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和浩陶勒盖地区处于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Ⅲ12),阿拉腾敖包—沙拉西别铂、铜、铅、铁成矿带(Ⅳ122)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物化探异常明显,资源潜力较大[1]。在充分收集区内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地质特征、元素组合特征、物探特征及铜矿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并对其找矿远景进行简要分析,为该区寻找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的地质勘查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黄旗——南台子地区位于河北省上黄旗岩浆岩带上,通过对该区的ETM+、ALOS图像处理及遥感地质特征解译,解译出线性构造约250余条,环形构造38个,韧状剪切带多处;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遥感蚀变色异常提取,发现铁化异常、含羟基矿物热液蚀变遥感色异常多处,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地质等在研究区内圈定了3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3.
黑柱山地区位于青海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乌兰乌珠尔华力西期铜(锡)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工作程度较低,找矿远景不明朗。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化探、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认为I矿化破碎带具有寻找石英脉型铜矿的潜力,AS6、AS7异常区具有寻找铜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勘查区内通过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多处异常,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种属性可将异常划分为3个异常区带,即西部HT1、东部HT2、南部HT3。经地表探槽工程揭露部分异常与已知矿体较为吻合,并且在勘查区东部HT2-3异常带内新发现4条蚀变岩型Zn矿体。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拉浪麦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中部,区内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构造作用较复杂。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找矿前景好,区内共圈定矽卡岩带4条,通过在矽卡岩带中开展1∶1万荧光地质填图,发现荧光异常点141个,经揭露部分荧光异常点及钻探深部验证,圈定了矽卡岩型白钨矿体6个,其中2个为盲矿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矿产调查工作,在三山峪地区发现多处铜、金多金属矿(化)点。通过分析区内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化)体特征,总结其成矿有利条件,对区内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燕山晚期侵入的中-基性岩脉为区内成矿提供物质基础,新太古代及中生代岩浆岩为区内成矿有利的围岩,北东向、北北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及接触带是矿质运移、矿质赋存的最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舒城县进行地质、物探、化探分析,查明了地层、岩浆岩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区内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有了初步认识;合理解释了化探异常;磁异常与火山岩的联系。为该地区下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提供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共和县橡皮山地区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为基础,对磁测数据进行多项处理,并结合区内地质资料,对该地区岩浆岩的分布与磁异常的关系以及隐伏侵入岩的分布规律、状态及产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激发极化法是多金属矿床勘查中最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在综合分析勘查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测线,选择合适的装置,通过激电中梯剖面查明工作区内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异常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布设激电测深,通过整理分析数据,了解矿(化)体在地下的展布情况,预测成矿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0.
库乃地区处于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Ⅲ12),阿拉腾敖包——沙拉西别铂、铜、铅、铁成矿带(Ⅳ122)上,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围岩蚀变强烈。本文从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类型、元素组合特征、羟基异常提取及矿化体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多金属成矿远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寻找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提供了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及异常检查,查明测区内化探异常源,分析和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在成矿有利地段寻找多金属矿进一步缩小靶区,提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的勘查区,最终发现并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安徽宁国竹溪岭地区是多金属矿成矿的有利区块,在前期的预查阶段中未能抓住区内重要的成矿因素和控矿条件,加之物化探工作程度低,找矿一直未取得突破。进入普查阶段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测量等多种物化探方法,结合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对综合物化探异常作出解释推断和综合评价。经钻探验证,物化探异常指明了找矿方向,最终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香溪—莲沱段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蚀与重力侵蚀两类。据诸多自然地理因素的定量指标与产沙模数的关系,建立了产沙模数的经验公式[即式(1)],用式(1)计算出区内产沙量。据历史记载资料与地质地貌调查,探讨了区内新滩与链子崖的巨型崩塌-滑坡的成因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内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及三峡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前景。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注重对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已知矿床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推动本区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新疆阿尔泰碧玺(电气石)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和综述,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等。归纳了新疆阿尔泰碧玺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内地层、岩浆、构造等多种因素和条件限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新疆其他产地碧玺(电气石)具有指导意义,为新疆阿尔泰碧玺包裹体及微形貌特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收集、总结研究区有关地质、化探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内铀(铌、钽)的成矿地质条件,开展岩石化学综合剖面测量、放射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划分成矿带,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划分成矿靶区,通过本次工作,发现铀水化学异常点90个,划定3片放射性水化学远景预测区。在开展铀矿调查的同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敖汉旗大黄胡同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与燕山山系努鲁尔虎山脉西段北麓的衔接地带,成矿区域为大兴安岭成矿带与华北地台北缘成矿远景区交接处。本文阐述了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银铜矿体特征,分析了物化探异常与银铜矿体的联系,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放射性物探方法——地面γ能谱剖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通过对测区内的测线进行地质物探综合剖面测量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地面γ能谱铀及铀钍比值异常。实践证明,该放射性物探方法在寻找浅覆盖隐伏构造及铀成矿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洪涛  杜岩  王冉 《西部资源》2015,(2):139-141
四子王旗小南山地区铜、镍矿赋存于辉长岩中,矿化区与线状重力等值线密集带或水平一阶导数线状异常(或串珠状异常)重叠,推断在矿区南北有近东西向断裂存在。磁法测量显示为一规则正异常。推测磁异常是由深部辉长岩岩体引起。由于该异常与化探Cu多金属组合异常吻合较好,同时在异常走向边缘有小南山Cu、Ni矿床,异常组合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有可比性,进一步做大比例地质物化探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海勒斯特沟金多金属矿位于小坝梁铜(金)矿东南约45km,两者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背景、矿化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控矿因素及成因,希望对该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