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旱涝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全国的历史降水空间分布与历史地震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全国主要地震带上的雨量梯度远大于非(少)地震带上的雨量梯度。并对1952年以来全国雨量与地震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有85%强的震中位置集中于先年旱涝界面及涝中心边缘处,而处旱涝中心的不过15%,中小地震也如此。还对旱涝与地震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单一的旱不是发震的主要前兆现象,而是在长期干旱背景上的特涝,更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从降水的时空特征给地震予报提供了可能的前兆手段。本文并从水分压力角度计算与探讨了旱涝与地震存在关系的原因,从而对旱涝震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震候特征简介我们把大震孕育及发生期间的气候异常和某些物候现象,统称为震候现象.震候特征按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性质)可分孕震期的涝旱、中短期的冷热交错和临震时的升压降温等,这些特征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现简介如下:1.涝旱震候特征查我国两千多年的史籍,有关涝旱震的记载颇多,我国地震工作者有的强调洪涝,有的强调干旱.但是,近十余年的观测资料表明,涝旱特征更为突出,这种震例很多,其中尤以邢台和通海地震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径流分析的淮河流域汛期旱涝急转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淮河流域吴家渡水文监测站1950-2007年月径流量资料,通过定义长、短周期径流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汛期径流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长周期径流旱涝急转在1986年以前发生次数较多,而1986年以后发生次数相对较少;2)各相邻月间的短周期旱涝急转的年际振荡以6-7月最多,且其长期变化规律与长周期旱涝急转年际振荡变化相似;3)长、短周期旱涝急转频次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全旱和全涝频次则有增加的趋势;4)2000s汛期长周期旱转涝、短周期6-7月旱转涝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这种旱涝急转变化是导致淮河流域汛期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叶民权 《地震学报》1990,12(1):103-111
震前干旱与强烈地震之间的关系,已日益为地震界所重视.本文通过新疆柯坪——乌恰地区历年降水量与Ms6.0强震关系的研究发现,该地区Ms6.0地震大部分(85.7%)是在震前1——2年的干旱背景下发生的;震级随旱区面积大小而增减.运用鉴定震兆信息量R值方法,对该地区降水因子预报地震的预报效能进行评定,效果良好.本文还对1985年乌恰7.4级大震震前的降水异常特征进行了讨论. 研究表明,震前1——3年大面积的干旱与强烈地震的发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旱震关系,是强震中期综合预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1960-2012年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容  李相虎  薛晨阳  张丹 《湖泊科学》2020,32(1):207-222
基于鄱阳湖流域五河7个主要入湖控制站19602012年的实测径流资料,通过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结合TFPW-MK趋势检验法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强度及周期变化等,并探讨了旱涝急转指数的不确定性及旱涝急转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分布在310月,其中36月主要表现为“旱转涝”,710月主要表现为“涝转旱”,且不同年代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五河以轻度旱涝急转事件为主,重度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率较低,主要发生在抚河、信江和饶河流域,且多以“涝转旱”事件为主;在年代际上,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在1990s发生的频率最高,在2000s最低.同时,除饶河外,鄱阳湖流域年最强“涝转旱”事件的发生强度呈减弱趋势,而年最强“旱转涝”事件的发生强度在赣江和修水北支有减弱趋势,在饶河和修水南支有增强趋势.五河旱涝急转的变化存在2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1 a和21~35 a,而年最强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强度具有3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流域降水的不均匀性及强烈的人类活动等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鄱阳湖流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可为鄱阳湖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中期大气降水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在时间上多表现为“旱涝剧变——地震”;在空间上又常表现出“旱涝切变带——未来震中”的关系。因此震前几年的大气降水异常,通过负荷、渗透等有可能影响孕震过程。在中期大气降水异常的背景上,震前短期降水异常对地震的周期可能有  相似文献   

7.
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澜沧—耿马地震形变带、极震区及余震序列分布特征,分析了7.6和7.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是7.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一条单一的断层,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有明显破裂表现,这一特点与震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论水致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30余年来世界上一些Ms≥6级水库地震的发震特点分析和涝旱剧变与中国Ms≥7级大震的相关研究,以及1992年美国洛杉矶7.5级地震的水—震过程介绍,充分证实了在地壳岩石长期缓慢运动的基础上,地表水和地下水短期内的大面积大幅度涨落,很可能是孕震区应变非线性增长并驱使孕震体进入不稳定状态乃至失稳的重要原因。同时表明,水致地震关系可能普遍存在于全球各地。  相似文献   

9.
万才淦 《华南地震》1992,12(4):60-63
作者查阅中国历史文献600余种,从中收集到700处与地震有关的植物异常记录。本文报导其中近40次震前植物异常实例,对震前出现植物异常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旱、涝、温度、地下水、前震、放谢性物质、地磁场变化等可能是引起震前植物异常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旱涝震浅见     
对旱、涝成因以及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气象因素上探讨了进一步识别地震前兆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云南省123个气象台站1960年以来的降雨量资料,使用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方法,分析楚雄强震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0.25的台站数大于8,次年云南地区皆有Ms≥6.0地震,也是楚雄地区发生6级强震背景条件;楚雄地区强震前表现涝异常,即该区域强震具有涝—震特征.  相似文献   

12.
赵洪声 《内陆地震》1999,13(2):97-104
为了从动力学角度研究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从分析该地震所处的滇西产大区的构造动力背景入手,揭示了近年来该地区中强、中小地震的异常活动特征和丽江附近形成的空区的孕震意义。尔后通过对多种外力的时空动态跟踪分析,发现震前中期尺度的涝旱剧变、短期尺度的气压突变及临震尺度的引潮力增大是促使孕震介质渐趋定直至破裂发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厦门至东山处于泉州——汕头地震带中间,近几年来,这一带附近海域发生多次4级左右地震。应用这些震例,分析厦门至东山附近海域地震与其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对于监测这一带4级左右或更大地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渭宾  黄圣睦 《地震学报》1983,5(3):280-286
本文根据鲜水河断裂带自1900——1981年5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6.5级以上地震的极震区或地震地裂缝带的展布,以及1967——1981年各次强震的余震分布,提出道孚——乾宁间出现缺震段.从弱震活动和地形变资料分析,认为这个缺震段不象是一个蠕动段.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地震活动空区,至少是一个第一类空区.根据统计关系推断,未来强震的最大震级可达7(1/2)级左右.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较为显著的异常是:1970—2008年汶川地震前,从云南北部至甘青川交界形成规模巨大的5.5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区(或称环形分布);1970—1999年围绕龙门山断裂带形成5级以上地震背景空区,汶川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背景地震空区里;2001—2007年形成ML4.0以上地震孕震空区,震前1年孕震空区内部及其两端相继发生多次ML 4.0~5.0地震,空区打破.上述地震活动增强区、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是大地震前普遍出现的现象.为对比分析,本文系统研究了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及邻区4次MS≥7.8级地震和全球10次MW≥8.0级地震前类似地震活动异常,并给出统计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增强区规模为850~2700 km,持续时间13—38年,增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增强区与余震区规模之比为2.3~7.7,其对数与主震震级呈负相关.背景空区长轴300~1100 km,持续时间10—32年,其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孕震空区长轴为370~780 km,持续时间1—7年,孕震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板内地震,构成增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构成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分别为5.0级和4.0级.而对于板间地震,构成增强区和背景空区的最低震级为6.0级或6.5级,构成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基于坚固体地震孕育模型,认为地震活动增强区的环形分布是由于震源区的破裂强度高于周围介质造成的,地震孕育过程中体应变的范围和强度存在逐渐增大和变小的过程,这是地震活动增强区出现三阶段特征的原因.从包体弹性理论可以推导出增强区尺度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增强区与震源体比值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属于板内构造环境的中国大陆是否存在“特征地震”的复发行为,本文研究了10个原地复发强震震源区的震级—频度关系,其中,各震级档的地震频度均按主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归一化。结果主要表明:在单一震源或发震断裂段的震级—(对数)累积频度关系图上,中—小地震部分仍然服从于G—R(古登堡—李克特)关系(指数分布);而主要大小的(特征)地震部分明显地离开中—小地震部分的G—R关系曲线,亦即不服从于指数分布或b值模型;在这两个不连续部分之间存在1—2个震级单位的频次“空档”;而代表一个震源区主要大小地震的特征事件,其震级波动大多在0.5个震级单位左右。这些结果与Schwartz和Coppersmith(1984)提出的特征地震震级—频度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地热异常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当前地热异常与地震孕育和发生关系研究的各种热—震模式,近年来有关地热和地震发生的模拟实验研究情况,并讨论了岩石的热致裂效应以及目前这方面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澜沧、耿马M_s7.6和7.2级地震的环境因子、地震学和定点前兆等方面中期异常及其综合特征。异常的时序特征表现为:环境因子的气压、涝—旱等异常出现最早,多在震前3—2年;85%的地震学和定点中期前兆异常出现在震前2.5—0.5年;中期异常大量涌现的同时,震源区小震条带开始形成,表明大量的中期异常与震源及附近地区进入不稳定形变带的形成阶段有关。异常的空间分布表明,条带、空区、b值、震源参数及气压、降水等主要异常集中在震源及附近地区;但震中距100 km范围内无定点中期异常显示;水氡、水位、水温等异常仍显示出近源区异常开始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上述特征有助于未来发震时间和地点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地震地磁学或称震磁关系是在地震预报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地震孕育、发生及震后调整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引起的震磁前兆及其机理、地磁预报地震的方法、理论与技术途径。地震磁现象的观测与研究,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有关地震前地磁场各种异常变化报道的增多,震磁关系的研究也在向纵深发展。震磁现象的观测是震磁关系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也是震磁研究最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图象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及迁移图象,发现其地震序列中主震及余震明显地沿北北西向分布。7.2级地震所形成的形变带沿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分布,表明该断层即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时,沿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形成明显的地震形变带,表明其发震构造较复杂。主震后的强余震活动与北东向断裂有密切关系。本文认为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具有复杂的发震构造和破裂图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