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敦化团北地区激电异常,研究其产生机制,采用提取激电二次信息的视金属因素(Js)方法,突出与电子导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压制与电子导体不相关的激电异常。结果表明:测区西北角视金属因素异常与强激电异常相吻合,与电子导体(金属矿化或矿化)相关,而大范围低缓激电异常区没有视金属因素异常显示,说明与电子导体不相关。在敦化团北地区利用视金属因素压制干扰因素所引起的异常,突出与电子导电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效果明显,结合地质揭露工程得出低缓激电异常是由受轻微矿染的花岗斑岩所引起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河南方城某勘查区存在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在该区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勘查按“化探初选找矿靶区、物化探槽探筛选出成矿有利地段、物探探测矿体深部特征”的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首先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范围,推断可能为矿致异常。然后依据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为铅锌多金属组合以及测区岩(矿)石物性特征,采用激电中梯法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视极化率异常和4个视电阻率异常,结合勘查区岩(矿)石标本物性特征和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和变化趋势,推断出1个激电矿致异常,结合槽探工程推断F4构造为含矿构造。继而布置激电测深确定F4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铅锌矿体的展布形态,最后钻孔施工验证。结果表明,P1铅锌矿体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在勘查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勘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类似的矿产勘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硫化物金属矿床的一种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中.在内蒙古阿荣旗矿产远景调查中,运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通过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后,绘制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迅速地圈定激电异常.依据地质与化探调查结果,选择其中3个激电异常区做激电测深.通过对激电测深数据反演,得到极化率与电阻率断面图,确定了潜在矿(化)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香林香达铜矿床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境内,属于华北板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覆盖较厚,为草原景观区,地表露头较少,地质填图和化探方法难以满足勘查需求。本次在探矿权范围内,通过大比例尺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圈定了两处激电异常(1km2),有效缩小了找矿靶区范围。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精测剖面对激电中梯异常部位进行剖析,圈定了地下极化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经钻探验证激电异常为矿致异常,见矿总厚度15m,铜的最高品位3.14%,平均品位1.21%。确定了本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高阻异常的边缘部位,构造带低阻异常区内相对高阻异常部位为矿体位置,证实了激电中梯面积测量配合频率域电磁法在覆盖区内金属矿勘查中得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为该类覆盖区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布敦乌拉矿区多为第四系覆盖。在该矿区多金属勘查中,依据土壤地球化学圈定的矿化异常布置激电中梯测量,圈定1处激发极化率异常区,长度约890m,宽度约520m,位于已知断层F 1与推断断层F 2之间。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激电异常进行探测,解释视充电率多峰异常与反演电阻率高低跳跃对应区域为矿致异常区。通过钻探验证,发现银多金属矿床资源储量523.93万t,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辉铜山铜矿体特征及矿山开采时深部找矿成果,发现矿体具SE向倾伏趋势,地表被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对测区岩(矿)石进行物性测量,发现区内矿石具高极化中低阻电性特征,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可用激发极化法进行深部地球信息探测。在1∶1万矿区地质填图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2种方法进行矿产勘查,圈定2处明显的激电异常。结合区内地质特征和钻孔资料,发现高极化中低阻激电异常与推测的隐伏铜矿体具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显示该矿区具良好的深部找矿潜力,为进一步详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激发极化法是一种寻找硫化物金属矿床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介绍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辽宁凤城矿产远景调查中的应用,进行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后,圈定5个激电异常,并解释和评价.对探槽揭露发现有Cu,Pb,Zn矿带的M4激电异常布置了4条激电测深剖面,对潜在的矿(化)体的埋深和形态进行了描述,对进一步深部找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双频激电法在澳大利亚Charity Well金矿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 《地质与勘探》2017,53(2):398-405
澳大利亚Charity Well金矿地表被第四系覆盖,地表未见明显的找矿标志,本次研究引入了在该矿区较少使用的双频激电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测试数据显示矿区金矿石与围岩视幅频率Fs值具有明显差异,矿石的视幅频率Fs一般都在3.3%以上,而非矿岩石的视幅频率一般小于1.9%,岩石Au品位越高,幅频率一般也越高;赋矿位置与金属硫化物分布范围基本一致,矿区具有开展双频激电法找矿的基础;使用双频激电法在矿区内划分了一个重点找矿靶区和三个一般找矿靶区,利用激电测深展示了异常体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同时也间接地展现了矿化体在深部可能的延伸方向和规模。双频激电法在该区的成功使用为西澳大利亚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勉略板内结合带大功率激电中梯和测深勘查,圈定出两个可能的矿致异常,经钻孔验证,见到了矿体。  相似文献   

10.
卢卯  罗洪远  农观海 《贵州地质》2015,32(4):277-284
在贵州威宁县大菁脚铅锌矿勘查中,通过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圈定了5个强度较小的高极化低阻异常,推断1#、2#和3#为铅锌矿致异常,对2#异常钻探验证认为,因地形高差较大影响激电异常推断的准确性,采用瞬变电磁法进一步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在1#高极化率高二次电位低阻复合部位推测见矿,达到了电法组合使用,提高解释推断准确性的效果,值得下一步找矿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金属因素在激电异常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激电异常较为复杂时,利用ηs(或Fs)这些激电法的基本参数难以对异常源的性质进行合理的解释.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激电法的二次信息--金属因素解释复杂激电异常的有效性.金属因素能将矿致异常与非矿致异常分离,对异常的定性及定量解释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哈拉河铅锌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乔宝成  李海东 《物探与化探》2014,(2):261-267,277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哈拉河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普查,对矿床进行了物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标志综合研究。根据勘查区物化探异常特征,结合异常所处的地质环境,判断勘查区主成矿元素为Pb、Zn、Ag、Cu,并存在As、Sb、Ag、Pb、Zn、Au、Cu、Mo、Bi多元素叠加异常,含矿安山岩体分布及深度与相对高的极化率、低视电阻率异常特征有关。根据已知矿和非矿异常特征、元素组合及分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的物化探综合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内部额勒根乌兰乌拉和乌珠尔嘎顺是两处极富地质找矿前景的铜矿预查区,物探测量发现多处激电和磁法异常,有些异常沿走向尚未封闭,少量槽探及钻孔均见不同程度矿化和硫化矿体。地质-物探综合研究认为,物探异常中多为矿致异常,说明激电、高精度磁法在该预查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中是有效的。同时表明,该预查区具有良好的地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系统(SUPER STING R8 IP)观测可以同时得到电阻率与极化率的数据.根据电阻率异常对隐伏构造、地质体的产状规模进行推断,根据视极化率异常对隐伏矿体的特征及赋存位置与构造的关系进行推断,利用其结果可进行异常圈定,为进一步勘查指明方向.同时在森林覆盖区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植被破坏,解决环境保护与区域矿产勘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激电法在贵州大厂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激电法基本理论、工作方法以及贵州大厂锑矿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重点讨论了激电法在锑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异常综合分析,得到了测区岩层电性变化特征,划分出峨嵋山玄武岩层与龙潭组砂页岩层之间的地层界线,推断了研究区的构造,圈出了含矿有利部位。经与钻孔资料对比,解释推断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激电法勘查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时彦芳  朱钊锐  李波 《地质与资源》2021,30(1):85-91,74
与地面激发极化法相比,井中激电测井方法测量电极更接近矿体,因而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勘探精度更高,在金属矿普查和勘探中应用广泛.通过该方法在山东省莱州市招贤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讨论了其在金矿普查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金矿、多金属矿富集岩段表现为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明显.该方法可以判断矿体展布规律及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7.
周多 《地质与勘探》2016,52(4):688-694
测区燕山期大面积中酸性岩浆侵入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岩体外接触带上形成大量的矽卡岩,并伴有较强烈的铜多金属矿化。本次物探工作在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两种方法进行金属矿产勘查,圈定激电异常12个,反演了穿过JD3、JD7、JD8高极化异常体的形态,规模及埋深,并解译隐伏断裂2条。结合区内地质特征与钻孔资料,认为异常区的低阻高极化体是岩体外接触带上矽卡岩化蚀变带的反映,断裂为矿液运移、容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研究成果表明,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激发极化差异效应和激电差的概念并给出定义,首次使用“差异激电法”这一述语。通过在平原和山区的贫水及富水区的应用以及室内金属板、石墨板和金属矿物、炭质岩石标本的水槽模拟实验,说明基于激发极化差异效应的差异激电法在探查地下水以及找矿、区分矿种方面的有效性,初步探索了异常反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