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非常发育,对公路、桥梁或隧道等工程建设和运营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在现场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模型计算结果与类比分析法区划结果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综合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皖南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具备发生多种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道路工程施工路线长、跨越范围广,其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因此做好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G318池州至殷汇段公路改造工程为探讨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G580线阿热勒至和田公路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危险性现状和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其他地质灾害主要以风蚀沙埋和土壤盐渍化;现状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均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发育程度弱,危险性等级小。  相似文献   

4.
天水-定西高速公路通过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结果表明, 公路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包括: 16处原有滑坡复活的危险性;7处崩塌的危险性;2处泥石流的危险性. 路基开挖≥20 m的高边坡有24处, 其中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其危险性的有8段;隧道进出口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有16处;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滑坡危害的有13处;崩塌危害的有10处;泥石流危害的有28条. 根据区内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危险性, 将评估区分为危险性大、中和小3个区, 其中属于危险性大的有3段;危险性中的有3段;危险性小的有2段. 地质灾害根据其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天山迪那河流域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海堂  刘培青  李强  刘平 《新疆地质》2007,25(3):317-319
迪那河流域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多样性,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洪水、季节性冻土.根据迪那河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类型、成因等进行了分析,通过野外实地勘察,得出该地区崩塌成因以坡脚水流侵蚀为主,滑坡、泥石流和洪水以暴雨诱发为主的结论.另外,得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具有小型、密集、频繁、季节性发生的特点.最后结合该地区公路、铁路、油井、油气管线等构筑物的特性,给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对于西部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凌源市翅冀矿业有限公司项目生产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确定了评估范围、评估级别、预测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程度,并提出了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滇藏公路类乌齐-俄洛桥段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影响了该段公路的正常通行。经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沿线存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7类地质灾害,共有各类灾害点48处。为使该段公路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地质灾害对改建后公路的危害,文章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灾害特征等对全段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运用灾损率法和风险性区划法将评估区划分为7个区,并对这7个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建设场地适宜性和防治工程重要性分级。经综合评估发现,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质条件差的高山峡谷地带,危险性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质条件好的宽谷和山岭地带。最后提出了目前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某工业园建设用地地处冲海积平原,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环境复杂,该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软土触变所致的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危害建筑物的地面稳定及安全,其危险性为中等级别;工程建设后可能遭受软土触变所致的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其可能性、危害性、危险性均为中等级别;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均为小的级别。针对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和砂土液化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滇藏公路是由西南进入西藏地区的唯一通道。历年来沿线地质灾害不断,损失严重。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选取新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对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和构造体系进行全面、宏观的调研。可以快速系统地查明滇藏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和形成的地质背景。客观地反映沿线地质灾害的形成规律,为下一步的公路选线和设计、维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G316陕西段地质灾害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危及公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论文通过对G316国道陕西段地质灾害详实调查,在分析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的特点,常冲毁道路、耕地、房屋,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研究了该段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危害及对策措施。研究表明,该段公路的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条件、公路本身建设及人为因素等因素有关。所以,应结合上述特点因地制宜地治理灾害,达到治理灾害和保持公路生态环境相协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TGP隧道地震波预报系统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云祯 《物探与化探》2009,33(2):170-177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等大型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因地质条件不明造成隧道施工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加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对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技术研究已多年,笔者就这方面的现状及及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TSP技术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预报的重要性,介绍了新开发的TGP隧道地震预报系统与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吕志涛  聂昊天  吴建军 《地下水》2011,33(3):197-199
郑州-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九五"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沿线矿山以石灰岩、建筑用砂、石英砂矿、铝土矿开采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露天开采.矿区开采对周围引发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有易引发地质灾害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高速沿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拟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案进...  相似文献   

13.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lans, in general, and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highway routes, in particular, require an assessment of landslides or instability hazards in the project sites. The frequent landslides that occurred along the routes of major highways in Jordan, and particularly along the Amman-Na'ur-Dead Sea highway and Irbid-Jerash-Amman highway, hav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and caused a considerable delay in the completion of work. The study of many landslides that occurred in the last 25 years along the highway routes and in the sites of some major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Jordan has led to the recognition of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and thus the safety and economics of these projects. The geological forma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geometry,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were adopted as the basi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rrains in terms of their stability. Each factor has been assigned a rating to indicate its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overall stability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judgment and past experience. The area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5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total stability rate. The simplic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accuracy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Its significance stems from its helpfulness as a guide to the geotechnical and highway engineers in assessi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alternative routes of proposed highway projects. Received: 3 December 1996 · Accepted: 29 April 1997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山区构造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新构造运动强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异常活动,使该区域公路边坡扰动灾害十分严重,对区域内公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喜马拉雅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扰动崩滑灾害发育规律、防护措施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从边坡的物质成分和地层结构类型出发,对全区公路边坡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边坡失稳破坏的多种模式。通过空间统计分析发现,喜马拉雅山区公路边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和分布与区域断裂、地震动强度、岩土结构类型及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并给出了量化的变化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理论对喜马拉雅山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差异隆升与河流下切导致岩体结构松弛效应及山体崩塌滑坡,是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在公路工程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是当前该地区最为活跃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在边坡扰动灾害防护方面,边坡灾害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安全性等不确定性较大,调查中10%的边坡崩滑防治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防护措施破坏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边坡灾害防护效果与防护措施自身稳定性差异性的原因,提出边坡坡面防护措施的选型与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坡面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点、灾害体类型、运动路径、致灾模式与工程匹配性等因素,应采用多重防护措施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可能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依法被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诸永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工程分类、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工程类型繁多的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依法被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诸永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工程分类、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工程类型繁多的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庄生明  黄文洁 《探矿工程》2018,45(8):112-115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的“三坡”( 路基边坡、桥梁基坑边坡、隧道进出口仰坡)在运营期间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现象,提出了高速公路“三坡”的工后评估与排查,为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上海地铁隧道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建设中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日趋凸现。本文结合上海市特有的地质条件,分析了与地铁隧道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及浅部含水层地下水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以及区间隧道施工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市中心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严重性程度分区图,可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西公路地质灾害特征及三级地貌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崩塌、岩溶、膨胀土是影响广西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文章在全面调查广西地貌,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区地质灾害特点、分布及对公路工程的危害;针对以往公路自然区划中对气候(水热)因素考虑较多的情况,依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三级区划的第一种方法,遵循公路自然区划原则,借鉴自然区划方法,利用计算机平台(GIS),制定广西公路三级地貌区划体系,该体系对广西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具有较大使用价值;依据该区划方案提出预防和治理该区主要公路地质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矿山工程的特点:①建设项目分散;②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③各功能区对地质环境的要求及破坏程度差异较大。针对矿山分项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指导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河南某地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分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查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破坏性强、爆破材料仓库对环境要求高等分项工程的特点,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矿山工业广场、采矿场、碎石车间、爆破材料库、矿石库、废石场等分项工程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和期望价值损失率对分项工程建设场地的危险性及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分类、分项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单元的矿山地质灾害逐项分析预测模式,所得结论与建议,便于矿山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评估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