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天佑 《地质论评》1965,23(3):234-235
地质学报42卷第1期上缪富恩同志所写“对南方小型煤矿勘探类型的划分”一文,叙述了南方小型煤矿地质特征,并提出了对南方小型煤矿勘探类型划分的意见。缪富恩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缪文)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并且对资料经过了相当细致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宋国荣 《地质论评》1963,21(2):99-103
地质学报第42卷第一期中刊登的缪富恩同志所写的“对南方小型煤矿勘探类型的划分”一文不仅阐明了南方小型煤矿一般地质特征,而且论述了划分煤矿勘探类型的一些原则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作好煤矿地质勘探工作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引起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并加以认真讨论研究。在这里我想就文章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志们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来有不少同志发表了一些小型构造的文章,还提出了小型构造对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较小构造单位的分析,正确地推断区域地质构造和对矿层的了解方面帮助更大。为了要正确地去分析、认识和解释某些地区的地质构造问题,地质力学里面的一些理论对我们来说,尤其是对研究构造地质及参加勘探工作的地质工作同  相似文献   

4.
张崇淦 《地质论评》1958,18(4):314-316
地质知识1955年第6期发表了张文堂同志的“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及其时代问题”一文后,在该刊1956年第10期上又相继发表了周祖勋、真允庆二同志对该文提出的不同看法。关于G层铝土矿及山西式铁矿的地质时代问题,大多数地质工作者虽然都将它们归入中石炭纪本溪系,但不同的意见仍然存在,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甚有必要,通过充分的事实及合理的分  相似文献   

5.
“地质与勘探”一九五九年第15期发表了于漧同志的“储量计算公式的选用”一文。文中分析了目前关于储量计算的各种情况的公式,并加以比较,提出了于漧同志自己认为正确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大石桥632地质队张首同志来信提出有关矽卡岩矿床的几个問題,我們轉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秀璋同志作了解答。鑑于其他各地野外地质人員也曾先后有人提出类似的問題,特为发表,以供从事实际普查勘探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勘探工作性质与特点,对于制定勘探业务政策与原则,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矿床勘探工作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矿床勘探工作是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以地质的观察研究为基础,采用最有效的勘探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科学技术工作,它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是“开发矿业”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罗拉多州博斯霍瓦赫尔金矿公司经理、地质学家I.S.帕里斯,应邀于1986年8月至10月来我国冶金地质界进行了金矿地质技术咨询活动。帕里斯根据他在矿山地质、地质勘探、矿业经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金对人类的挑战”、“金矿床的分类和浸染状金矿床”、“堆浸法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脉金矿床”和“金的勘探”等为题,进行了讲学。其间,他考察了我国的几个金矿区,发表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并提出了开展金矿勘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他在讲学和咨询中涉及到的金矿地质找矿的若干问题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1.有关金矿床分类的观点和方案帕里斯认为,自然界中金的成矿作用,是一个相互间具有内在联系的连续过程。矿床的分类是人们根据各种因素来划分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矿床。因此,不要强求人们采用某种金矿床的分类。他强调,分类应该方便于工业界的地质  相似文献   

9.
在普查找矿工作中,正确的选择普查工作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对于迅速解决后备勘探基地問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質与勘探”曾先后发表了刘楓同志「区域地質普查——找矿中的若干問題」(見第六期)及任桂荣同志「我对解决东北地区勘探基地問題的几点意見」(见第十四期)两文。刘楓同志首先肯定了「区域地質普查——找矿的基本方法是区域地質测量」这无疑是对的,但却把「找露头、組织羣众报矿檢查情报地」等工作,認为只能做为区域找矿的一些辅助方法而列于从屬的地位,这是不够恰当的。任桂荣同志虽已指出了上述論点的片面性,但却不恰当的認为「在矿化点密集的地方,提了的任务已不是做1/10万地質測量找矿問題,而是对有矿地点如何作出評价」。这就过分的强調了普查檢查工作的作  相似文献   

10.
自中央提出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針以后,地方工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筍,遍地开花結果。各地对小型矿床的勘探問題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来了。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証“小土羣”吃飽吃好,对这个問題要求就越加迫切。明确小型矿床勘探中的若干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矿床地质》今天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从事矿床地质工作的广大同志的共同愿望。全国从事矿床普查、勘探、教学、科研工作的地质人员人数众多,但长期以来没有专业性的公开刊物作为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场地,这无疑不利于开展矿床地质工作和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理统计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由于学者们对矿体地质数值之性质所持意见不同,因而数理统计在矿床勘探中之应用至今仍为争论之问题.但近年来,在地质勘探界中对数理统计持完全否定意见者已日益减少,而结合矿体地质特点,探讨其在勘探中之合理应用条件者则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数理统计已成为深入探讨勘探理论和解决勘探生产实际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在已有的地质勘探文献中,尚未见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直接探讨矿床合理勘探手段的报导.至于勘探工程合理间距的数学分析法,则大都以首先确定矿体某标志或整个矿体的变化系数为基础.作者等在研究某矿床之勘探方法时,曾试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矿床合理勘探手段问题.此外,还可利用这方法作为分析合理工程间距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刊于1982年第6期“问题讨论”栏刊登了黄正东同志“对热液钠交代与铀矿化一文的商榷”,本文为程学友同志的答复。1.“钠交代与铀矿化的关系”这一课题是许多铀矿地质工作者研究的对象,由于课题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所以,截止目前,并未得到满意的解决。我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1.最近两年来作者有机会参加祖国伟大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曾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通过实践,使作者对于若干问题的解决略有体会。本篇所论“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及其与矿床远景评价的关系”便是作者所曾考虑过的问题之一,今特于此提出,以供实地参加金属矿床勘探的地质工作者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质知识1957年7月号登载的王人杰同志的“关于铁砂钻进问题的讨论”一文,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在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个问题与钻探效率的提高,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来讨论这种问题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我也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意见,我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有限,这点意见只能给其他讨论者做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忠豪 《地质论评》1960,20(5):215-218
最近关于凤凰山铁矿成因的讨论,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一是徐熊飞的“关于江苏凤凰山铁矿成因问题的商榷”(刊载于地质论评1959年第5期),一是陈思松的“江苏凤凰山铁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刊载于地质与勘探1958年第23期)。对凤凰山铁矿成因问题,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中低温热液矿床,列为南山式。在徐熊  相似文献   

17.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59,2(10):294-296
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对若干重要沉积矿床进行了不少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中国沉积矿床的若干成矿特点。因此对这些成矿特点作进一步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现在就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其韩 《华北地质》2006,29(4):242-243
1954年夏,我和白瑾同志初识于山西垣曲铜矿峪214队,之前我在湖北大冶429队从事铁山和金山店矿区的铁矿详勘工作。中条山铜矿的地质找矿工作白瑾同志参与很早,1951年冬他就参加了山西省工业厅工矿研究所总工程师薄绍宗先生为首的普查队,对铜矿峪、篦子沟等矿点进行了踏勘。1952年4月,山西省工业厅工矿研究所任学信、白瑾等组成普查队,开始新的普查工作。同年8月,王植和邵克忠等受中央人民政府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派组成211队,  相似文献   

19.
同其它类型金属矿床一样,金矿床模式也是人们对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且用文字图表来表述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比较完善的金矿床模式不仅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了解。而且对指导隐伏矿床预测和进行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许多地质文献中常见的模式概念有以下几类:①描述性模式,又称经验模式:它是在某类矿床已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基础上提出的地质模式。②成因模式:将某类矿床地质特征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然后对其之间内在联系和各组成部分在成矿过程中所起作用做出合乎情理解释的一种模式。③产出可能性模式,一些文献中又称勘探模式:这是以矿床成因模式为基础,以有效勘探费用为指标进行矿  相似文献   

20.
许多矿床(尤其是金属矿床)往往产在喀斯特化的石灰岩区,而这类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这类地区进行矿产勘探时,水文地质工作就成为勘探阶段的一个重要关键。根据作者从事矿床水文地质工作二年多的一些体会,愿在这里发表一些意见,供今后在喀斯特地区工作的同志做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