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是五十年代末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首次进行试验的,20公里的中误差为土1.0mm。此后,流体静力水准测量在各种高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推广使用。当前国内外制造的多种型号的流体静力水准仪,可用于工程建筑物和沉陷观测,地震和大型机械安装测量等。例如蔡司(耶那)的“弗赖贝克流体静力水准仪”,当软管长为30—40m,而且测量条件较好时,测高精度可达±0.01mm。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DGIA型(目视型)仪器,两测头之间高差的测量中误差优于±0.07mm,DG2(自动型)仪器的灵敏度达到1×10~(-7)。国家地震局香山台使用的流体静力水准仪的测量精度为±2—3μ。虽然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本绝对重力仪器测量比对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中科院测地所FG5-112和日本京都大学FG5-201及日本国土地理院FG5-104等几台绝对重力仪在武汉九峰和香港天文台绝对重力测量比对结果。分析说明不同仪器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FG5-112与FG5-104结果间的互差达8×10-8m/s2;FG5-112与FG5-201和FG5-104等的观测互差小于2×10-8m/s2。这种比对观测,可为深入了解仪器性能和精确测定不同台站重力非潮汐变化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FG5/240绝对重力仪在蓟县地震基准台的观测结果与FG5/112在该点4次测量的均值进行了比对,两台仪器的互差为0.15×10-8ms-2,证明仪器FG5/240经过修理后性能良好,可以执行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4.
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前在上海市兴建的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 ,要求离地面 10m多高的轨道梁高程定位的精度为± 1mm ,如此高精度要求采用精密的水准测量是难以实施的 ,故拟采用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测量来实现高程传递。  相似文献   

5.
范俊智 《测绘学报》1999,28(3):263-268
本文叙述了 T L1 本安型陀螺罗盘的陀螺马达选型及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仪器样机的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仪器性能稳定,陀螺方位角一次测量中误差≤±30′,可以替代磁罗盘,进行低精度的定向测量。  相似文献   

6.
Torge  W 赵珞成 《武测译文》1992,(1):25-30,8
在Colrado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的联合研究所(JILA)制造的一台可移动式的绝对重力仪,于1986年IFE所进行的仪器研究、软件改进及15个测站绝对重力测量的研究报告。一年来使用该仪器经验的主要结论是一个测站上一天内以几个微伽的精度测定及约10个微伽的最后精度测量绝对重力。  相似文献   

7.
范俊智 《测绘工程》1999,8(3):34-39
叙述了防爆、低精度、低重量、短测时、低价格的TL-1本安型陀螺罗盘的陀累马达选型以及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仪器样机的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仪器性能稳定,陀螺方位角一次测量中误差≤±30’,可以替代磁罗盘,进行低精度的定向测量。  相似文献   

8.
地面作业方式的相对重力测量在一百年来实施期间,精度已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在野外正常条件下,目前100毫伽左右的重力差已能以±20~30微伽的精度测定。但由于绝对重力测量用于建立现代重力基本控制网已获得±1~10微伽精度,而且地球动力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也要求达到类似的精度,因此,相对重力测量的改进势在必行。通过对拉喀斯特——隆贝格(LCR)重力仪的误差分配表进行探讨,作者发现,使用高精度方法可以减少大部分仪器误差和外部误差,使一次重力差观测的精度达到±10微伽左右。主要的误差源来自至今未能模型化的温度效应和振动效应。用专门的隔离装置能进一步减小这两项误差,但真正的突破也许只有通过把弹簧原理改成无偏移相依系统。如果用几台LCR重力仪重复观测,并采取各种已知的预防措施,地区性重力网的建立可达±3~10微伽的精度,而局部网更可达1微伽级。连测或复测中测站重力的重现力问题,对绝对和相对重力测量是个共同性问题。它意味着需要对局部的近地面质量进行监测并模型化,这点至今仍无法以微伽级的精度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和南宁两个国际绝对重力基本网(IAGBN)点的点位和环境条件,列出了这些点上的首批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及所使用的仪器。在北京点的测量结果表明,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间差异很小。将IAGBN点的1990年观测值通过换算后求得了同一城市的我国1985重力基本网(85网)点的重力值,与1981年意大利绝对重力仪IMGC的测量结果和85网的平差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原国家重力基本网(57网)的历史和技术要点,详细地分析了57网的各类误差和产生原因,提出了新、旧系统转换的方法。本文研究表明,57网基本点相对观测的实际精度约为±0.06mgal,仪器平均值误差为1.6×10~(-4)。基本点重力值含-13.56mgal的基准误差和1.9×10~(-4)的尺度差,并含有±0.1~0.2mgal的非线性系统误差。对基本点实行新、旧系统转换误差为±0.05mgal,基本不损失其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