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组织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于 2 0 0 1年 7月 3 1日~ 8月 1 8日在台湾和大陆分别举办。中国地震学会组织大陆 1 4个地区的 67位营员赴台湾参加了“台湾营”的活动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组织台湾的 1 6位营员与大陆的 1 1位营员参加了“大陆营”的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友好合作 ,在双方2 0 0 0年于北京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的良好基础上 ,本届夏令营再次取得了圆满的成…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震动态》2003,(1):39-40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共同组织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以下简称夏令营 )于 2 0 0 2年 7月 30日~8月 5日在祖国宝岛台湾举办。中国地震学会组织北京、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 6个地区的 46位营员赴台湾参加了夏令营活动。2 0 0 2年 7月 2 9日 ,参加夏令营的全体营员在深圳进行了行前教育学习。本届夏令营团长马瑾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副团长郝记川 (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 )、总指挥杨流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分别就举办本届夏令营的意义、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讲了话。参…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3年8月2日至10日在青岛举办了首届青少年地球物理科技夏令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山东等六个省市的百余名三好学生、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校外辅导员参加了这次夏令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谢毓寿代表学会致开幕词。夏令营邀请了地球物理各有关分支学科的科学家们为营员作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假说》、《从大气海洋的底层到广阔的日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举办的1985年青少年地球物理夏令营于7月21日至7月27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地球物理知识,宣传地球物理学科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使青少年了解和热爱这一学科。常务理事会十分重视这次夏令营,关心并指导了整个活动。顾功叙同志提出要让孩子们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并亲自联系安排某些参观活动。理事长顾功叙,副理事长傅承义、翁文波、朱岗嵬、赵文津以及中国南极考察队队长郭琨同志及绝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加强青少年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为增进港、澳和内地中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广东省八九五一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地震学会、阳江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新华社香港分社等单位于1990年8月7日至12日联合举办了“国际减灾十年”省、港、澳地震夏令营。营员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地区12个市,均为在校高中学生。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老师及有关人员共120人。这次夏令营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地震专业机构以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夏令营开营式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仇作华、广东省地震局局长丁原章、副局长沈泽忠、省科协副主席倪光耀等出席了开营仪式。阳江市副市长黄开成、肇庆市副市长叶叶分别出席了认识交流晚会和闭营仪式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6.
王建燕 《地球》2011,(10):101-102
9月23日,是每一个地球人担惊受怕的一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9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已经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在失控状态下可能于9月23日坠落地球(误差为加减一天),上演“卫星撞地球”。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举办的、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地震学会具体组织的全国第六届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于1987年7月23—30日在福建省开展了话动。本文介绍了这次“开放型”的福建营活动以及内地和香港青少年对祖国一往深情等概况。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2013,(11):30-31
2013年9月12-16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地震学与地球深部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省西昌市召开。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0,(3):24-25
3月27日晚上8点30分,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帝国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国际地标一起,履行了“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承诺,关闭了景观灯。在同一时刘,全球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个城市共同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30日至8月8日,中国地震学会与日本地震学会在日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少年赴日地震科技考察夏令营”活动。中国地震学会派出由张国民副理事长为团长、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共58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1.
Seismic anisotropy beneath the Chinese main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地震科学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地震研究约有4000年历史,分先秦的原始认识,秦汉的自然崇拜,随后的感性认识,从清朝康熙至今的科学探索4个阶段.中国对世界地震科学的发展做出4大贡献:张衡发明地动仪,延续4000年的历史地震记载,丰富的震前异常资料,海城等地震的成功预报.中国的现代地震学进展很大,但与经典自然学科相比仍然处于幼年阶段,减灾对策尚不成熟.唯上从众的潜意识、唯象性的研究习惯、空洞的哲理分析是我们的3个历史包袱.今后应采取更加符合目前预测水平的对策,提倡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建设高层次的中国地震科研文化.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地球物理》2021,(4):592-595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7~16日,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了埃及。这是中国地震局地震代表团首次访问埃及,也是乎次访问非洲国家。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埃及的地震监测、地震科学研究、研究机构及其职能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Recent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SupportedbytheNationaIClimbingProject"RecentCrustalMovementandGeodynamicResearch",acrustalmovementmonitoringnetworkdistributedinChinesemainlandhasbeenmeasuredfortWotimesinl994andl996.Thenetconsistsof22stationsthatarelocatedonsev-eralmajortectonicblocksinChinesemainland.ExceptNanchongstationwhichwasdestroyedatsometimebetWeenl994and1996andre-settledinl996,alltheother2lstationswereoccupiedfortwotimes.BasedontheresuItSobtainedfromcarefulpre-processingofGPSobservations,therecent…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目录间的对比及标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素云  高阿甲  冯义钧  和锐 《地震》2010,30(2):38-45
本文简述了国内两种主要地震目录, 即破坏性地震目录(MS≥4.7)与中国地震详目(ML≥1.0)的编制依据、 目录内容, 并指出了目录间的差异。 研究了面波震级(MS)与近震震级(ML)间的转换关系, 并推荐了新的转换公式。 最后提出了目录编制标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智利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CONICYT)邀请 ,以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地震局代表团一行 5人 ,于 2 0 0 1年 3月 12~ 19日对智利进行了访问。智利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2 0世纪在该国曾发生过一次 8.9级巨大地震 ,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智利地域狭长 ,地震多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地区。目前 ,智利全国共有 5 0多个地震台 ,使用的绝大部分是短周期、单分向地震计 ,仅有 3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装有 STS-2型地震计。其中 13个台采用无线电短波进行实时传输。智利大学等已经与法国、美国开展了合作研究 ,其中与美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大陆东南缘四条北西向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初至Pg波走时,使用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剖面基底速度结构,并通过初始模型选取、射线数分布、走时拟合等手段分析结果的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表层速度比华北克拉通的地表速度高,闽东火山断拗带地表速度普遍高于西侧的闽西南坳陷带.相邻构造带的分界线两侧均有明显的速度横向变化,剖面东段的闽东火山断拗带内的东南沿海一带,速度变化较大,地层的褶皱变形要强于西段.基底埋深自西向东呈逐渐变浅的趋势,剖面东段的闽东火山断拗带基底起伏剧烈,基底深度与闽西南坳陷带相比较浅,与闽西北隆起带相比较深.西段的闽西北隆起带基底变化较为平缓,基底深度相对较浅;闽西南坳陷带基底深度明显加深,在龙岩新泉盆地内最深接近4 km.基底形态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东南缘基底是坳陷与隆起并存的构造特征,与研究区近代的地质构造特征相吻合.邵武—河源、政和—大埔和长乐—诏安断裂带都切割基底,其中,政和—大埔断裂4 km深度下方有比较明显的低速异常带,结合本文以及现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政和—大埔断裂是不同断块构造单元的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