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类型,产出特征以及矿物命名的问题,详细描述了黝铜矿族,浓红银矿,脆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的铅-铋(锑)硫盐类矿物等主要银矿物的产出状态和化学成分特征,并讨论了相应的形成条件,同时指出本区银矿物主要形成于两个矿化阶段,即:早期黄铜矿-黄铁矿阶段,主要形成了黝铜矿族的含银矿物以及辉锑银矿,硫锑铜银矿等含铜的硫盐类矿物,晚期方铅矿-闪锌矿阶段,形成的银矿物种类较为繁杂,除形成黝铜矿族矿物外,多数含铅,铋的硫盐矿物以及自然银、硫化物和浓红银矿、脆银矿等无铜的简单硫盐等均是在这一阶段形成。  相似文献   

2.
西藏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板片的"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研究显示,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中。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可划分为早、晚2个成矿阶段,7个成矿亚阶段,早期以铅锌矿化为主,晚期以锑(铅)矿化为主。岩矿石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扎西康矿床矿石种类繁多,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均呈现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深至浅(W→E)为含锡(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少量黄铜矿(深部)→(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黄铁矿+毒砂+少量银黝铜矿+少量石英(中深部)→方铅矿+闪锌矿+脆硫锑铅矿+铁锰碳酸盐+硫锑铅矿+少量银黝铜矿+石英(中部)→辉锑矿+方铅矿+少量闪锌矿+石英+少量铁锰碳酸盐(浅部),对应的元素分带为Zn(Pb+Ag+Cu+Sn)→Zn(Pb+Ag)→Zn+Pb(Sb+Ag)→Pb+Sb+Ag+Zn。矿区银矿化主要集中在Ⅴ号矿体ZK2703-ZK2302、ZK1502-ZK1105和ZK806三个区域,与铅锑矿化关系密切。矿石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相对较少。其中,类质同象银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少量赋存在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独立银矿物有少量的银黝铜矿、硫锑铅银矿、银(含银)硫铜锑矿。成矿流体中铅、锌、锑、银的运移和富集沉淀是受体系中温度、压力、浓度、pH值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双尖子山Pb- Zn- Ag矿床位于黄岗- 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北段,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银矿床。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以及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对该矿床金属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金属矿物的化学式进行了计算,并对银的富集机理进行了探讨。银矿物主要以可见银(>50μm)的形式产出,包括独立银矿物:硫锑铜银矿、硫银锡矿、辉硒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黝锑银矿、螺状硫银矿、金银矿和自然银等;不可见银含量少,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方铅矿中。矿床成矿阶段细分为:①石英- 高Fe闪锌矿- 富Se和Bi的方铅矿- 富Se富Sb富Sn的银矿物阶段;②石英- 方铅矿- 富Fe闪锌矿- 毒砂- 富Sb富Sn少Se的银矿物阶段;③石英- 闪锌矿- 方铅矿- 银矿物阶段;④黄铁- 碳酸盐阶段。金属矿物沉淀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银的硫盐矿物→银的硫化物→自然银。矿床中的Fe+、Cu+、Zn+、Pb+、Ag+等金属离子在早期中温高硫逸度阶段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搬运。随着成矿热液温度的降低,铅、锌等金属硫氢络合物开始分解,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得以沉淀,此时部分银以显微和次显微包体银的形式被包裹于这些硫化物中,铅锌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引起成矿热液组成和性质的显著变化,最终导致银从硫氢络合物中彻底解体,并与Cu+、Sb3+等离子结合形成大量独立银矿物(如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等)。随着温度、盐度持续降低,硫逸度也逐渐降低,pH值升高,成矿流体中出现大量自由Ag+并逐渐达到饱和,银矿物开始大量沉淀,Ag+与H2S发生作用形成螺状硫银矿。自然银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银的沉淀过程趋于结束。金属矿物沉淀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银的硫盐矿物→银的硫化物→银的自然金属。  相似文献   

4.
黄典豪  丁孝石  吴澄宇  张长江 《地质学报》1991,65(2):127-140,T001
本矿床是燕山期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银矿床。其中伴生有综合利用伤值的金、银。金、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金、银金矿、脆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和自然银产出。金矿物常与辉铋铅矿、自然铋、未命名的Bi_2Te矿物相伴生,包裹于或充填于黄铁矿、铁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裂隙中。银矿物通常产于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解理或裂隙内,但不与金、铋矿物伴生。金、银矿化晚于铅、锌矿化,而金矿化相对早于银矿化。  相似文献   

5.
早川与释迦坑矿床的铜铅锌矿化作用特征,集中表现在单位矿脉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阶段以及矿脉中石英和母岩氧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早川与释迦坑的矿床中,存在着黄铜矿—黄铁矿—黝铜了—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以及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铅锌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较铅锌石英脉更早期形成.铜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车轮矿、板硫锑铅矿、碲银矿、黄锡锌矿、砷等轴硫钒铜矿、Cu-Fe-Zn-Sn-S系矿物、硫碲铋铅矿、硫铜铋铅矿、石英以及磷灰石.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银金矿及石英.随着矿化作用早期向晚期过渡,闪锌矿中的FeS含量有所减低.黝铜矿—砷黝铜矿的单一颗粒中,Sb与As之间的化学组成出现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6.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和硫盐系列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典豪  胡世华 《矿床地质》2000,19(4):363-375
夏塞矿主档是大型的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大量矿石光(薄)片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除主要(方铅矿、富铁闪锌矿)和次要(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外,硫盐毓硫物十分发育,主要有Cu-Sb-Ag硫盐(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银黝铜矿)、Sb-Ag硫盐(深红银矿、辉锑银矿)、Pb-Sb硫盐(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和Bi-Pb硫盐(斜方辉饿铅矿)。此外,尚有少(微)量黄锡矿、锡石、自然饿和银金矿等。银的硫盐硫物和硫化物(辉银矿)乃是获得银的主要工业矿物,这些硫盐毓矿物常与硫化物伴生,多沿方铅矿、富铁闪锌矿、黄铁矿等的解理、裂隙或粒间产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矿化作用过程,而且为矿床评价,组分综合利用和选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下鲍大型Ag-Pb-Zn矿床位于江西冷水坑矿田西南部。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以分三个阶段:(Ⅰ)闪锌矿-黄铁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岩矿石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下鲍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银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金属硫化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或呈粒间银分布于铁锰碳酸盐粒间和早期硫化物晶隙间;另有少量硫银锡矿、含银黝铜矿、淡红银矿、金银矿及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等银矿物,呈亚显微粒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粒间或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主要银矿物大量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表明银矿化与铁锰碳酸盐可能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
许红忠  朱金初 《矿物学报》1997,17(3):345-351
凤凰山Ag-Pb-Zn多金属矿床产在寒武系类复理石建造中,赋矿围岩为砂岩和页岩,矿体受北西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流体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形成规模较大的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银主要以银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和方铝矿、硫锰矿、闪锌矿、菱锰矿及黄铁矿的关系较为密切。主要的银矿物有辉锑铅银矿、深红银矿、杂辉锑银铅矿、捷辉锑银铅矿、柱硫锑铅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和银黝铜矿等。银矿物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硫盐阶段。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拉斯托-拜仁达坝锌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较大的2个银多金属矿床,主要对2个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分析和对比,对主要的矿石矿物组合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从早期到晚期,矿物组合从高温钨酸盐和氧化物-复硫化物-硫化物-低温含锑硫盐矿物(锑化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可见银矿物,其次为晶格银(类质同象)和次显微包裹银,其中生成顺序依次为含银黝铜矿+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辉锑铅银矿+柱硫锑铅银矿+深红银矿+锑银矿.根据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得出:成矿早期在氧化偏酸性环境下,W、Sn等以钨酸、钨酸盐等形式迁移,Zn2+、Pb2+、Cu+等金属离子以氯络合物形式迁移;随着黑钨矿气化沉淀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成矿中-晚期成矿环境变为弱碱性还原条件,成矿流体中金属离子以硫氢络合物迁移为主,伴着温度降低和围岩的水-岩作用,硫氢络合物分解,导致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硫锑银矿物、硫锑铅矿等依次沉淀.   相似文献   

10.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主要银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明  何全泊 《矿物学报》1993,13(3):254-262
虎家尖银金矿床的主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矿化包括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银硫盐阶段;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约7%重量NaCl)、中低温(254~175℃)热液;成矿体系压力约150MPa,lgfs_2变化于-18.5~-10.0;lgfo_2变化于-41.6~-32.0间,f_(co_2)高于(6.03~0.32)×10~5Pa,温度下降、人_(S2)降低导致银、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银、金矿物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11.
山门银金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贫硫化物型矿石.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锌银黝铜矿、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硫锑铜银矿、马硫铜银矿、硫铜银矿.矿化分6个阶段.成矿温度为110~160℃.成矿时代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2.
石景冲银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硫化物成矿前的石英—碳酸盐阶段;②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③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主要以银矿物的形式产于第三阶段,与铅锌流化物密切共生,研究确定了四种银矿物:银黝铜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和自然银。据估算,银黝铜矿中的银占整个银矿床含银量的81.3%,其余以类质同像替代的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为主的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13.
东珺矿床是近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陆相火山岩系内新发现的一处脉状Pb-Zn-Ag矿床,其以富含多量Ag及微量Au为特征。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电子探针、能谱-扫描电镜及多项光谱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其矿石中Au、Ag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组成,其主要矿物包括辉银矿、火硫锑银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及脆银矿。除此,还发现了一些罕见的矿物,如碲铋矿、硫锑铜矿的锌变种、针硫铋铅矿、库辉铋铜铅矿以及某些未知的Pb-Bi相金属矿物。为了估算本矿床的成矿温度,着重对矿床中的银锑黝铜矿系列的组成做了分析,并将其Ag/(Ag+Cu)及Zn/(Zn+Fe)数值投至Sack等温曲线图上,由其结果可判断出本矿床应属于浅成低温成因,而深部矿体中碲铋矿及无Ag硫盐的出现亦可视为一重要旁证。东珺矿床丰富的银矿物及其粗大粒度对于矿山工艺流程选定以及开发利用将会大有裨益,而本矿床Au含量过低,仅具有地球化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花敖包特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寿山沟组的断裂中,部分矿体呈囊状产于寿山沟组与华力西期蛇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主要包括银铅锌锑矿体、锡铜矿体、铜铅锌矿体、锡矿体和银矿体。花敖包特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分别为石英-锡石-毒砂-黄铁矿阶段(Ⅰ阶段)、石英-绢云母-锡石-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阶段(Ⅱ阶段)、石英-绢云母-萤石-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辉锑矿-含银硫盐矿物阶段(Ⅲ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辉银矿-深红银矿阶段(Ⅳ阶段)。对花敖包特矿区2件次流纹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135.4±0.8Ma和134.8±0.8Ma的年龄。对成矿Ⅰ阶段锡矿石和Ⅱ阶段锡铜矿石进行了LA-ICP-MS锡石U-Pb定年,分别获得136.3±2.0Ma和134.3±1.7Ma的加权平均年龄。定年结果表明,花敖包特矿床次流纹岩、锡矿体和锡铜矿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尽管二者形成时间相近,但脉体穿切关系及矿化分带特征均表明次流纹岩并非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本文认为,花敖包特矿床真正的成矿地质体为隐伏于矿区深部的次火山岩钟,其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次火山岩相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桂东北铅锌矿床银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书艺 《矿物岩石》1996,16(1):38-43
作者对桂东北地区铅锌矿床中银的产出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了阐述。银主要以首次发现的含银硫盐矿物(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等)产出,其次呈杂质元素分散在金属硫化物中,银的含量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顺序依次降低,矿体从上向下具Cu、Pb(Ag),Zn→Pb,Zn→Zn的垂向变化规律,银主要富集于上部,并与方铅矿、黄铜矿紧密伴生。  相似文献   

16.
福建碧田铜金银矿床中硫盐矿物及钨锡硫化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碧田矿床成因上是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该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在其铜矿石内发现了较多的锌砷黝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碲砷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硫砷铜矿等硫盐矿物及少见的钨锡硫化物——硫锡铁铜矿、硫铁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这些矿物形成于成矿作用早期的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在260~380℃之间,最低成矿压力20~40 MPa,硫逸度(lgfs_2)=-8.74~-12.06。钨锡铋矿物的发现表明,燕山早期花岗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陈殿芬  那建国 《地质学报》1998,72(3):249-259
福建碧田矿床成因上是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该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在其铜矿石内发现了较多的锌砷黔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碲砷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硫砷铜矿等硫盐矿物及少见的钨锡矿化物-硫锡铁铜矿,硫铁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  相似文献   

18.
吕夏 《河南地质》1997,15(1):61-66
采用人工重砂,光薄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综合方法,查明铁炉坪银铅矿床中的独立银矿物有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硫锑铜银矿和溴氯角银矿等7种。在原生矿石中,银黝铜矿为主要银矿物,并以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方铅矿之中,在氧化矿石中,辉银矿,自然银,溴氯角银矿等均占一定比例,矿石的银主要赋存在独立银矿物之中。银矿物粒度细小,形态复杂,选矿时宜采用浮选或浮选一重选联合流程,对氧化  相似文献   

19.
一、分散元素简介(一)锗(Ge)锗的独立矿物有:1.锗石Cu_3(Ge、Ga、Fe、Zn)S_4,含锗6~10%、镓2%,它与黄铁矿、砷黝铜矿、硫化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共生,主要为铜和锗的硫化物,处一种赤褐色的、不透明的矿物,在结晶构造方面与斑铜矿类似.2.硫银锗矿(Ag_8GeS_6)它号菱铁矿、黝铜矿、白铁矿、闪锌矿、脆银矿、辉银矿及硫锑钼银矿等共生,含锗6.13~6.93%.3.黑硫银锡矿(Ag_8SnS_6),与石英、菱锰矿、方铅矿和淡红银矿在一起,含锗1.82%.4.硫银  相似文献   

20.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区矿物组合多样,矿石组构复杂,具有热液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成矿阶段可划分为(I)闪锌矿-黄铜矿-硫砷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三个成矿阶段。通过野外调查、地质编录、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微区分析,本文对该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硫砷铜银矿、辉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或粒间银形式赋存于矿区碧玉、铁锰碳酸盐和早期金属硫化物中,次以包裹银形式赋存于早期硫化物中。另,在硫砷铜矿中发育极少的类质同象不可见银。银矿化主要形成于成矿阶段Ⅱ,银主要以硫的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沉淀,形成银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