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小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和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及大枫沟组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和微—薄层泥晶灰岩的控制,同时还受浅水陆棚相沉积环境及热液活动的控制,属于沉积—改造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新疆民丰县黄羊岭大型锑矿床矿化强度高、成矿规模大、矿石蚀变硅化程度高以及矿物组合简单,该矿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成矿,为新疆昆仑山腹地一处极具规模的锑矿床。本文结合笔者黄羊岭锑矿床勘察工作成果,并参考前人研究资料,对该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以期为该地区今后深部找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隆化县龙王庙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丰宁——隆化——烟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本文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地质因素。矿床类型属隐爆角砾岩控制的脉状热液矿床,银多金属矿体多呈囊状、细(网)脉状,以胶结物型、裂隙型、气孔型为主,与硅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多期成矿特征明显。石英正长斑岩、受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隐爆角砾岩,为重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冲  孟维峰 《西部资源》2014,(2):130-132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海勒斯台陶勒盖铅锌矿区查明资源量(333)+(334?)铅锌矿石量159.53万吨,铅锌金属量为38,201.42吨,伴生银金属量9.344吨。矿石平均品位为锌1.90%、铅0.21%,伴生银18.56g/t。综合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该矿床为含矿热液灌入控矿构造后而形成的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围岩是志留系上统卧都河组板岩。主要控矿构造是近北东向的压扭性断裂带,控矿的主要条件是断裂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深沟金矿赋存于震旦系中统上岩组浅变质地层中,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金矿体集中分布在矿区西北部呈北西西向展布的F6和F7两条主要断裂夹持带。热液反复叠加萃取地层内的金多金属元素,迁移至应力作用形成的细小裂隙内富集,并沿蚀变闪长岩脉岩及其内外接触带分布。矿体的形态和规模大体受断裂和脉岩共同控制,具有“断控”和“层控”的基本特征。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白土营子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侧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带上,是华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端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北西向F1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钙碱性花岗斑岩均沿F1断裂侵位,花岗斑岩是成矿母岩,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岩株的内、外接触带的硅化+绢云母化带中,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套叠在斑岩型铜钼矿化的外侧,受青磐岩化带控制,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性和矿化分带性。本文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其成因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高中温热液矿床,且有多期、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乐昌市乐家湾矿区位于乐昌锑矿带中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浅部的资源已近枯竭。本文主要通过对乐家湾锑矿床上龙矿段深部的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条件、成矿阶段等进行分析,讨论了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对该区域锑矿床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海城市马家沟菱镁矿、滑石矿矿区地层、构造、赋矿层位等控矿因素,分析矿石特征及找矿标志,确定该矿床属层控沉积变质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萨尔萨依矿区位于西天山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的中西部,发现了层控热液型铜矿,与火山作用相关的热液型金矿,和矽卡岩热液相关金属矿,与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多金属矿以及斑岩型铜钼矿。矿床具有矿点集中、多矿种以及多成因的特点,并且成矿地质条件优良,以此形成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三河铅锌矿床主要产于北西西向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严格受构造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该矿床处于得尔布干成矿带的北段,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铅同位素数据指示成矿金属来自地幔和地壳,硫同位素δ34SCDT在+1.6‰~+6.2‰之间,具有幔源岩浆热液来源的特征。成矿热液的主体是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
金巴山东铜矿床位于北山晚华里西地槽褶皱带内,是21世纪初期发现的一个小型热液型铜矿床,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绿条山组地层中,为一套由石英岩、变质砂岩、黑云斜长角闪岩组成的区域变质岩建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笔者采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相似矿床综合类比等技术方法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矿床中发育的热液型矿床典型的蚀变现象,笔者认为该矿床属于海西期晚期阶段形成的与花岗岩浆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这对该区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和)——成(县)矿田是我国西秦岭成矿带上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庙沟铅锌矿床位于秦岭巨型铅锌成矿带的西和——成县矿田内东中段的北部,是该区典型的层控矿床,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矿体受层位控制明显,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且多呈层状,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区域地质构造与该矿田的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后期的变质作用对成矿有很大影响。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的侵入,为矿体的后期改造提供了热源,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再富集。该矿床是构造活动及深部渗流热卤水喷溢与变质热液充填交代共同作用下形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龙王庙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龙王庙银多金属矿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成矿时代推测为白垩世。银铅锌矿化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及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Ⅱ号蚀变带南端有望寻找隐伏的隐爆角砾岩体,其深部是寻找矿化斑岩体的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甘肃金塔县鸡心山铅锌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东段,产于二叠纪酸性侵入岩外接触带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蓟县纪平头山组,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石英岩夹变质砂岩花岗岩发育,成矿与浆热液及断裂构造岩有关。该矿床经普查工作,已大致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矿体规模及形态特征,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应属岩浆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大王柱重晶石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莱坳陷边缘。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张扭性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白垩纪莱阳群杨庄组,赋矿岩石为硅化重晶石化碎裂岩、重晶石化细砂岩、重晶石化砂砾岩等。矿体总体倾向北东,倾角50°~80°石化、碳酸盐化,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赋矿地层、控矿构造、围岩蚀变以及物探异常等可作为区内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标志。矿体深边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赵振中 《西部资源》2013,(3):173-174
分析论述了内蒙古达茂旗比鲁特岩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规律,认为矿床具叠加改造特征,即富含金的沉积层形成了构造破碎带,在区域变质所形成的热液作用及岩浆活动所形成热液的作用下使地层中的金活化富集而成矿,矿床成因为变质——热液金矿床。对在白云鄂博北部区寻找金矿开拓了思路,提出了找矿方向和远景。  相似文献   

17.
弟才克巴依地区矿床产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红柳沟组中,通过对矿区研究,认为本区金矿体的形成受构造和脉岩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金矿床,并指出本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拉干特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但总体工作和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以往有限的地质资料整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工作成果,从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因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判定本区铜矿(化)体的成因与黑云花岗闪长岩关系密切,并受构造带控制,矿床类型属脉状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矿床,深部原生矿也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找矿前景较为可观,为本区今后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拉琼金锑矿产于西藏山南措美县,金锑矿化主要赋存于受层间断层控制蚀变的凝灰质砂岩中,并且凝灰质砂岩受层间断层控制,为近年来发现的小而富的金锑矿床。研究结果显示:(1)主要含矿层位于侏罗系中下统陆热组(J1-2l)凝灰质砂岩岩性层;(2)矿化受层间断层和后期的近南北向断层控制;(3)矿石矿物以辉锑矿、自然金为主,其次为少量的毒砂、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4)成矿期次初步分析可划分出初始矿源层的形成、热液交代期、构造—岩浆活动叠加期;(5)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这些新的成矿因素初步分析矿床尚存一定的远景,矿床规模可望达中型以上。  相似文献   

20.
青海红石沟多金属矿分布于昆中断裂带以南,呈北西向或北西西向展布。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分析基础上,认为红石沟金矿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构造运动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成矿作用始于印支早期,印支晚期达到高峰,为主要成矿期。成因属中—底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具有金、锑找矿潜力。通过加大对红石沟多金属矿勘查力度,有望可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