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人类的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地质资料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能够为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更好服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先行 ,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保障 ;加强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及地下水资源调查 ,为资源与环境保护提供地质依据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成立于1998年12月30日。建院五年来,该院在上级领导的直接指导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基础支撑、为地矿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服务方针,科技强院、创新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地质大调查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21世纪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既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国土资源部已初步建成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和社会服务系统,信息数据积累达到较大规模。共享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基础地质等多专业、多尺度、多类型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方和行业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358号)和温家宝总理关于“积极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台,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示精神,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总结五年来承担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对夸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巩固“两个战场”、打造“六大品牌”、抓好“三项重点”、做好“三个到位”和“三项服务”。  相似文献   

8.
《浙江国土资源》2004,(6):52-53
浙江省测绘局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由浙江省测绘局组织实施的建立大地控制网、测制基本地形图、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基础测绘成果也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测绘、地质矿产和地质环境调查、土地动态检测、地质灾害检测等国土资源工作.近年来,浙江省测绘局以及下属单位为我省的国土资源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前期性的测绘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一项跨世纪工程,具有“新”和“大”的特点,其实施措施要求做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结合山东地质条件和已有工作程度,指出山东省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工作重点应包括:①积极完成全省1∶25万地质—生态填(编)图,利用GIS建成信息网络为社会服务,创建示范区;②紧密配合全省1∶25万基础调查,圈定一批待开发改造的耕地和提出建议整理的土地基地;③开展以“金、金刚石和非金属矿”为重点的找矿工作,找到具战略意义的矿产基地,努力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④积极全面地开展地质环境科学评价,在全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⑤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立足山东,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印发的《福建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福建国土资源科学和技术发展要着力推动国土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提升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及耕地监测与保护等研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家从严土地管理的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科学地分析当前执法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冷静地面对新问题,大胆地应对新挑战。要紧抓机遇,破解难题,就要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入手,大力推行治根治本之策,坚持"六个结合",重拳出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担负起保护土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通过《97规则》与《87规则》的对比 ,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变化及意义作用 ,结合在实施《97规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较有新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临沂市部分县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实际情况的数据分析,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类型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是规划设计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脱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变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国土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系统研建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解决方案。系统的建成实现了利用GIS技术对国土资源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快速检索、更新、分析与处理,填补了新疆国土资源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信息应用GIS技术综合管理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方法和艺术,即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运用心理学原理,突出针对性,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评比竞赛,回忆对比及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NCAA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及云南省122个观测站资料,结合诊断、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2011年初云南东部极端低温冰冻灾害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并与2008年初低温冰冻灾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找云南低温冰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500hPa高度场欧亚中高纬呈两槽一脊,西西伯利亚高压脊异常强大,贝巴之间为东西向横槽,东亚中高纬呈"+-+"的高度场距平分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东偏弱,南海副高异常偏南偏弱是2011年1月云南东部频遭冷空气影响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另外,相关分析发现NINO4区海温持续异常偏冷对应云南东部气温异常偏低。较2008年初持续近2个月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相比,虽然2011年灾害影响时间较短,范围较小,但冷空气过程频发,昆明准静止锋长时间控制云南东部,最终造成近50年来的极端低温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基于SDCORS,3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济宁市国土资源数字执法系统总体框架、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该系统执法监管业务数据的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分析与输出等功能。展示了系统的强大的数据兼容、共享、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为国土执法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和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内涵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论述了GIS的基本概念以及几个与GIS相关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GIS与组织和社会的关系: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图书馆、地理计算、地理信息科学、OpenGIS规范、数字地球等,着重阐述了GIS的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进一步从第三世界GIS应用、技术传播的角度指出GIS面对的挑战。作者认为:(1)学者对于GIS的认识非常多元化,其概念与内涵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2)在信息社会,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GIS研究仍面临科学的、实践的挑战;(3)超越技术,从更宽的视野观察和研究GIS,如从GIS与组织、GIS与社会、技术传播等角度研究GIS,对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GIS事业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备实践意义;(4)考虑到组织和制度因素的重要性,有必要站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中,重新审视地理信息的概念、内涵和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分析“T”形天线和地波传输特点的基础上,以行业标准中对NDB覆盖半径和覆盖区中最小场强为切入点,运用电磁波传输和天线与地网的工程公式,探索了NDB天线和地网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工作目标、更新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机制、强化执法手段。通过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实施部门联动等措施,提高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