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广东惠来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粤东莲花山脉南东侧,肇庆—惠来纬向构造带与潮安—陂沟新华夏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该地区构造发育,岩浆岩较发育,文章通过对矿区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系统分析,总结了该地区锡多金属控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希望对该地区寻找锡多金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样构造域的东部,该地区地质历史演化较为漫长,地质构造复杂,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发育,尤其是早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区域成矿优越。本文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找矿潜力,以期对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研究广东省平远县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CO_2气与铀矿多金属成矿关系。笔者认为仁差盆地CO_2气既是加速矿源层中分散铀及多金属活化的有利溶剂,又是铀及多金属由分散到集中运移和富集的有利载体,对热液中铀及多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特别有利,可作为找矿主要标志。提示了一个新的铀多金属成矿模式—含铀碳酸水减压、脱气富集成矿,为我局开辟了一个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
时培哲 《西部资源》2023,(3):67-68+72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联合控制,深大断裂长期反复活动,控制了区内侵入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能量,岩体接触带构造、次级断裂构造、火山机构等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二叠系地层及二叠纪辉长岩侵入体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同时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找矿标志和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建议,为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坪头地区金矿化产于元古界宽平群地层中,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北东东向次级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找矿标志,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九嶷山锡多金属矿田基本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区内锡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九嶷山复式花岗岩体的西段,沿接触带赋存或直接产于岩体之中。阐述了矿体分布规律,分析了赋矿花岗岩特征、断裂构造、褶皱和岩体构造对矿体形成、演化与就位的制约关系。认为成矿作用主要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并探讨了九嶷山岩体和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机制及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湾铁多金属矿区位于罗定弧形构造的南缘,挟持于廉江——信宜和吴川——四会两断裂带之间。矿区赋存于寒武系八村群变质岩系,区域构造极为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本文介绍了大湾铁多金属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并就变质作用,构造活动,岩浆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盘陀山位于北山地区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结合部之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带。盘陀山花岗岩体与被侵入地层单元组合表现出岩浆热穹隆构造特征,其主体在泥盆纪由大规模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二叠纪再次因广泛的侵入作用形成一系列分布于岩体中及其北部地层中的呈岩枝、岩脉产出的侵入体。两期主要的岩浆活动过程对于该区多金属成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盘陀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多金属矿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安庆矿集区,区内铜铁多金属矿床(点)密集,以往发现的矿床(点)多分布于月山岩体附近。近年来,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和地质勘查投资的不断加大,月山岩体外围也已取得令人振奋的地质找矿成果,如研究区东部的朱冲铜铁矿深部找矿突破、西南部草塘洼深部铜金矿找矿重大进展、东北部五横地区的找矿进展等。本文通过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也铜金多金属找矿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江南隆起东段成矿带和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Ⅲ级成矿带)的交汇处,晋宁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内表现出了强烈的成矿地质作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省内寻找中大型铅锌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地区之一。通过地物化扫面及槽探等工作,对研究区的成矿地质特征有了较好的认识,在对该区的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分析中,发现该矿点与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关系密切,是主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1.
王宝彦 《西部资源》2014,(5):151-153
上高台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卓资县境內,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地台北缘、阴山断隆、大青山褶皱带东段。该区岩浆活动频繁,主要集中在中太古代、元古代及早白垩纪,中太古代为基性岩浆侵入、元古代为中酸性岩浆侵入、早白垩纪为酸性岩浆侵入;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燕山期的大推覆构造及元古代的韧性剪切带。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地质情况,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该区的地质特点,根据已知的化探异常和已发现的矿化点情况,分析可能的成矿地段及成矿层位。研究和了解其地质特征、矿化情况和富集规律,对今后的找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总结广东紫金银场地区的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等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银场地区的铅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并对银场地区的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为本区今后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基础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平方米多大的办公桌上铺满了各种找矿图纸,在采访他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向他请示或研究工作的同事不断出现在他的办公室,迫使我们的谈话多次被打断. 在他繁忙之时,我来到他隔壁的办公室,向他的同事们了解一些这位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故事. 自197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陈文国同志三十多年一直从事生产一线的地质找矿工作,他曾先后参加过冶金部白云鄂博铁矿地质勘探会战、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地质找矿、狼山—大青山地区地质找矿、内蒙古中部地区地槽区地质普查找矿、二连浩特—东乌旗有色金属成矿带及内蒙古台隆凉城断隆地质找矿等项工作,并多次担任重点找矿项目负责人,提交过多份有价值的地质勘查及普查报告.  相似文献   

14.
风门坳位于广东省紫金县属武夷成矿带南段,区域上地层较为简单,断裂构造较发育,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也较为强烈,具有利于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尝试通过研究风门坳地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总结地球化学找矿方向,为以后在该地区筛选找矿靶区和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赵俊威 《西部资源》2015,(2):182-187
内蒙古狼山成矿域地处内蒙阴山山脉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边缘,成矿域地史复杂,总体以不同构造旋回期的深大断裂为主导因素。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与成矿特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狼山地区一直从事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对狼山地区硫多金属的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粗浅认识做一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天庙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北缘西侧与九嶷山-铜山岭褶断带东段的交汇部位。近年来,该区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发现了茶罗坪、红石脚、柏木坑、牛塘冲、长坪等一批具有大中型找矿前景的铅锌铁锰多金属矿产地。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分析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焦坑萤石矿区处于南岭成矿带雩山钨锡铀金稀土多金属萤石非金属成矿亚带,区域内分布着众多的钨、萤石等多金属及非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焦坑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该地区萤石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北山北带是指位于红石山——黑鹰山——六驼山深大断裂带北侧至中蒙边界之间的地带,大地构造处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北部活动陆缘增生带。该区主要出露有古生代火山岩地层和晚古生代岩浆岩,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发展史十分复杂,海陆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发育,金属矿床(点)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之一。本文在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地质调查院近几年在该区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资料,较全面地介绍了研究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及区域矿产时空分布等特征。初步总结了该区的一些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认为该区具有极为有利的铜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潭下—安流矿区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区域构造紫金大断裂北西侧次级构造汶水背斜倾没端与宝山断裂的交汇处,围绕着汶水花岗岩侵入体的四周,具有良好的地质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本文着重点在于通过对矿区矿床(体)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矿体赋存特征,为该矿区寻找矿体的隐伏部分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湾地区206矿床位于大东山岩体的东部,在粤北山字型构造中,处于马蹄形盾地和脊柱的接触部位,具有有利的铀成矿地质特征。区内岩浆存在多期多阶段活动,北东、南北向构造极为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综合分析区内的岩浆岩、构造、热液蚀变等控矿因素,并结合近年来在该地区找矿成果,表明区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江湾地区开展铀矿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