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赵海东 《地下水》2008,30(4):111-112
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能够促进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河北省水资源的现状急需加强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建设。要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必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开源节流并举,建立节水、养水型社会,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区域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0,(4)
甘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水资源承载能力非常有限。通过对甘泉县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无序开发,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和节水意识不够,节水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加强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严格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用水安全和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甘泉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水利改革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朝阳县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为基础,对该区域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朝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现有水源工程老化、供水效益衰减,局部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用水开采无指标,浪费严重等问题。针对朝阳县实际,提出应加强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体系,加强领导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节水认识,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水进程等保障措施。为朝阳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节水型社会体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胡滨 《地下水》2011,33(5):83-84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陕西省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现状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弊端,针对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区域(陕北、关中和陕南)和不同领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非常规用水)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节水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在陕西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和田地区水资源及水环境条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分析,对地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工程老化、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艰巨、工业园区发展受水资源限制、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重过大、盐渍化危害严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对策是:通过调整用水结构,控制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大力推进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全力实施防风治沙林的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计划;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以上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在可开采量范围之内并适当留有余地,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需水要求,控制经济社会总需水量在自治区下达的"三条红线"以内。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2)
水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保障。为此,为了不断加强发展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辽宁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全省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着水资源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求不相适应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大力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并以此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怀献 《地下水》2014,(4):140-142
水资源紧缺及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馆陶县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并针对馆陶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管理制度建设、深化和扩大节水试点建设、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结构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馆陶县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实践和探索,以期为本地和其他类似地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当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以高等学校用水与节水特点为契机,研究我国高校的节水现状,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新的思路。调查研究显示:节水器具在高校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在节水硬件和用水管理上仍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而且学生的节水意识不够高。根据学校各类建筑的给排水特点,提出了中水回用的可行性,为高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节水灌溉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节水和增产的双重效果。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的具体策略。怎样发展节水型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宿县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6)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区域面积4 324 km2,耕地面积421.0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著名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当地节水灌溉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应大力发展节水增粮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对该县灌溉发展情况和节水增粮项目区水资源需求平衡进行论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昌图县建设节水增粮项目需水量能够得到满足,项目建设可行,该论证分析为昌图县后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4)
菏泽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黄河水是主要的客水资源。引黄灌溉及收费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选取单县引黄节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现状、灌区节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规划,为节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星 《地下水》2003,25(3):156-159
水资源日益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农业节水潜力较大,从长远战略角度看,发展节水灌溉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节水灌溉理论研究进展情况的介绍,提出了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临城县属于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是用水大户,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述农业节水几种途径及生活、工业节水的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对建设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污染等造成的用水危机,较全面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论述了广东节水的可能性和节水潜力及节水目标,并从政策环境、体制管理、市场调节、水价杠杆、产业结构、防治污染、分质用水、大力宣传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设广东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和战略思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节水型社会,可以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层面上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用水结构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实现结构节水,水资源效益最大化,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辽宁省某市为例,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全社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将经济发展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实现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柳金杰 《地下水》2014,(1):70-71,73
分析邢台县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北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李锋瑞 《冰川冻土》2008,30(1):12-19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之本,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来说,这种瓶颈制约效应更加显著.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及水危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在于缺少各种节水技术(包括工程、生物和农艺节水措施)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能有效促进全社会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水危机属于资源性危机,但从深层次看,更多地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对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变革和创新,是根本上解决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和水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围绕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及如何建立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初步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5,(6)
建平县属丘陵山区,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372 m3,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建平县围绕着水资源短缺矛盾,从"十一五"开始,采取多种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高耗水企业和用水大户,采用新的节水设备和循环水利用措施,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缓解,社会发展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高秀花  何先富  朱锁 《地下水》2010,32(4):147-149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会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供水量、工农业发展及能源开发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基本情况,提出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各种节水措施,规划节水方案,合理配置鄂尔多斯盆地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谢明勇  魏光辉 《地下水》2013,(1):102-103,126
缺水问题是制约库尔勒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库尔勒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制约市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库尔勒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注重高校节水,强化水利投入机制和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