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峡船闸高边坡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头最高、结构最复杂的船闸,人工开挖边坡最大高度170m,下部直立坡最大高度67.8m,地质条件相对较复杂,直立岩壁上有大小l000多个不稳定块体出露。锚固工程是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主要措施,预应力锚固一般为水平孔、多为3000kN级,孔深索长30~57m,数量多、技术要求高,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干扰多。施工中针对系列技术难题,进行了试验攻关。文章介绍了长江三峡船闸锚固工程的设计情况和施工技术难题。重点介绍了钻机的改造,水平锚固孔防斜保直钻进工艺、锚固孔测斜技术,水平孔止浆措施及编索、下索等方面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施工干扰的协调处理。通过锚索测力计、岩体变形等观测资料表明工程岩体及边坡稳定,一整套预应力锚固技术工艺创新,达到了预期效果,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变形监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变形速率法,对三峡永久船闸变监控指标进行探索。通过比较手施工反馈的结果,证明了加固的效果,说明了三峡永久船闸体整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文中就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快速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研究了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必要性,提出了超前预报技术思路,最后就高边坡岩体反分析及反馈设计问题、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问题以及与监测相适应的超前处理及防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1 概况随着三峡永久船闸双线五级连续梯段1617m主体段的开挖,岩锚加固支护工程进入施工高潮。各类锚杆(索)的分布点广,线长,工作量多,施工难度大(高直立墙),技术要求高,岩石硬度大(花岗岩)。高强锚杆工程是本次锚杆类中施工要求最高的一种,其造孔施工随着开挖梯段的加深而进行,其安装则在船闸直立墙开挖结束后,转入后期钢筋砼的工程施工时同期进行。我公司在南线五闸室主体段开挖施工。共投入6台钻机进行高强锚杆造孔施工。高强锚杆孔的排距为1.5m×2.0m,孔深8~12m。至1998年8月,已完成约400…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精度锚索孔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野 《探矿工程》1999,(2):22-24
就水平锚索孔的偏斜,导直机理和施工工艺作了分析和论述。采用水平孔导直理论和施工工艺在长江三峡永久船闸锚索孔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大水  吴海斌  王莉 《岩土力学》2005,26(Z2):126-130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工程共安装了1 000 kN预应力锚索229束,3 000 kN预应力锚索3 975束,400 kN高强锚杆9.7万根,加固岩石边坡楔形块体1 054个,完成的边坡锚固量和岩石块体支护量均属世界之最。由于预应力锚索在船闸高边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船闸预应力锚索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锚索的防腐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收集国内外锚索耐久性研究最新成果,结合船闸锚索的地下环境对锚索耐久性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成果显示,三峡船闸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腐措施可靠,耐久性可以保证。  相似文献   

7.
三峡船闸高边坡裂隙岩体的渗流损伤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在详细分析三峡船闸岩体的地质结构与渗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渗流损伤分析方法,对三峡船闸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出一般渗透压力作用。暴雨足够渗透压力作用下的损伤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永久船闸边坡稳定性声发射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金河  玉国进 《岩土力学》2001,22(4):478-480
岩体声发射检测技术是岩质工程结构受力破坏的实时动态检测方法,声发射信号参数与岩质工程结构受力产生破裂损伤或破坏紧密关联,具有 一个测点监控范围大,实时提供信息等突出优点。永久船闸边坡稳定性声发射监测实现了对边坡岩体全天候自动化连续监测与数据处理。根据声发射数据的变化及“突变”,对边坡岩体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并为船闸边坡岩体受力损伤开裂部位的加固,及时地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06,33(7):19-19
《湖北日报》消息 从宜昌市政府获悉,为缓解三峡船闸通航压力,三峡右岸将新建一条水陆翻坝运输专用高速公路。该公路预可行性方案日前通过了审查。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开挖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李世海  高波  燕琳 《岩土力学》2002,23(3):272-277
采用面-面接触的三维离散元刚性块体模型,从实测节现面中取出其中的三组,按照其倾向,倾角和节理间距将三峡永久船闸未开挖的区域划分为10^5个离散单元,通过施加力边界条件,给出了与实测初始地应力场接近的数值模拟结果;然后,分4步模拟了永久船闸的开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会引起节理面出现张开趋势,个别岩体还会沿着节理面滑移。岩体位移的不对称现象较为自然地说明了由节理引起的岩体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考虑三维接触非线性的结构温度徐变仿真计算方法, 针对三峡永久船闸 (全衬式和混合式)闸室墙整体和分缝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计算分析, 研究表明:闸室墙分水平缝可以有效地降低全衬式和混合式结构混凝土铅直向拉应力, 但使最大锚杆拉应力值和平均锚杆拉应力值增加, 分布的离散性增大, 在横缝和纵缝交点附近出现锚杆拉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施工期中的主要地球物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自1994 年动工以来,现已进入二期施工阶段。在工程基础处理和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均存在许多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评价工程质量的问题。本文从问题提出—模型建立—目标评价的思路,介绍了三峡工程给地球物理方法提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沟船闸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东平湖段复航工程的配套工程,标准二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2120~ 2440万t.项目征地范围平面图形为不规则长条型,面积559700m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为征地范围向东、南、西、北四方向外扩200m,评估区面积为2774097m2.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  相似文献   

14.
《Engineering Geology》2001,59(1-2):59-72
The Wuqiangxi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s located on the Yuan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Central China. Phyllitic slates (Pt1) and sandstones (Pt2) occurring on the left bank of the river belong to the Wuqiangxi Formation, the Shangbanxi Group of Pre-Sinian. The slope is intersected by a number of major faults, and rocks are intensely weathered. These factors make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ituation there unfavorable to the ship lock slope stability. The ship lock slope is threatened under landslides during deep excava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xcavation of the slope and pouring concrete from failing, a technique of the Monitoring-Control in Design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CGE) wa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Consequently, the slope passed smoothly through the excavation and afterward construction stages. This proves that the technique suggested i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塑性极限理论的弹塑性极限平衡法研究三峡升船机上闸道-基岩的整体稳定性,该方法以逐渐降低材料强度画带近系统的极限平衡状态,以塑性区的贯通表示系统的临界失称状态,无需事先确定滑裂面,适合于复杂基岩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模拟施工过程,把开挖卸载后的基岩应力作为再加载时的初应力,并考虑到基础固结灌尔等加固措施,假定基岩从弹性状态开始再加载。结果表明,上闸首-基岩系统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3.3,具有足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利用船闸泄水进行下游引航道清淤,对减少清淤成本、提高通航效率有着重要的工程价值。建立枢纽及船闸下游引航道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采用已有模型试验对水流场和泥沙场进行验证。研究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泥沙淤积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船闸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研究了不同冲刷流量、冲刷时间和初始淤积厚度下引航道及口门区的冲刷效果,得出船闸泄水量与引航道及口门区最大淤积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初始淤积地形和冲刷流量下,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最大淤积厚度与冲刷时间呈线性变化,冲刷流量越大,泥沙厚度下降的斜率越大。淤积厚度低于一定值后,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冲刷效果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7.
祝红军  解文强 《湖南地质》2003,22(2):132-136,146
通过三峡电站永久船闸和上虞—三门高速公路路基抗滑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实践,从造孔、编索、注浆、预应力张拉等几个方面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船闸底扩与顶扩体型水力特性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船闸阀门段廊道体型一直是船闸单项技术设计的焦点。针对底扩与顶扩两种廊道体型,通过多项模型试验,从水力特性、空化及振动特性等方面论证了三峡船闸采用底扩廊道体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