——地球,从没有像今天使人类感受到它的空间有限性、资源短缺的紧迫性、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从无数实践中终于省悟了自身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谁要是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人类不能再囿于自己的短视行为了。 1992年6月4日至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通过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相似文献   

3.
主席先生: 联合国历史上盛况空前的环境和发展会议即将顺利闭幕了。我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对会议的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会议刚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无法律约束力的原则声明。会议的召开及其成果标志着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正>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其旨在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很多,臭氧层空洞是其中之一,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世界保护臭氧层日”,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08,(2):25-25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为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到位,2008年6月11日在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呼市人民政府与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日”为6月5日,这是20年前在斯德歌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确定的,因为开会时间为6月5日,选它以示纪念,并唤起全人类保护地球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确定一个主题。1974—1992年的主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主席先生,各国首脑阁下,秘书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如此众多的国家领导人聚集一堂,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这在联合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巴西政府和大会筹委会为这次会议的顺利  相似文献   

9.
(一)1983年12月5—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石圈保护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6月1—3日在巴黎举行,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5月3—7日在布拉格举行。我所周必凡和丁锡祉同志分别参加了这两次会议)。学术委员6国10人(苏3人,美、法各2人,中、日、捷各1人),联合国官员2人以及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苏联17名科学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苏联地质部部长E.A.柯兹洛夫斯基和教科文组织地学司司长V.谢尔巴瓦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议程之一是讨论《滑坡和泥石流》专著的定稿及出版问题。会议认为,经6国(日、美、苏、中、英、法)6人编委于1983年7月24日至8月2日在东京全面审定并作了适当修改补充后,该专著第一卷——基础理论部分可以在1984年出版,而第二卷——区域性问题仍需在近期再举行一次编委会审定。《滑坡和泥石流》这一专著的出版,将有助于加强各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并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16日,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终于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与气候变暖进行斗争中迈出的第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要真正战胜气候变暖的挑战,人类还必须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11.
澜沧江──湄公河项目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领域郭来喜(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联合国环发大会(1992)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森林公约》5个地球保...  相似文献   

12.
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是个世界性的首要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全世界生活于山区的10%人口和依赖山地资源的30—40%人口的生计。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列有第6项课题——“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974年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于慕尼黑举行了国际山地环境发展会议,发表了慕尼黑宣言,揭示了世界许多山地人口增长,森林丧失,侵蚀加剧,环境恶化等严重情况,这是对各国当局的一次警告。此后,开展国际山地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山地学”(Montology)一词。在多次国际地理学会议和联合国大学的推动下,1981年成立了国际山地学会,出版了《山地研究与开发》杂志。在粮食与能源危机并存的世界局面中,山地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山地不仅在食物-能源  相似文献   

13.
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及其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自然资源》1995,1(6):8-12
本文从人类与环境、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及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资源与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保护资源与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造福于今、造福于未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是全球第一个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同时也是全球最早针对单一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积极履行公约事务。湿地公约所有缔约方代表每三年将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2015年6月2~10日,《湿地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中国政府派出了由国家林业局牵头,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领域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开展了一系列介绍、宣传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情况的相关活动。本次大会通过了包含2016~2021年《湿地公约》战略计划、关于湿地公约科学和技术建议与指南产出的新框架、湿地城市认定、泥炭地、气候变化和合理利用等15项决议。结合本次《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会议内容,探讨了未来国际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丁所长曾经参加过在日本和莫斯科举行的两次国际性地理学术会议。应我所邀请于八月下旬来作了关于莫斯科国际岩石圈保护会议的报告。 丁所长说:“二十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都在飞速发展,我国则因历史原因,尤其是十年动乱的影响,同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有很大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正了过去的错误办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岩石圈保护是环境地貌学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官员五人,其他各国科学家约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可用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日渐突出,为此,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发表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荒漠化”有关的定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全称为《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经过多轮政府间谈判,已就原则问题达成共识,准备年底由各国缔约国政府签约。作为缔约国,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和...  相似文献   

18.
<正> 荒漠化防治以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特有的贡献,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一。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标志着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在实方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FCCC)FCCC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但没有对参加国规定具体要承担的义务,具体问题体现在以后的《京都议定书》中。  相似文献   

20.
山·水与城市——西欧几个国际大都市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述彭 《山地学报》2002,20(6):641-645
1 前言 《台劳斯宣言》(1963)指出:“纵观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摇篮。今天,就像其他所有的人类机构一样,城市被极度地卷入了一场袭击整个人类的迄今为止最为深广的革命之中”。1967年,《台劳斯宣言》进一步指出,“从整体看来,直到最近,政府、学者、经济学者、专家们,都忽略了城市化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