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桂中坳陷东部来宾地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以下简称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成熟度(Ro)、饱和烃色谱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国内外不同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发现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泥页岩具有一定的生气基础和勘探潜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发现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属于陆棚斜坡相缺氧还原的咸水环境,有机质来源多样,既有陆源高等植物,也有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1型。  相似文献   

2.
广西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据2013年国土资源部预测数据显示,广西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4.44×10~(12)m~3,在全国排名第八。广西页岩气勘查工作起步较晚,2014年之后主要针对中—下泥盆统、下石炭统富有机质泥页岩开展了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并在东塘1井下石炭统鹿寨组和丹页2井的中泥盆统罗富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发现有较好的页岩气显示。然而,广西的泥页岩存在着有机质成熟度(Ro)高、沉积相变化快、保存条件复杂、含气性不稳定等问题,因此页岩气勘查需要增加工作投入、加强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页岩气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东南地洼区干桂地洼系中段的东南侧,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及震旦系浅变质岩系,由砂岩、砂质千枚岩、绢云母片岩夹钙质层及细碧石英角斑岩,火山喷发岩组成。寒武系为砂岩、长石砂岩、千枚岩及绢云母页岩夹少量灰岩,属地槽型沉积,广泛出露于北部及南部。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系之上。下泥盆统莲花山组至中泥盆统应堂组为砾岩、石英砂岩、页岩、局部夹泥质灰岩,属滨海——浅海相沉积。中泥盆统东岗岭组至石炭系,为灰岩、白云岩夹硅质岩。二迭系为砂页岩。二迭纪至三迭纪期间,  相似文献   

4.
该矿区位于小兴安岭山系的南坡,地势平缓,本区地层主要由下泥盆统黑龙宫组,上二迭统五道岭组和第四系组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观雾山组和土桥子组的四射珊瑚。在大量珊瑚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初期的四个四射珊瑚化石组合。根据四射珊瑚的演化规律,确定以Peneckiella珊瑚类的兴起和Pseudozaphrentis hejiazhaiensis,Temnophyllun(Truncicarinulum)beichua-nensis珊瑚类的消失作为龙门山地区识别中、上泥盆统界线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那坡县坡荷至龙合公路约1公里处,发现上泥盆统融县组下段薄层灰岩与基性熔岩呈沉积接触。 坡荷位于德龙—坡荷背斜的北端,该背斜轴部出露寒武系,两翼为泥盆系,坡荷附近出露上泥盆统融县组下段和基性岩体。融县组下段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呈浅灰夹浅肉红色,中细粒,薄层状,扁豆状构造,层理清楚。岩层风化表面缝合线构造发育。局部见灰岩层间夹透镜状  相似文献   

7.
广西杜内阶—维宪阶界线研究Ph.Muchez,W.viaene(比利时地质调查所)1前言中国地质科学院与比利时地质调查所十年前曾共同研究华南地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的界线,并与典型地区比利时南部的狄南地区进行对比。当时主要是研究泥盆—石炭系界线层。由于...  相似文献   

8.
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南秦岭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受背斜构造与硅钙岩性界面控制。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脉状硫化物-铁碳酸盐-石英(Ⅰ)、块状硫化物-碳酸盐(Ⅱ)、方解石石英脉-贫硫化物(Ⅲ)、厚大石英碳酸盐脉-贫硫化物(Ⅳ)4个阶段,其中,Ⅰ、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东塘子乃至整个凤太矿集区内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矿石的结构构造、黄铁矿成分、H-O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脉状与块状矿石中的黄铁矿w(Co)/w(Ni)平均值分别为18.70与8.56,为热液成因;矿石δDV-SMOW值为-94.9‰~-83.3‰,平均值为-87.0‰,δ18OH2O值为8.0‰~11.1‰,平均值为9.8‰,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地层水与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H-O同位素等特征,认为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与成矿作用中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水地区上泥盆统融县组,在广西特别是在北部地区广泛发育,其层型剖面由于年代远久部分层段未能保存下来,长期以来,对该套地层的岩性特征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通过对两条剖面岩性组合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广西上泥盆统融县组岩性特征总体由下往上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白云质含鲕粒灰岩—鲕粒灰岩—鸟眼灰岩及生物屑灰岩,颜色由浅变深,表明其属于晚泥盆世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部分为滩后半局限、局限台地环境下的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0.
桂北地区浅水碳酸盐台地上泥盆统额头村组-下石炭统英塘组有孔虫十分丰富,可划分为10个组合带,每个带均可进行大范围对比,是研究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及建立以有孔虫谱系演化特征为标准的杜内阶/维宪阶界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型气,而油型气的含量、分布较少,因此在研究四川盆地有利于油型气生成的陆相烃源岩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从全盆的角度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条件分析了陆相油型气的分布、成因与来源情况。研究表明:①川西地区须一段、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发育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须一段发育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②油型气在川西地区须二段少量分布,在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大量分布,须二、须六段少量分布,在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有一定量分布;③川西地区须二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川西地区须一段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和须二、须六段油型气为干酪根裂解成因,中下侏罗统和须六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腐泥型烃源岩,须二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须一段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下伏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12.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特别是氧化锰矿名列全国第一位.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锰的用量日益增大,氧化锰矿已面临找矿危机.文章通过总结和实地踏勘,发现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岩的喀斯特地貌上有众多的氧化型锰矿床(点),这一赋矿层位,应引起地质工作者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明山钨矿床曾被认为属沉积—改造或沉积热液叠加成因,矿床的钨质主要来源于下泥盆统莲山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了该矿床属内生成因的论据。现从成矿的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的某些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镇旬盆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镇-旬盆地金鸡岭向斜南北两翼是秦岭板块内重要的成金区域。区内金矿类型有三种:金龙山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型、二台子钠长石角砾岩型、牛家沟石英脉-蚀变岩型。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石英、方解石等。金以自然金为主,次有含银自然金。本区含矿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g)、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星红铺组(D3x)和下石碳统袁家沟组(C1y)。近东西向的剪切破碎带直接控制矿体的分布。蚀变以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毒砂矿化、汞锑矿化、硅化、方解石化等为主。Au,As,Sb,Hg元素组合直接指示金矿床的存在。分析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翼成矿条件.得出在北带金龙山-丘岭金矿带东延的西坡岭-丁家山背斜带;中带的泗峡口-二天门带;南带的仁河口-公馆-回龙复背斜汞锑矿带;是成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气资源潜力,选择4条典型泥盆系剖面(大槽子剖面、三股水剖面、野麻地剖面、岩口剖面),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页岩样品进行矿物、微量元素分析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富有机质页岩为陆棚沉积,岩性主要为黑色富有机质页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及黏土矿物。研究区大槽子组页岩TOC质量分数多数大于1.0%,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23%~2.31%,有机质类型表现为Ⅱ_1型—Ⅱ_2型。V/(V+Ni)、V/Cr及U/Th指示研究区大槽子组页岩形成于缺氧—厌氧环境沉积。在宁蒗地区4个剖面控制区域中,野麻地剖面—岩口剖面一线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大槽子剖面—三股水剖面一线勘探潜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靖西县陇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分析了本区找矿的有利地段,圈定了桂西南地区与下泥盆统碎屑岩有关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基础地质及铜金成矿规律的研究》是我院与甘肃地矿局联合开展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笔者等在完成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分布于天水地区南部的中—上泥盆统舒家坝群进行了研究,在追索舒家坝群与上泥盆统大草滩群的关系时,于武山县杨家河乡安子沟发现石炭纪植物化石。化石产地位于安子沟村南约700m,天水市至武山县公路西壁,露头清楚,其剖面如下: 上覆地层: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属大草滩群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物扰动指数和遗迹组构组分图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湾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两类遗迹组构,其中Thalassinoides 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口湾潮汐沙坝有关;Skolithos - Palaeophycus 遗迹组构发育在砂、泥互层沉积中,与河口湾潮坪有关。  相似文献   

19.
广西那坡县果提金矿是近年化探异常查证发现、并控制了一定储量且地质特征特殊的矿床 ,矿体产于下泥盆统郁江组下部硅化压碎岩中 ,受上寒武统博莱田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控制。通过矿体分布特征和形态产状、矿石特点的研究 ,认为果提金矿属岩溶沉积间断面微细粒金矿。  相似文献   

20.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我们随广西大瑶山综合考察队对金秀瑶族自治县寒武系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这里的寒武系统称为水口群(∈sh),分上、中、下亚群。 上亚群(∈sh_3)总厚为3176米,与上覆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按岩性分为三个组:1.上组为粉砂岩夹细粒石英杂砂岩、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