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根据黔南12个测站1961 ̄1990年的资料,对黔南秋风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气候特点提出减灾对策,分析结果表明:黔南有一个多秋风区,一个少秋风区,一个无秋风区。秋风灾害北部早强度重,南部晚强度轻,罗甸、三都、荔波历年无秋风出现。  相似文献   

2.
贵州秋风天气过程的气候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1-2001年贵州省82年站的平均气温资源,对我省秋风的气候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我省秋风从省内西部地区向省内东部地区逐渐减轻,且从8月上旬-9月上旬,秋风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多,强度逐渐增大。31年中,1980年秋风出现强度最重,1972年出现的秋风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盘县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对盘县近45 a秋风天气发生的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发现,近45 a来盘县半数以上的年份没有秋风天气发生,在发生秋风天气的22 a中,共有秋风天气过程25次,平均每个秋风天气过程为3.6d;盘县秋风天气的发生与前期2月份东亚大槽强度指数和极涡强度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进入21世纪后盘县秋风又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防御秋风天气的危害,必须了解秋风的变化规律,尽早做好秋风预测,积极采取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丛英 《广西气象》2006,27(A03):38-39,49
秋风是黔南州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1960-2005年黔南州12个站的平均气温资料、秋风强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黔南地区秋风的时空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以及统计特征。黔南州秋风是西北部重于东南部,且8月上旬~9月上旬,秋风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多,以9月上旬出现概率最大。46a中,1974和2002年秋风出现强度最重,2002年出现的秋风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杨莉  吕海 《贵州气象》2005,29(4):13-15,18
对贵阳市秋风的时空分布规律、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区域性秋风过程的统计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典型重秋风年和无秋风年环流成因的分析,概括出典型重秋风年和无秋风年的500hPa环流模型,并给出秋风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六盘水2002年8月9—21日的秋天气过程的强度及环流成因,并结合此次秋风天气过程的强度分析了其对2002年六盘水市水稻生长的影响,指出秋风天气是2002年六盘水市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秋风是黔南州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1960-2005年黔南州12个站的平均气温资料、秋风强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黔南地区秋风的时空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以及统计特征。黔南州秋风是西北部重于东南部,且8月上旬-9月上旬,秋风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多,以9月上旬出现概率最大。46a中,1974和2002年秋风出现强度最重,2002年出现的秋风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60~1996年共37年的地在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对我县历年秋风天气出现的地理分布,时间分布,年际变化,起止时间,强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县秋风天然的气候特征,然后根据气候特点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我县有两个重秋风区,两个一般秋风区和两个轻秋风区;历年秋风出现的平均次数为1.0次,平均日数为3.8天,秋风出现在9月上旬的频率远大于8月份,秋风天气出现的平均初日为8月27日,平均  相似文献   

9.
杨玲 《贵州气象》2003,27(3):16-18
介绍了黔西南州2002年气候概况,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象要素变化情况以及主要气候事件如冰雹、暴雨洪涝、秋风等对我州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秋风是我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其作出准确均长期预测,以便指导生产建设,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具有间接的宏观经济价值。因此,研究好秋风的长期预报方法是减灾防灾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贵州省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报及其防御措施的研究)课题组对贵州秋风的研究基础上,应用非线性映象和相似原理,尝试用降维点聚法和相似法作贵州东部秋风的长期预报,效果较好。一般地,秋风是指8月1日到9月10日期内,凡出现日均温小于20℃,并持续两天或以上的时段(其中从第3天起,允许有间隔1天的日均温小于20.5℃),定为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