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对吉林省内水泥混凝土公路路基冻害的调查,在现场观测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土冻害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吉林省中部区域为冻胀易发区;而冻胀性强弱与土的干重度有关,土的干重度接近18 kN/m3时冻胀性最强.高路堤因垫层等的厚度对路基产生的压应力最大,而且存在荷载的抑制作用,冻胀量减小.分别由冻结指数和负气温积值确定的冻深表达式,可作为确定地区冻深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积雪系指降雪、冰粒、表霜、冻雨以及大部分已冻雨水形成的覆盖在地球表面的雪层。积雪科学是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六十年代初开展积雪研究以来,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积雪观测规范和分类标准,已给积雪研究的深入及资料的累积带来困难。国际雪冰委员会公布了国际积雪系统分类图表,1981年又出版了《雪崩图集》。本文试图在分析积雪特性影响的基础上,主要对图集中所含积雪常规观测项的所用术语及其表达式作一介绍,以利于广泛采用国际标准,促进积雪研究。  相似文献   

3.
欧亚大陆积雪分布及其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廷军  钟歆玥 《冰川冻土》2014,36(3):481-490
利用1966-2012年欧亚大陆1152个地面气象台站积雪深度资料,对欧亚大陆积雪深度、累计积雪天数和连续积雪天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以连续积雪天数为标准对欧亚大陆季节性积雪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与应用累计积雪天数对积雪区类型的划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分布具有显著纬度地带性特征,积雪深度、累计积雪天数和连续积雪天数的大值分布区均位于俄罗斯平原的东北部、科拉半岛、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及俄罗斯远东北部大部分区域. 与累计积雪天数划分方法相比,利用连续积雪天数对欧亚大陆季节性积雪分区,在前苏联地区积雪类型分区差异并不显著,但蒙古和中国的稳定积雪区明显缩减,青藏高原无稳定积雪区,中国大部分地区为非周期性不稳定积雪区. 两种积雪分区划分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连续积雪天数划分方法更能体现积雪累积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更符合对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季节冻土地区,冻深的取值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问题。 目前,水工专业尚无专门的有关规范,多以《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中的有关条文作主要参考。在实践中,各有成功和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冻深取值时没能针对具体工程地点的冻结条件及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要求。 对于水工建筑物,作为安全设计标准的冻深取值——计算冻深应该取建筑物所在地点相应于工程等级和运行条件指定频率的冻深hp,而不宜直接采用附近(可能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气象站的冻深多年平均值。这不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同测点  相似文献   

5.
季节冻土在高寒山区广泛分布,其冻融过程会对水文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山区季节冻土冻融特征参数变化及影响机理,可为高寒山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天山南坡作为研究区,基于13个气象站点1958年以来季节冻土冻融参数(最大冻深、冻结期、始冻日、解冻日)、气温、地表温度、降雨和积雪等数据,使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等方法对冻融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量化不同气候因素对季节冻土冻融变化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季节冻土最大冻深在(48.5±11.4)~(96.8±8.5) cm之间,冻结天数在(102±10)~(141±14) d之间,多年平均始冻日在11月7日至19日之间,多年平均解冻日在3月1日至28日之间。195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始冻日逐渐推迟,解冻日逐渐提前,冻结天数缩短。空间分布上,最大冻深有“海拔高,最大冻深大”的规律;空间变化趋势上,最大冻深在研究区中部显著增加;冻结天数在研究区内大范围显著缩短。季节冻土冻融变化与气温相关性最强,温度(气温和地表温度)是季节冻土冻融变化的主导因子。定量评价发现,气温影响占比(24.1±3...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的冻深与基础浅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的季节冻结深度是进行工程建设和研究各种冻土现象时的基本指标,它关系到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换填等冻害防治措施。本文根据一些实际观测结果对冻深与冻胀间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并探讨强冻胀区的基础埋深问题。 一、关于几个冻深特征值的定义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有必要从工程应用的前提出发,对以下几个常用的冻深值定义作一规定。  相似文献   

7.
《水文》1989,(6)
《中国年最大3天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中国年最大3天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中国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分布图》和《中国最大3天点雨量纪录》已由全国各地水文工作人员共同编制完成,并经原水电部水文局、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批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对中国区域积雪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对20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所模拟的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未来积雪变化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模式对当代(1961-1990年)积雪日数、积雪量、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模拟,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对这些变量均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偏多,积雪开始时间偏早,结束日期偏晚.21世纪末(2071-2100年)在IPCC 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将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提前,但在各个地区表现也有所不同,并在个别地区出现相反的变化.将中国区域分为东北、西北、青藏高原3个分区,结果显示:各分区平均积雪量均为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后,而积雪结束时间则都将提前,其中,青藏高原地区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勇 《地下水》2022,(1):283-285
选取新疆八音沟河喇嘛庙水文站近39年径流资料,采用水文比拟法、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法对新疆奎屯市东郊水库工程设计年径流量进行推求,并对其计算成果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文比拟方法可推算出东郊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042×108 m3,在此基础上,基于径流深等值线图法对计算值进行修正,最终理论上认为取东郊水...  相似文献   

10.
窦燕  陈曦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4):441-448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月最大雪深变化趋势的类型,以及积雪变化的气候归因.结果表明:①按最大雪深出现的月份,天山山区积雪类型可分成4种,分别是1...  相似文献   

11.
季节冻土最大冻深直接影响着它的冻胀量、冻胀率、法向力、切向力的计算,也是建筑设计、施工必不可缺的数据。然而,目前在国内外习惯上都将最大冻深和冻土层厚度混为一体,未严格加以区分,如气象台(站)和室内外试验测得的冻深都是冻层厚度,并非最大冻深。 土的冻胀量、迁移水量以及冻胀率,无论是采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计算,均与冻深有关。当采用冻深不准确,所计算的冻胀率就不同,结果影响到按冻胀率来划分的冻胀土分类。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淋溶作用的实验结果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侯书贵 《冰川冻土》2000,22(4):362-365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样品的对比淋溶实验结果表明 ,积雪最初融水中发生离子富集现象 ,尤其对于经过多次融冻循环的积雪样品 ,Cl-,NO-3 和SO2 -4 的最大浓缩系数可分别高达 2 .7,4.0和4.5 ,因此有理由认为积雪融化是产生淋溶现象的先决条件 ,但发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积雪内不同离子成分的存在位置有所差异 ,并且融 -冻循环过程可增强积雪的淋溶作用程度及其淋溶择优性 .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朝地台东北缘及邻区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 ,参考最新研究成果 ,编制了该区 0 .5°×0 .5°壳 -幔结构比值R等值线图 ,明确了该区R值分布与构造分区 ,表明R值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地壳、岩石层厚度分布与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无确定性关系 ;R值梯度带即岩石层变形带 ,可作为构造分区的参考依据 ;高R值强转折梯度带很可能是岩石层的剧烈变形带 ,多对应于地震高强度、高频度活动区 ;R值可作为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评定、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值得参考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淋淀粉和的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书贵 《冰川冻土》2000,22(4):362-365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样品的对比淋溶实验结果表明,积雪最初融水中发生离子富集现象,尤其对于经过多次融冻循环的积雪样品,Cl^,NO^-3和SO^2-4的最大浓缩系数可分别高达2.7,4.0和4.5,因此有理 为积雪融化是产生淋溶现象的先决条件,但发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积雪内不同离子成分的存在位置有所差异,并且融-冻循环过程可增强积雪的淋溶作用程度及其淋溶择优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1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集合数据,耦合VIC模型,预估了未来30年(2011-2040年)RCP2.6、RCP4.5和RCP8.5 三个情景下长江上游区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与基准期1970-1999年相比,长江上游区域未来3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气温都将升高1~2℃,其中冬季和春季升温较大;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3%~4%,但秋、冬季降水有所减小。未来30年平均积雪深相对于基准期将减小37.8%左右,在积雪过程中达到最大积雪深的时间与基准期基本相同,而融雪开始的时间略有延后;从空间变化来看,冬季(1月份)长江上游区域大部分地区的积雪深都呈现减小趋势,部分地区积雪深减小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16.
分区绘制等值线的地下水污染质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rcGIS 在不同水文地质分区中绘制等值线的方法,对长春市2004 年50 个水质采样点的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分区绘制了地下水重要组分NH+ 4 和Fe、Mn 的单项评价等值线图,分析了其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采用按水文地质条件分区绘制等值线的方法比原来由观测数据直接生成等值线的方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研究区域部分为矩形网格,采用趋势面法,距离加权法,方向加权法等计算出矩形网格节点上的地下水位埋深值,应用标志数据文件解决了分区的识别问题,求解出指定分区的面平均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18.
趋势面分析的计算工作量是很大的,在缺乏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是不易推广使用的。因而必须寻求一种近似的简化计算法。有人曾提出图解法趋势面分析,即将所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一般为正方形),在每一分区内求出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就以这个平均值作为该分区中心点处的趋势值,再根据这些趋势值,用人工勾出趋势面等值线图。但由于人工勾画总不免存在主观片面性,因而又有人提出在图解法趋势面分析的基础上作一改进,把分区中心处的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用计算法求出趋势面方程。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把后一种方法叫做“中心计算法趋势面分析”,简称为“中心计算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勘探资料少、地形复杂情况下绘制的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可信度低的问题,以MAPGIS软件和SURFER软件为基础,在MAPGIS下将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和校正,提取地形高程数据,在SURFER软件下生成地表曲面模型和煤层顶面曲面模型,并将两个曲面进行相减,用所获得的第3个曲面来生成煤层埋深等值线图。该图可反映勘查区内任意一处煤层的真正埋深,可正确指导煤层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20.
次网格积雪参数化在祁连山区斑状积雪带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积雪参数化分别采用简单的积雪参数化方案以及考虑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的复杂积雪参数化方案,对黑河流域上游祁连站附近气温和降水进行模拟,与祁连站的观测值对比,检验积雪参数化方案中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在该地区气温和降水模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简单积雪方案对网格积雪的非0即1描述在斑状积雪带是不合理的,尤其在黑河流域海拔3 300 m以下积雪多为斑状或片状,网格内积雪非均匀性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耦合简单和复杂积雪方案的大气模式对气温模拟和观测值比较发现,新方案模拟的气温比旧方案模拟值更接近观测值,在气温低于0℃时改进尤其明显,说明使用复杂积雪/融雪方案可改进斑状积雪带气温的模拟.耦合复杂积雪方案的大气模式模拟的降水与观测值绝对误差低于耦合简单积雪方案模拟结果,复杂积雪方案的模拟结果降水错报率为使用简单积雪方案结果的一半,证明了耦合复杂积雪方案可以提高大气模式对该地区春季降水模拟的准确性.与积雪面积变化相对应,耦合复杂积雪方案模拟出了融雪产流量,而使用简单积雪方案则没有模拟出来.综上所述,耦合考虑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的复杂积雪参数化方案比耦合“非0即1”积雪方案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祁连山区冬、春季气温和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