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微古植物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为一套浅海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性以细碧-石英角斑岩为特征,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视厚度为4616.51m。笔者等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对这套变质岩系进行了生物地层工作,并采集了大量的微古植物样品,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按化石组合特征将其分为两个组合:第一组合主要产于拂晓园艺场-朱郢剖面冷岩组下部层位,包括有33个属44个种,其中1个新属,2个新种,1  相似文献   

2.
张八岭岩群的地质特征及其划分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的原岩、变形变质、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沉积-火山喷发旋,岩石能士性差异及与上覆、下伏层位接触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其地质特征、并在与现有文献资料对比的基础上,根据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路线和剖面资料,提出了对张八岭岩群重新划分建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徽张八岭地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张八岭地区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动力学有不同解释。通过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岩浆岩、构造变形和变质等研究认为,该区从中新元古代起,经历了成谷、沉积,下沉顺层剪切、深部熔融、塑性流动、层间褶皱,叠加折劈、宽缓褶曲、逆掩推覆,壳层滑动、熔融成浆、聚浆热隆、侵入或喷发、剥蚀夷平、堆积充填等铸成现今地貌景观。引起上述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动力源自重力、热力和地球自转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现代测试技术,对张八岭变质地体内变质构造岩的显微构造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验证和深化了野外工作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认识;探讨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差异流动古应力值;恢复了构造变动时岩石的应力状态和方位。  相似文献   

5.
北武夷梨子坑火山盆地流纹斑岩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梨子坑火山盆地位于北武夷中生代月凤山-梨子坑火山岩带东段,已知铅锌(铜、银)矿体或矿化呈细脉-浸染型、脉状,产于流纹斑岩脉的内外接触带及其外侧围岩中,发育钾化、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SiO2、富碱、高K2O、高钙铁、低镁、K2O/Na2O值偏高的特点,为强过铝质岩石。w(∑REE)值为76.28×10^-6~222.54×10&-6(∑LREE/∑HREE)比值较大,为4.08-12.30,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成矿流纹斑岩形成于1372=2.1Ma(SHRIMP锆石U—Pb法)~138.8±1.4Ma(LA-MC—ICPMS锆石U—Pb法),属早白垩世。铅锌矿属于次火山斑岩脉型铅锌(银铜)成矿系列,划分为次火山斑岩脉型和次火山热液破碎带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滇西金沙江带北段的富碱斑岩及其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沿金沙江 墨江缝合带出露了一套年龄为 2 6 5~ 37 6Ma的富碱斑岩 ,大多数斑岩在岩石化学上属碱钙质系列 ,以轻稀土富集和无铕异常为特征 .这些岩石形成在碰撞后的构造环境 ;斑岩、角闪岩捕虏体和玄武岩的 ( 87Sr/86Sr) i 分别是0 70 73,0 70 6 5~ 0 70 71和 0 70 5 8~ 0 70 76 .εNd(T)分别为 - 3 4~ - 6 3,- 2 1~ - 7 4和 - 3 3.这些岩石的Pb同位素也略有差异 .有证据表明 ,斑岩的岩浆源是来自“壳 幔混合层”的部分熔融 .讨论了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  相似文献   

7.
皖南许村镇附近发育一套岩墙群,主要由辉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它们在时空上紧密伴生,成因上密切相关。岩石的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酸性和基性成分之间,缺乏中性及中酸性成分,构成一套双峰式侵入岩组合。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双峰式岩墙侵入时间为822.1±6.6Ma。辉长岩具有正εHf (t)值(2.1~4.4)、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显示大陆拉斑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富含Zr、Hf和稀土元素,较高的Ga/A1比值,较低Ba、Sr、P、Ti含量,总体上地球化学特征类似A2-型花岗岩,εHf (t )值范围(1.8~4.6)与辉长岩基本相同。许村双峰式岩墙群的基性端员辉长岩是拉张环境下华南弱亏损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的产物,而酸性端员花岗闪长斑岩是玄武质岩浆在上升途中受地壳混染,并发生底侵作用和由玄武岩浆提供的热源导致地壳重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晋北张性区盆岭构造及其形成的力学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晋北张性区内各断块有规律地掀斜构成了典型的盆岭构造。本文根据晋北张性区内主要断块边界断裂的产状变化、扩展规律,地层倾斜及河流阶地资料的观测和研究,定量地再现了不同时期各断块的掀斜量和边界断裂两侧的差异运动幅度、速度等,指出晋北盆岭构造具有控制断块掀斜的边界断裂由西向东发展和各断块的掀斜幅度西大东小的特点,引进了与上述特征相一致的“水平扭转式掀斜”的概念。从其形成的力学机制来看,包括系舟山、五台山、恒山以及蔚县盆地南北两侧等断块在内的晋北张性区各断块由西向东发展的水平扭转式掀斜所组成的盆岭构造格局是山西右旋剪切带北端张性区构造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产物,是剪切带尾端张性区地壳局部性伸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地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 ,得到云南大平掌细碧 角斑岩建造的Sm Nd等时线年龄为 ( 5 1 3± 40 )Ma ,Rb Sr等时线年龄为 ( 5 1 1± 8)Ma ,K Ar年龄为 31 2~ 31 7Ma ,确定出这套火山岩形成于寒武纪 ,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 ,且受到地壳混染和 (或 )海水热液蚀变的影响 ,又在晚石炭世经历了较强的地质改造 .这一成果首次为“三江”地区存在寒武纪的火山岩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出发,利用Biot-Gassmann方程和Pride模型建立的岩石骨架与岩石基质体积模量函数关系式求出珊溪水库区岩石基质模量和固结系数,然后分别利用联合地震波走时方程组和多台和达曲线求得P波速度和波速比,最后以流纹斑岩为例,计算了岩石饱和度、孔隙度,并分析了地震中造成的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地震过程中岩石饱和度均大于99%,且大多为100%,即地震中岩石处于水饱和或接近水饱和状态,波速和波速比的变化主要由岩石孔隙度的变化引起。(2)珊溪水库震中区流纹斑岩孔隙度的上限值为6.6%~15.5%,下限值为3.6%~4.2%。下限值与地震前由实验室测得的孔隙度相近。如果实验室测得的流纹斑岩孔隙度是其初始值,则地震中岩石孔隙度增大了3.2%~12.09%。(3)2008年1月地震以后震中区岩石孔隙度逐渐闭合,直到2014年8月孔隙度开始迅速增大,9月15日起原震区再次发生一组新的地震活动,震群活动前岩石出现了扩容现象。  相似文献   

11.
莫济海 《地球》2013,(9):104-106
斑岩型铜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其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地质学意义,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注意,研究的角度多样。本文从斑岩铜矿的成因、含矿岩浆氧化状态与成矿关系以及斑岩铜矿与埃达克岩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近期斑岩型铜矿的研究动态。已有的研究表明,斑岩铜矿的含矿岩浆形成于高氧逸度环境,但形成于碰撞环境和形成于俯冲环境的含矿斑岩其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及形成过程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湘东北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湘东北中生代陆内拉张带中发现了一组特殊的钠质煌斑岩. 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等与常见钾质煌斑岩具有明显差异. 岩石以富Na2O高TiO2和Nb, Ta, Nd, LREE弱富集及不出现负铕异常为特征.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 地幔源区性质, 87Sr/86Sr初始比值平均为0.705332, 143Nd/144Nd初始比值平均为0.512650, ε Nd(t)为+3.5~+3.9, 构成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 其形成主要是来自软流圈含挥发分的流体/熔体交代岩石圈底部原始地幔. 测得钠质煌斑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6.61 Ma, 代表湘东北燕山晚期由挤压到拉张的构造转换时期. 钠质煌斑岩形成于大陆内部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地幔热点式构造环境. 软流圈地幔上涌是导致钠质煌斑岩形成和制约湘东北燕山晚期陆内拉张的主要地球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陈衍景    李超  张静  李震  王海华   《中国科学D辑》2000,30(Z1):64-72
秦岭造山带大量发育中生代深成花岗岩基和浅成斑岩体.长期以来,前者被作为改造型或S型;后者伴随钼矿化,被作为同熔型或I型.统计表明,浅成斑岩体Sri=0.705-0.714, δ18O=7.2%。-12.1‰,深成花岗岩基 Sri= 0.705-0.710, δ18O= 6.1‰-10.4‰,二者基本一致.锶氧同位素组成的一致性指示浅成斑岩与深成花岗岩之物质来源和成岩机制的相似性.通过分析成岩构造背景、岩石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认为浅成斑岩与深成花岗岩基同属中生代华南与华北古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均属碰撞型或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4.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变质岩的原岩时代与变形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变质岩的原岩时代与印支期变形机制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张八岭隆起上绿片岩相张八岭群变火山岩的原岩时代为754-753 Ma,角闪岩相肥东杂岩的原岩时代为800-745 Ma,皆属于扬子板块初始盖层发育阶段的产物.其时代与变质特征反映不是来自大别造山带.区内张八岭群与下震旦统印支期构造呈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构造,而下部肥东杂岩以韧性域NEE-SWW向斜歪褶皱为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印支期左行平移的郯庐断裂带目前隐伏于西侧的合肥盆地之下,张八岭隆起为其旁侧的平移块体.这一平移块体运动中,上部刚性层与下部韧性层之间的滑脱变形导致了平缓韧性滑脱层的形成,而滑脱层之下转变为韧性域的牵引褶皱变形带.对于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原岩时代和印支期走滑变形规律的深入理解,一方面验证了该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方式起源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陆-陆碰撞之中,另一方面支持这两大板块是以嵌合式汇聚,郯庐断裂带当时是斜向汇聚边界.  相似文献   

15.
李超文 《中国科学D辑》2007,37(3):319-330
延吉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的高精度Ar-Ar年代学研究表明,前人划分为三叠-侏罗系火山岩 (包括三仙岭组、屯田营组、天桥岭组、金沟岭组和火山岩组)的喷发时期为早白垩世 (118-106 Ma),略晚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及邻区的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主体形成时代;而与古太平洋板块 (Izanagi-Farallon 板块)俯冲作用有成因联系的泉水村组adakite岩石的喷发时间为55 Ma左右。根据新的火山岩年代学资料,我们重建了区域晚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沉积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 炭窑口一带狼山群容矿第2组中的灰色-浅褐灰色钾长浅粒岩与变粒岩夹层具有如下特征: 其外观致密均一、分不出矿物晶粒; 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结构, 变余斑晶由具有波状消光的石英和遭受明显蚀变与变形的钠长石组成; 有显示海底火山喷发熔浆快速冷凝成岩特征的放射状、纤维状丛生的变余显微球粒结构和燕尾状分叉以及变余中空骸晶结构; 其SiO2 = 70.80%~76.00%, K2O(4.83%~6.22%)>Na2O(2.78%~3.87%), K2O+Na2O = 8.63%~9.00%; 多种岩石化学图解结果一致表明其具火山岩特征, 从而可恢复其原岩是同沉积期形成的钾质石英角斑岩. 再根据它与钾质细碧岩夹层(SiO2 = 46.12%~50.68%, K2O(4.23%~5.93%) > Na2O(2.15%~3.14%), K2O+Na2O = 6.51%~8.08%)有共层产出的组合特征, 可以确认它们是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夹层. 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双峰式”火山岩夹层的发现, 加上部分凝灰岩中有矿石矿物产出、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分布特征和黄铁矿的Co/Ni比值>1以及内生成矿作用迹象明显等特征, 可证实它是形成于中元古代华北古陆北缘裂陷槽内张性断陷盆地的非典型SEDEX型矿床,其成矿作用和同沉积期火山喷发活动及热水喷流作用有关, 成矿物质与火山岩具有同源性(来源于地幔或下地壳). 再结合在霍各乞、东升庙矿床已找到的变质(“双峰式”)火山岩夹层和容矿建造的总体组合特征, 还可以进一步证实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经历过明显不均一的拉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伟  魏春景 《中国科学D辑》2005,35(3):215-224
北秦岭存在一套低Al的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闪长岩系列岩石, 其形成时代在430~399 Ma之间, 并具有正εNd(t)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模拟计算表明, 它们由二郎坪群中的变拉斑玄武质岩石重熔而来, 不同残留相和熔融程度形成了不同岩石类型. 重熔过程残留相的热力学分析显示, 该岩石系列代表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过程, 表明存在加厚地壳的拉张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在张八岭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针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等岩层内普遍发育的矿物拉伸线理,砾石压扁拉长定向排列、S1与S2两组面理构成的交线和褶纹线理构造进行了专门测量与研究。然后,依据所测数值分别作了线理平面分布图和产状综合统计图;据图示和综合产状统计、解析,再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分别论述每一种线理构造发育特点、产出状态、优选定向结合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动力  相似文献   

19.
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的大地构造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一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一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20.
韩家岩体与天井山金矿空间上密切相关.对韩家岩体的成因存在不同看法:依据“斑状”外貌,有人主张是燕山期花岗斑岩;依据隐约可见的片麻状构造,有人认为是晋宁期灵山岩体.鉴于其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韩家岩体是由灵山岩体蚀变而成的绢英岩.天井山金矿中的金多以自然金形式产于石英大脉的晚期裂隙中,并与石英-绢云母-含铁碳酸盐-硫化物细脉共生.研究表明,这些裂隙与绢英岩体顶部的石英网脉带贯通,两者具有相同蚀变矿物组合和流体来源.据此,本文认为与绢英岩化有关的岩浆-构造-蚀变作用是天井山金矿的核心成矿事件.由于韩家绢英岩体具有区域尺度的找矿标志,这对天井山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